一、浅析息肉是什么疾病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赘生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腺瘤及其他肿瘤等。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临床表现多见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某些胃肠道息肉综合征,这些病变虽属良性,但其中一部分有恶变倾向。那些生长在皮下的囊肿、脂肪组织中的脂肪瘤、肌肉内的肌瘤等,也可引起体表的隆起,但不属息肉范畴。 医学上一般按出现的部位给它命名。如长在声带上的称"声带息肉",出现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肠腔内的称为“肠息肉”,以此类推。若某一部位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又称"多发性息肉"。其常见疾病有:肿瘤性息肉、肠道息肉病、子宫息肉、宫颈息肉、喉息肉、鼻息肉、大肠息肉、胃息肉、结肠息肉、胆囊息肉等。
息肉又分非肿瘤性病变息肉和肿瘤性病变息肉。其中,非肿瘤性病变息肉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国外1995年报告,胆固醇息肉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65%,国内报告的288例患者中胆固醇息肉占62.5%。其次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腺肌瘤等。而肿瘤性病变息肉中以良性的腺瘤为主,恶性主要为胆囊癌。
二、患上息肉的具体原因
1、膳食起因
膳食起因与直肠息肉的产生有一定联系,特殊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产生的基础。
2、遗传起因
一般以为,息肉产生与基因突变和遗传起因有密切联系。
3、息肉的危害
肠息肉的危害很大,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有癌变的倾向,特别是息肉比较多的人,幼年性的息肉也可能癌变。
其次,过大的肠息肉还有可能会引起肠梗阻和肠套叠的情况,从而引起腹痛。因此,一旦有肠息肉的患者出现便血和腹痛的症状,必须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这样才能够避免引起更大的危害。
胃息肉长的都很小,不到一厘米,增生性息肉基本上属于良性病变,仅少数人一旦增生性息肉长大,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不适等症状,还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也会癌变。
腺瘤性息肉虽说容易引起癌变,但也可预防,如出现上腹不适、疼痛、恶心、食欲不振或有黑便等症状时,及时做胃镜检查,采用电切术将息肉切掉。
三、浅析息肉的具体分类
1、非肿瘤性病变
(1)胆固醇息肉:胆固醇沉着是胆囊息肉的重要病因,胆固醇沉着于胆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细胞内,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罗-阿窦增多及肌层增厚而形成息肉。胆固醇息肉的病理特点为多发性小息肉,曾有胆固醇息肉74例病例报告显示:直径小于10mm者占97%,50%为多发性,平均3.09±3.31个(肿瘤性息肉多为单个病变,有临床鉴别意义)。胆固醇息肉质脆带细,易与黏膜分离,不伴有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也不含其他基质成分,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轻微,到目前为止未见有癌变报道。
(2)炎症性息肉:为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种肉芽肿,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的广基性结节。其组成成分有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慢性炎症细胞,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炎症,至今尚无癌变报道。
(3)腺瘤样增生: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为黄色质软的疣状物,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其组成成分为丰富的结缔组织中含平滑肌束及杯状细胞,其表面有上皮增生并伴有肠化生。腺样增生因黏膜上皮伸入肌层形成的罗-阿窦明显增多,窦口上常有狭窄,致窦内常有胆汁淤积、炎症或胆石嵌入,有癌变可能。
(4)腺肌瘤:存在黏膜上皮局部变化、肌纤维增生与局限性腺肌增生,故医学上又称为腺肌增生症,有弥漫型、节段型与局限性三种。腺肌瘤也是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也可能癌变。
2、肿瘤性病变
(1)腺瘤:多为单发的有蒂息肉,外形可呈乳头状或非乳头状,恶变率约30%,癌变机会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1998年国外学者观察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时发现,其中94%直径60岁。研究认为,胆囊腺瘤的发病率很低,在10年内施行的12153例胆囊切除中,仅81例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只占0.7%,而其中是腺瘤的仅为9.6%;而同期人群中发现胆囊癌225例,占1.85%,可见本病有癌变的可能性。
(2)腺癌:分为乳头型、结节型及浸润型。前两者为隆起性病变,直径约20mm。因此表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胆囊癌往往为早期,其中乳头型癌绝大多数限于黏膜和肌肉内,预后良好。
四、浅析息肉手术是否该进行
1、息肉到底要不要手术
