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汗疱疹能弄破吗,汗疱疹是什么病(干货!带你了解汗疱疹那些事儿)

时间: 2023-07-17 02:44:10

一、汗疱疹的症状和检查

常见症状

鳞屑 脓疱 皮肤干燥 脾胃湿热 手足多汗 脱皮

1. 好发于手掌,指端,手指侧面,少见于手背,足底,常对称发生。

2. 突然出现多数群集或散在的位于表皮深处的小疱,呈正常肤色,疱破后流出黏液性液体,数天后水疱吸收,干涸后残留环状鳞屑,自觉瘙痒及烧灼感,如患病时久可引起手掌皮肤干燥,脱屑,增厚,如有继发感染时,可形成脓疱,炎症明显,重症者可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3. 始于春末夏初,夏季加重,入冬可自愈,常与手足多汗并存,每年定期反复发作。

4. 多见于青少年,中年以后可减轻或自愈。

汗疱症的检查

体格检查重点应放在是否有诱发出汗异常的皮肤体征。如发现患者有鱼鳞病,则为局部无汗症的原因。结核型麻风的斑状损害、除有局部感觉异常外,常有局部无汗。慢性放射性皮炎损害,除有皮肤干燥、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外,常有局部无汗。因此详细的体格检查,可找出发汗异常的原因,以明确诊断。

二、汗疱疹的治疗

汗疱症西医治疗

1. 内服泼尼松30mg/d,连服1周左右,效果较好,对有精神紧张者可适当选用镇静安神剂如谷维素、溴丙胺太林(普鲁苯辛)溴丙胺太林(溴苯辛)等。

2. 局部

(1)早期以干燥止痒为主,可用手足多汗药水或3%~5%福尔马林外涂,或用5%明矾溶液5%醋酸铅或醋酸铝溶液或用复方锌铜浸液稀释5倍浸泡20min每天1次或隔天1次,浸泡或湿敷后外用类固醇霜或汗疱泥膏。

(2)对于干燥脱屑者可用皮质类固醇霜或软膏,如局部反复脱皮,干燥疼痛,可外用2%~5%水杨酸软膏健康搜索10%尿素霜,或用浅层X线照射,每周1次,每次100r,共6次。

汗疱症中医治疗

1、湿热内盛证

掌跖多有深在水疱,集簇成群,针尖大小,瘙痒钻心,揩破水疱,滋水黄粘,伴舌红苔腻,脉象滑数。治宜清热除湿法。药用:黄芩,黄连,苍术,陈皮,茯苓,六一散(包煎),生苡仁,丹皮。水煎服,每日1剂。

2、脾虚湿盛证

掌跖散在水疱,针尖至粟米大小,半透明状,疱液清稀,时有瘙痒,伴舌淡水滑,脉象濡滑。治宜健脾除湿法。药用:茯苓,白术,泽泻,白扁豆,车前子(包煎),炒苡仁,炒山药,冬瓜皮。水煎服,每日1剂。

3、外治法

根据本病以湿邪为主的特点,可用收湿敛疱法:王不留行,明矾,石榴皮,水煎取汁,泡洗患处,每次5分钟,日2次。

三、汗疱疹的护理和预防

汗疱症护理

1、保持手足干爽清洁。

2、患者要减少接触肥皂、碱、洗衣粉、洗涤灵、汽油、酒精等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心情烦躁,不要用手撕脱蜕皮,以防染毒成脓。

汗疱症预防

1.汗疱疹患者应当保持手足干爽清洁。

2.局部用1%明矾溶液湿敷,外搽炉甘石洗剂。

3.预防感染。

4.外用中药清洗,根据汗疱疹以湿邪为主的特点,可用收湿敛疱法:王不留行60g,明矾30g,石榴皮30g,水煎取汁,泡洗患处,每次5分钟,日2次。

汗疱症并发症

并发症

脱屑性红皮病

皮肤干燥、脱屑、增厚伴有感染。

汗疱症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季节性反复发作,对称发生于手掌,损害多为小疱,干后脱皮等特点诊断较易。

鉴别诊断

1. 汗疱性手足癣:常先有足癣再有手癣,多为一侧先发生,炎症明显,边界清楚,指趾亦可受累,真菌检查阳性。

2. 汗疱型癣菌疹:水疱较浅,疱壁较薄,常有活动的癣菌病,病灶痊愈后可自行痊愈,癣菌素试验阳性。

3.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主要表现为表皮片状剥脱,与季节无关,亦可发生小疱,但无任何自觉症状。

四、汗疱疹的食疗

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茵陈苓豆粥:茵陈30克,水煎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薏苡仁各50克。煮至豆烂,加入白茯苓粉20克略煮,再加白糖适量调味。功能清热利湿。

2、两地青蒿茶:生地、地骨皮、青蒿各15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功能清热凉血。

3、北芪炖鲤鱼:鲤鱼一条约500克,北芪30克,加生姜、葱,清炖,加盐及味精调味。功能健脾益气。

饮食原则

1、饮食宜清淡。

2、可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以利于疾病的恢复。

3、忌食生姜、生葱、大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4、戒烟酒。

1、饮食宜清淡、爽口;

