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疫苗,才真的有殇
疫苗之殇》不是一篇符合传播伦理的报道。因为它过分夸大了小概率的疫苗不良反应,却避而不谈疫苗为预防疾病做出的巨大贡献。被照片吓坏的妈妈们,很容易受到误导,而不给孩子接种疫苗。
今天,一篇“旧闻”在朋友圈被疯狂转发,这是2013年财新记者郭现中拍摄的一组图文报道《疫苗之殇》,里面罗列了许多因疫苗不良反应而导致的儿童致残、致死事件和照片,让人痛心。
痛心之余,人们把这组照片和近日的违规经营疫苗事件联系起来,大声疾呼“疫苗有问题!不要给孩子接种疫苗!”这是非常可怕的言论,不给孩子接种疫苗,才是在害孩子。
最近的疫苗事件和《疫苗之殇》无关
近期爆出的疫苗违规经营事件让人们非常关注,很多妈妈直呼这批疫苗为“毒疫苗”。事实上,这批疫苗虽然违规、不应该给孩子打,但不能称为“毒疫苗”。
首先,违规经营的疫苗本身是正规疫苗,只是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违规导致疫苗失效,失效的意思,简单说就是“打了跟没打一样”。
其次,违规经营的疫苗全为二类疫苗,即自费自愿打的疫苗,免费的、规定接种的一类疫苗不在其内。
而《疫苗之殇》中反映的孩子,即使正如记者所说,都是因疫苗不良反应而致残或致死(报道中并没有提供足够的医学证明能够证实孩子的不幸与疫苗相关),他们注射的也应该是符合规定的、允许注射的疫苗,只是不幸遭遇了小概率的不良反应事件。
疫苗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多大?
早在《疫苗之殇》发表之后,上海市疾控中心就曾于2014年在《生命与灾害》杂志发表论文《疫苗接种,打还是不打》,论述了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疫苗以极小的剂量作用于人体,其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接种局部的红肿热痛以及发热等。发生率较高,一般为百分之几,但都比较轻微,基本无需治疗或只需对症治疗;
第二类是与免疫机制有关的过敏反应。发生率在万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绝大多数是轻微的过敏性皮疹,有些是比较严重的过敏性紫癜等,但通常也可以痊愈;
第三类是减活疫苗中活细菌或病毒造成的感染。主要集中在卡介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两种,卡介苗引起淋巴结炎的发生率在万分之几,引起全身感染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引起小儿麻痹症大概率约为25万分之一。
简单来说,注射疫苗后,一百名儿童里有几名会发生如低烧、红肿等轻微不良反应;几万名儿童里有几名会发生过敏性紫癜等严重不良反应,且大多数可以痊愈;几十万名儿童里有几名会因减活疫苗而发生全身病毒感染。
另外,许多疫苗后的不良反应,还可能只是单发疾病让疫苗背了“黑锅”。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我国0~4岁儿童的两周患病率为17%,也就是说:不管接种不接种疫苗,任意100个孩子,就有17个会在两周内生病。
所以,《疫苗之殇》里的孩子,是否真的因疫苗不良反应致残致死,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即使真是如此,遭受疫苗不良反应的孩子,也是发生了非常不幸的小概率的意外,我们应该同情他们、帮助他们,但不应该因为这些意外,而拒绝接种正规疫苗。
不接种疫苗会怎样?