得了息肉之后,患者都需要都以为就医检查。至于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手术,需要由医生指导。比如,胃息肉虽然属于良性的肿瘤,但是长期潜伏在身体也会有危害,而主要的危害有两方面:一是可能癌变;二是如果不予以切除,息肉长大后可能引起胃出血。因此,通常建议患者最好去做手术切除。这个手术相对比较简单、创伤也小,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胃镜下采用高频电刀、氩气刀或水刀切除即可。
2、切除息肉后需注意要点
1)术后禁食
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当天可少量饮水,每次4~5汤匙,2小时一次。如无不适反应,次日可给适量清流质饮食,50ml~80ml/次。但最好还是手术后2~3天先禁食。
2)禁止激烈运动
两周内应限制打球、游泳等剧烈运动。
3)术后1~2月之内先进食软食
主食与配菜宜选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煎,酸辣等刺激易胀气食物,患者应细嚼慢咽,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吃高脂食物,腌制品,适量补充铁剂和维生素,两个月内禁忌烟酒,饮食有规律,术后3~6个月后可逐渐据身体情况恢复到普通饮食。
温馨提醒:如果患者不想做手术,务必坚持每年做1~2次检查,以密切监测病情发展。
对于直径小于1cm的单发息肉,如果没有症状可以定期观察,有症状的多发的子宫内膜息肉可以行宫腔镜手术或者诊断性刮宫治疗。
【拓展资料】
一、子宫息肉(uterinepolyps)是指借助于一根细茎附着在子宫内壁,并向宫腔延伸的增生物。其发生原因不明,可能是由于雌激素水平过高、炎症刺激等导致的子宫组织过度生长。息肉可发生在子宫腔内的任何部位,但以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所致)多见。常发生于绝经前后的妇女。单发较小的子宫内膜息肉多无临床症状;多发性弥漫型者常表现为月经量多及月经持续时间延长,继发感染者可并有恶臭的血性分泌物。临床上常通过药物及手术治疗此病。
二、子宫息肉的病因至今不明,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炎症刺激等有关。此外,年龄、肥胖、高血压、长期服用治疗乳腺癌的药物等因素可增加发生子宫息肉的风险。
三、基本病因
1.雌激素水平过高
子宫息肉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着密切的关系。雌性激素水平上升会导致子宫内膜增厚,长期高水平的刺激可使子宫组织过度生长,从而形成息肉,且可使形成的息肉进一步生长。
2.炎症因素
长期妇科炎症刺激、宫腔内异物(如宫内节育器)刺激、分娩、流产、产褥期感染、子宫腔内手术操作或机械刺激,都可能引起子宫息肉的发生。
四、危险因素,有以下情况,可能增加子宫息肉的患病风险:
1.围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女性进行激素补充治疗;
2.肥胖;
3.高血压;
4.长期服用他莫昔芬(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
5.长期服用激素类保健品;
6.患有Lynch综合征和Cowden综合征(一种遗传病)的女性与普通人群相比,患病风险可能增加。
五、子宫息肉的大小从几毫米(不大于芝麻粒)到几厘米(高尔夫球大小或更大)不等,可为单个病灶,也可为多个病灶。若只有一个息肉或者子宫息肉较小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比如两次月经之间有额外的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还可表现为月经异常。
典型症状
1.月经异常,表现为经量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缩短。
2.两次月经之间有额外的出血,即临床上所说的“经间期出血”。出血量通常较小,可能仅为点滴出血。
3.绝经后阴道出血。
六、子宫息肉可能会导致患者无法怀孕或使患者更容易流产。子宫息肉长在宫颈管内,可以阻止精子进入宫腔,从而导致不孕;如果息肉长在宫腔内,可以妨碍受精卵着床,由此引发流产。
七、当患者出现子宫异常出血、月经不规律、长期不孕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检查。医生会选择性的让患者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病理检查、宫腔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通过阴道超声检查观察是否存在息肉以及息肉的位置。检查时,医生会将将细长的棒状装置放置在阴道内,其发出的声波可形成子宫内部的图像。
八、病理检查,对可疑病变可能需要做子宫息肉活检。医生会用软塑料工具取一小块息肉组织,或手术切除后将息肉标本送往病理科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恶变。
其他检查医生可以通过宫腔镜检查直接观察子宫内部的情况,并且可以在直视下取组织进行活检,并进行治疗。检查时,医生将一个薄的、可以发光的宫腔镜通过阴道和宫颈插入子宫。
「导读」 子宫息肉如何治疗?子宫息肉中医治疗是怎么样的?子宫息肉食疗方法有哪些?子宫息肉能治好吗?子宫息肉如何预防?子宫息肉对女性的影响非常,因此子宫息肉如何治疗就成为了关注的内容。子宫息肉如何治疗子宫息肉即宫颈息肉,是妇科常见病,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息肉外形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如水滴样,圆形,扁圆形,其表面光滑、鲜红或稍呈暗红色,有的带蒂或是蒂深入到颈管内,质地较脆,碰到时容易出血。
子宫息肉对女性一般有两种影响:妨碍 *** 正常上行影响怀孕、影响性生活。那么子宫息肉应该如何治疗呢?
子宫息肉一般采用手术摘除的治疗方法:
小息肉用血管钳即可钳除,稍加压迫止血,或在颈口处塞以纱布一块,24小时取出。息肉较大,蒂较组者,摘除后基底断端可用烧灼止血。如为多发性,可稍扩张颈管后,彻底搔刮之,同时作诊断性刮宫。所有标本均应送作病理检查,确定是否需进一步治疗。术后可酌给抗感染药物,并注意有无出血。
子宫息肉中医治疗子宫息肉一般是采用手术摘除的办法,但是大家都知道凡是做手术对身体都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在治疗中,应以手术摘除息肉为主,同时配合中药治疗。但在手术摘除息肉后,炎症病灶并未根除,仍有复发的可能,此时应以中药内服,外治以消除症状为本,这样将会收到更好的疗效。
那么子宫息肉的中医治疗方法具体是怎么样的呢?