2、饮食要节制。

鸡蛋 莲子 栗子(熟)

1、忌油腻食物;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啤酒 白酒 鸡肝

减少接触肥皂、碱、洗衣粉、洗涤灵、汽油、酒精等物;保持情怀畅达,避免七情不遂;不要用手撕脱蜕皮,以防染毒成脓。

干货!带你了解汗疱疹那些事儿

随着夏季到来,天气越来越炎热,你手上或者脚上的小疱疱是不是又开始冒出来啦?并且出现反复的脱皮,甚至露出鲜红的嫩肉,还伴随着瘙痒,烦人的汗疱疹又来啦!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汗疱疹。

什么是汗疱疹?

汗疱疹是一种发生于手掌、手指侧面、指端皮肤的复发性水疱病,属于湿疹的一种,特点是反复发作,常连续发作数年,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热及瘙痒。

且发病多有季节性,一般春末夏初开始发病,夏季加重,入冬自己又好了。

汗疱疹有哪些表现?

主要表现为米粒大小水疱,半球形,略高出皮面,几个或成群出现,周围发红不明显,对某一个单个水疱数周可消退,但不断有新的水疱形成,水疱干涸后脱皮。

为什么会长汗疱疹?

过去认为和手足多汗有关系,是汗管闭塞破裂所致,但现在认为汗疱疹属于湿疹中的一种,和手足多汗没有必然联系,尽管患者常有手足多汗,且控制出汗可缓解。

如何预防和有哪些注意事项?

1.尽管绝大多数的汗疱疹原因不清楚,但有一部分人和接触洗衣粉、肥皂、洗洁精有关系,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或防护,必须使用时应注意戴手套防护。

2.在每次洗手和接触水以后应使用保湿霜,尽管使用软膏,如凡士林软膏,不含或少含防腐剂。如果后期干燥脱皮特别严重,可以使用保湿霜后戴塑料手套或橡胶手套。

3. 还要注意观察自己的汗疱疹是否和金属过敏有关,必要时可做一个斑贴试验看看自己是否存在硫酸镍或铬过敏,如果过敏,则应尽量避免接触。不要佩戴含有镍的项链、耳环、手镯等物件,甚至不要戴含有这些成分的假牙。

汗疱疹你听说过吗?该怎么处理呢

一年中有四季,分别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在这四季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不同的温度。在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寒冷的冬天刚刚过去,新的希望正在发生,此时虽然春寒料峭,但是却又生机盎然。春天过后就是夏天,夏季炎热,到处一片浓绿,到处昭示着旺盛的生命力。而到了秋天,天气逐渐变得温暖起来,春华秋实,硕果累累,无一不显露丰收的喜悦。而到了冬季,天气变的寒冷起来,天寒地冻,大地一片银白。

而在这四季中,就属夏季最为炎热,在炎热的夏季,因为天气的原因,会比较热,如果再赶上下雨天,也会比较闷热,而且因为夏季多雨水,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人容易有湿气,藏湿邪,最后有湿毒。所以夏季的人们容易长一些湿疹或者是汗疱疹等皮肤病。

在这之中,汗疱疹与其他的湿疹或者是皮肤病有所不同,汗疱疹主要发作与人的手部,常见于手指上。汗疱疹的外形像一颗颗透明晶莹的露珠,附着于皮肤层,表面摸起来有凹凸感,汗疱疹里有液体,可以导致长汗疱疹的地方发痒,在挑破挤出水后疱疹还会膨胀起来。并且汗疱疹多发于手指和手掌这些汗腺比较发达的地方。

就汗疱疹来说,很多人得了汗疱疹都不知道是什么,因为得汗疱疹的多是年轻人,而年轻人阅历又比较浅,可能会觉得手上长很多水泡还很痒,会觉得自己有严重的皮肤病,从而非常的担心焦虑。

其实,对于汗疱疹来说,在年轻人中是比较常见的,因为年轻人汗腺发达,还经常活动,从而容易出汗,并且年轻人接触的东西很多,容易手部感染。因此,汗疱疹多发于年轻人。

对于汗疱疹这种病症,可以不用特殊处理,因为汗疱疹有季节性,一般只发生于夏季,也就是说到秋天就会自动消失了。虽然汗疱疹发作期有痒痒的感觉,但是把汗疱疹挑破挤出液体,也就不痒了,但是要注意消毒,避免感染。

所以,如果我们手上长了汗疱疹,如果不痒的情况下,可以不用处理,而如果是在汗疱疹发痒的情况下,那么可以处理一下。对于汗疱疹这种病症来说,没有什么药物可以明显的治疗,因为它不算是一种病,我们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C维生素E来缓解或者是预防。

