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睑神经性皮炎有哪些表现特征
眼睑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鲜,是一种以阵发性瘙痒及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现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神经性皮炎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本病发病初期,皮肤剧烈瘙痒,但是没有出现皮疹,经过反复搔抓和摩擦后,出现扁平丘疹,随病程进展,丘疹增多并可相互融合,形成苔藓样的皮肤病变。还有部分患者,丘疹过程并不明显,经搔抓和摩擦后逐渐变成苔藓样病变。病变分为两型,一种是局限型:患者者皮损的好发于颈项、骶尾、四肢伸侧、肘窝、腘窝、阴部等处,眼睑神经性皮炎就属于这一型;另一型为播散型,患者皮损可散发全身,瘙痒剧烈,常造成越抓越痒、越痒越抓、越抓越厚的恶性循环,并可因搔抓而出现血痂、抓痕等继发性损害。病程慢性,常经年不愈,且愈后易复发。
眼睑的神经性皮炎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全身其他部位的病变。患者均有双眼内眼角及上眼睑阵发性的剧烈搔痒,病变呈对称分布,多集中在双眼内眼角及上睑双眼皮周围,病变区皮肤粗糙、肥厚、色素加深,呈苔藓样,边缘清楚,表面有少许鳞屑。因眼睑皮肤菲薄娇嫩,且位于颜面部重要部位,对面容影响较大,因此对它的治疗更应慎重。
目前对神经性皮炎的治疗多为综合治疗,包括对因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中医治疗。
对因治疗对因治疗过程中首先要了解本病的病因、病程。神经性皮炎病因尚未明确,它与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调有明显关系。研究表明,患者多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劳累、紧张、焦虑、情绪易激动或神经衰弱等精神症状。特别是遇到内分泌紊乱(如月经不规则、更年期等)、胃肠功能障碍(如消化不良、便秘等)、感染病灶、搔抓及摩擦、日晒、食辛辣食物、饮酒等诱因时,均使骚痒症状及皮损加重。
二、眼睑神经性皮炎最容易发生在哪些人群中
患者以青壮年较多,与青壮年工作压力大、家庭生活负担较重有关。近年来,因少年儿童学业负担加重,儿童患者也渐渐增多。脑力劳动者发病率明显高于体力劳动者,多与精神高度集中,视力疲劳有关,此外还可能与长期接触辐射(包括电磁辐射、光辐射、非电离辐射)有关。
男性发病稍多于女性,研究表明男性发病多与工作及家庭生活的压力、烟酒刺激、生活不规律、睡眠不佳等有关。女性发病则多见于性格急燥易激动,内分泌紊乱者。此外,化妆品、纹眉、纹眼线等眼局部的慢性刺激与本病的发作也可能有关。
因此了解病因后,尽量去除致病因素,解除精神紧张,限制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避免用搔抓、摩擦、热水烫等方法止痒,不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洗脸。阻断愈抓愈痒,愈痒愈抓,愈抓愈厚的恶性循环。
三、眼睑神经性皮炎用什么药见效快
药物治疗分为全身用药及局部用药。全身用药包括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赛庚定,及服用的依巴斯汀等,以及维生素B、谷维素等植物神经调节剂。局部用药多为外用糖皮质激素类制剂。这类药物是目前神经性皮炎治疗中最重要的手段。
外用糖皮质激素种类繁多,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糖皮质激素治疗眼睑神经性皮炎对疗效的影响较大。糖皮质激素大致上可分为含氟及不含氟两类。
含氟的糖皮质激素,起效快,作用强,但更容易引起药物依赖和皮肤色素沉着;不含氟糖皮质激素作用较弱,但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少。
使用的哈西奈德即氯氟舒松,属于含氟的糖皮质激素,疗效好,但存在药物依赖的问题,停药后易复发,因此可以改用不含氟的糖皮质激素。
此外,物理疗法包括紫外线、氦氖激光照射,液氮冷冻、磁疗以及矿泉治疗等。
中医疗法祛风活血、除湿止痒功能的中药治疗以及穴位针刺或注射等。
因此,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了解致病原因,尽量去除致病因素,避免骚抓患处,换用不含氟的糖皮质类激素外用,若有条件可结合物理疗法及中医疗法。
四、眼睑神经性皮炎有哪些注意事项
很多眼睑神经性皮炎患者病情的加重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疾病的注意事项引起的。对于眼脸神经性的皮炎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及时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在治疗以外还要知道这种疾病的注意事项,这样能够确保不会出现对于缓解疾病不利的方面,让患者能够早日摆脱疾病困扰。
任何疾病的康复都应该是治疗与护理相结合的。眼睑神经性皮炎患者要注意不要用手去抓挠患处,否则会造成皮肤感染,在洗澡的时候,不要用水温过高,以免产生刺激。那些原本喜爱烟酒的患者,应该在患病后戒掉烟酒。
对于眼睑神经性皮炎患者来说,在饮食方面要保持清淡,对于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尽量避免。可以多吃瓜果蔬菜,比如绿豆、黄瓜、苦瓜等,这些食物具有凉血解毒的作用,对于患者病情患者很有帮助。
患者在治疗期间也要注意不要喝酒、咖啡、浓茶等饮料,因为这些饮料含有刺激性。特别是酒,它是辛热的,很容易造成血热状况,从而造成患者高度的兴奋,这对于患者自身病情的控制是极为不利的,不能只图一时之快而造成严重后果。
以上就是眼睑神经性皮炎的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帮助。这种疾病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并且在最近几年患者人数不断的增加,必须引起广泛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多了解其相关内容,做好知识储备,积极应对疾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