在临牀治疗中,实证用清热利溼法,可选择止带方加减。药如: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各15克。血带加白茅根、炒槐花各20克。虚证则用滋阴清热、利溼止带法,可选择知柏地黄汤加减。药如:五味子、麦冬、熟地各15克,山药20克,山茱萸、泽泻、丹皮、黄柏、知母各15克。带中挟血丝的,加生地榆、仙鹤草各20克。 在给予内服药的同时,还应配合外治法以加强疗效。例如外用药物中的“妇宁栓”(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燥溼止带、祛腐生肌、化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溼热型的子宫息肉。每晚1次,每次1枚,纳入 *** 。云南白药,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散肿之功,可用于局部,以治疗宫颈息肉所致之赤带。
另外,还可以配合针刺疗法。取穴:足三里(双)、中极、带脉(双)、少冲(双)。手法:用毫针,带脉向斜下刺,针2~2?5寸(同身寸,下同);中极针1~1?5寸;足三里以得气为度。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少冲穴针1~2分深,重 *** ,不留针。每隔日针一次。
子宫息肉食疗方法子宫息肉虽然可以采用手术切除的治疗办法,但是并不是切除之后就马上就痊愈的。子宫息肉的复发率比较高,因此在手术之后和平时都需要注意饮食,饮食是子宫息肉的辅助治疗方法。以下是子宫息肉患者的饮食宜忌:
1、应多吃黄豆与其制品。如豆腐、豆浆、豆乾,蔬菜类的芹菜、花椰菜、毛豆、甜豆等食物。因这些食物可补足植物性雌激素,植物性雌激素内含的异黄酮素、木质素都被认为有抗氧化的作用。
2、补充维生素C的摄入。由病毒引起的子宫息肉的例子已越来越多。而维生素C可以抑制病毒所造成的伤害,这一点非常重要。维生素C也与子宫息肉发病率有关,有关资料调查表明,维生素C摄入量增加时,子宫息肉危险降低。含维生素C多的蔬菜是:菜花、白萝卜、土豆、小白菜、油菜等绿色蔬菜。
3、补充微量元素锌和硒。科学研究表明,体内锌和硒的水平过低会引起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含微量元素锌和硒多的动物性食物是:牡蛎、鱼、瘦肉、动物内脏、蛋、牛肾、猪肾、虾等,蛋类中含锌最高。植物性原料中含锌和硒多的食物是:食用菌类、紫菜、芝麻、花生、小麦胚粉、坚果类等。
4、补充B-胡萝卜素。B-胡萝卜素在体内会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免疫系统免受自由基分子的攻击,并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含维生素A多的动物性食物是:动物的肝脏和鸡蛋等。含B-胡萝卜素丰富的植物性食物是:菠菜、油菜、苋菜、莴苣叶和南瓜等。
5、在子宫息肉摘除后,应给予补脾益气、养血生血的药物治疗,以促进机体快速复原。常用的药物:有人参(或党参)、黄芪、山药、白术、大枣、龙眼肉、当归、阿胶、熟地、白芍等药。
6、不能够吃辛辣的食物,不能够吃辣椒、生姜、羊肉、狗肉、甲鱼(用饲料养殖的)、酒、胡椒、生葱、生蒜、鸡肉、鸡蛋、黄鳝、螃蟹、虾、带鱼、无鳞鱼、活血化瘀类药物及补血药、腌菜及腌制食品、动物内脏、烧烤食品及油炸食品。
子宫息肉能治好吗子宫息肉是困扰女性的常见妇科疾病之一,很多女性因为子宫息肉而对生活产生了种种麻烦,甚至还会引起不孕等。因此很多女性都想知道,子宫息肉能治好吗?
在目前的医学技术条件下,一般采用的手术切除子宫息肉的治疗方法。但是子宫息肉手术之后的复发率比较高,因此在子宫息肉摘除之后还需要注意药物的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来服药。并且还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保持饮食的清淡和营养、保持卫生等,坚持下来就能给治愈。
最重要的还是要及时发现子宫息肉,早期就进行治疗。息肉越久治疗越难,因此建议各位有疑似子宫息肉症状的,马上到医院检查并且治疗。
子宫息肉如何预防子宫息肉即宫颈息肉,是妇科常见病,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对于这种慢性疾病能够预防吗?子宫息肉应该怎么预防?
妈网百科告诉大家,子宫息肉是可以预防的。那么怎么预防呢?
1、月经期间、生产后、流产后的正确保养。
2、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外 *** 卫生,防止 *** 炎症和宫颈糜烂。
3、保持性生活卫生。
4、要勤晒被褥,宜穿棉织品 *** 并勤洗勤换等。
5、定期的妇女病检查也是十分重要的。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