着重的讲一点,当我们长过汗疱疹后,就是要好了消失的时候,手部长汗疱疹的部位会发生脱皮,这种脱皮不痛不痒,脱皮后汗疱疹就消失了。所以,当我们长了汗疱疹后,可以不急着处理,因为它是有周期性的,能自己自动消失。当然了,平时可以通过多运动,补充维生素C,E来预防。

汗疱疹是怎么回事

汗疱症(dyshidrosis)又称为出汗不良,为一种手掌、足跖部的水疱性疾病。本病与中医田螺疱相类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初生形如豆粒,黄疱闷胀,硬痛不能着地,连生数疱,皮厚难以自破。?有人称本病为于足蚓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汗疱疹的病因

汗疱疹的病因未明。以往曾误认为汗管口堵塞引起汗液潴留所致。现多认为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掌跖皮肤的一种湿疹样反应。有遗传易感性、异位性、接触过敏、真菌感染、药物和精神紧张之说。而汗腺的作用尚有争议,虽然有出汗过多,天热时更严重,但病理检查并无小汗腺受累和汗液潴留。

汗疱疹的症状

汗疱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10~40岁多见。特点为突然发生的成群的清亮的深在性、粟粒至米粒大水疱,无红斑。在发病前手掌可有烧灼和刺痛感,皮疹出现前可有严重的瘙痒。水疱可融合成大疱,尤其在足。皮疹可自然消退,大多数在2~3周内缓解,继而出现领圈状或片状脱屑,少数病例因反复发作使症状持续存在。轻者仅有手指侧缘受累;典型病例水疱对称发生于掌和跖。如果发生单侧或不对称分布的皮疹,提示接触致敏的病因。手和足受累及足单独受累分别占10%。偶有继发感染伴脓疱形成和淋巴管炎,在部分病人可因搔抓、不恰当的治疗引起湿疹样改变。皮疹扩散至指背,甲可发生萎缩、横脊、点状凹陷、增厚和变色。在无原因可寻的汗疱疹病人,复发常见。发作间期为3~4周,病程可持续长达数月或数年。汗疱疹更常发生于温暖的气候,某些病例每年夏季复发。

汗疱疹的检查

一、病史

病史中应详细询问发生出汗异常前的原因。如是否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是否有神经外伤、服药史及患病情况。如患血友病可引起血汗症,服氯苯吩喀可致汗液发红。应询问家中有否同样患者,以排除遗传因素。

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重点应放在是否有诱发出汗异常的皮肤体征。如发现患者有鱼鳞病,则为局部无汗症的原因。结核型麻风的斑状损害、除有局部感觉异常外,常有局部无汗。慢性放射性皮炎损害,除有皮肤干燥、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外,常有局部无汗。因此详细的体格检查,可找出发汗异常的原因,以明确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血汗症可进行血红蛋白的检查呈阳性。出汗试验:适用于局部出汗功能障碍,于皮损部涂以碘酊、待干后,分别于皮内注射1:1000浓度的毛果着香碱液0.1-0.2ml,轻轻吸干针尖渗液、立即撒上薄层淀粉。3-5min后,正常皮肤淀粉出现蓝色小点,表明出汗功能正常。如皮损部无蓝色小点,则表示局部出汗功能障碍而无汗液排出。

汗疱疹的诊断

根据水疱特点及发病部位,伴有多汗及容易复发等特点不难诊断。

汗疱疹的鉴别诊断:

应与水疱型手足癣、接触性皮炎等鉴别。

汗疱疹的治疗

1.详询汗疱疹的病史,找出可能的诱因并去除之。镍过敏者应低镍饮食。

2.内用药:常用钙剂、抗组胺药、谷维索等。症状急剧者可内服泼尼松每日15~30mg,分3次口服。重症可用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环孢素、霉酚酸酯。

3.汗疱疹的外用药:以收敛、止痒。常用含薄荷或酚炉甘石洗剂、止痒酒精外搽。3%硼酸溶液、0.5%醋酸铝溶液或5%明矾溶液等湿敷或浸泡。损害好转,干燥脱屑时则用10%尿素霜、皮质激素霜剂。或软X线及PUVA、UVA、UVB治疗。

汗疱疹的保健

保健:患处勿接触化学刺激性物品,如洗衣粉、洗洁精等。出汗要擦干净或是洗手,避免细菌繁殖。

饮食:汗疱疹患者应当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烟酒就更不要说了,可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以利于疾病的恢复。

汗疱疹的预防

1、汗疱疹患者应当保持手足干爽清洁。

2、局部用1%明矾溶液湿敷,外搽炉甘石洗剂。

3、外用中药清洗。根据汗疱疹以湿邪为主的特点,可用收湿敛疱法:王不留行60g,明矾30g,石榴皮30g,水煎取汁,泡洗患处,每次5分钟,日2次。

4、其他:汗疱疹患者要减少接触肥皂、碱、洗衣粉、洗涤灵、汽油、酒精等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心情烦躁;不要用手撕脱蜕皮,以防染毒成脓。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