虽然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很低,但很多妈妈仍然担心。正如《疫苗之殇》最后写的:百万分之一的疫苗不良反应率在统计学上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于每一个受害家庭而言却是百分之百的灾难。所以,很多人选择不打疫苗。
可是,为了避免百万分之一的风险而不打疫苗,那就是把孩子置于感染病毒更大的风险之下。让我们看看,在没有疫苗的年代,这些病毒有多么可怕:
脊髓灰质炎(脊灰)
脊灰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可在数小时内造成全面性瘫痪。在脊灰疫苗问世之前,几乎所有儿童都会感染脊灰病毒,每200例感染病例中会有一例出现不可逆转的瘫痪。在瘫痪病例中,5%-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因为有了脊灰疫苗,脊灰病例自1988年以来减少了99%以上。
破伤风(百白破三联疫苗中的“破”)
破伤风通常是致死性的感染性疾病,病死率在10%~70%之间;即使在具备最佳医疗条件的医院里,死亡率也有10%~20%。
20世纪80年代全球有80万左右新生儿死于破伤风,2002年降到了18万人,2008年下降到5万人。
麻疹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严重疾病。在没有疫苗的年代,超过90%的人在10岁前感染了麻疹病毒,其中多数可出现症状。1980年,在广泛开展疫苗接种之前,估计麻疹每年在全世界造成260万人死亡。
百日咳(百白破三联疫苗中的“百”)
百日咳是引起全球婴幼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2008年全球百日咳发病约1600万例(其中95%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约19.5万儿童因此死亡。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实施大规模疫苗接种后,发达国家的百日咳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了90%以上。
白喉(百白破三联疫苗中的“白”)
历史上白喉一直是最令人恐怖的儿童期疾病之一,19世纪80年代在欧洲和美国发生的白喉大流行期间,一些地方的病死率高达50%。据估计在20世纪80年代大量使用白喉类毒素以前,在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100万病例,5万~6万例死亡。在1980~2000年期间,白喉在全球的总报告病例数减少了90%以上。
乙脑
乙脑是一种由蚊类传播的疾病,发病后病死率较高(5%~50%),约有1/3的幸存者愈后留下终生的神经精神障碍。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使用乙脑疫苗,发病率从之前的20.92/10万下降到如今的小于1/10万。
流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世界性流行病,因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高而为人们所关注。全世界每年发生30万~35万流脑病例,总病死率在5%~10%。中国是流脑高发区,曾出现过5次大流行,发病率最高时达403/10万,病死率为5.5%。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开始推广预防接种,流脑发病率开始逐年下降,至90年代,发病率维持在
麻疹疫苗注射后会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临床症状通常在接种疫苗后5至12天内出现。如果体温不超过38摄氏度,可以选择物理降温方式。
如果超过38.5度,建议去医院,以免耽误时间。平时要多喝水,退烧后,可能会出现红疹,应避免过度抓挠。
在饮食上还应避免牛羊肉、海鲜等,防止不良反应的加重。因此,如果出现发热和红疹,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诊治。
有些人在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发烧(通常在接种疫苗后5 - 10天),少数人在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咽喉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很少有人会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关节疼痛。
麻疹疫苗推荐给8个月以上的易感患者,通常是肌肉注射。孕妇、发烧者、有免疫缺陷病史者、创伤性脑损伤者不宜服用。此外,对青霉素过敏的人也应谨慎使用。
还应注意观察麻疹疫苗接种30分钟后,愈合前注射部位要保持清洁干燥,同时应注意休息,饮食清淡,出现严重不适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
在接种麻疹疫苗后大约6到10天,其他几个孩子开始出现身体发烧和短暂皮疹,这些症状一般不会超过两天,也不会影响孩子的精神或食欲。当接种疫苗后10天左右出现皮疹或卡他症状,体温超过38.5℃时,认为不良反应加重是很合理的,应立即及时去医院检查。
部分注射过麻疹疫苗的儿童出现全身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发热、乏力、腹泻、呕吐。当发生全身不良反应时,应到医院对症治疗。注射麻疹疫苗后,少数人会出现局部皮肤肿胀、轻度低热和乏力。这些现象大部分都是正常现象,家长不必太过担心。接种疫苗后,在医院停留约2小时,如无不良反应,可带孩子回家。
不过问题都大,家长可以放心。
一般的孩子在生下来后可能就会打疫苗,其实就是为了预防一些常见的疾病,麻疹疫苗是其中的一种,有些没有接种麻疹疫苗的孩子可能会突然出现麻疹,麻疹的传染性是比较强的,所以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接种,那麻疹疫苗注意事项有哪些?麻疹疫苗的禁忌有哪些?
1、接种禁忌注意
接种麻疹疫苗前需要注意对麻疹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包含明胶等辅料及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等抗生素过敏者均不宜进行麻疹疫苗的接种;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者、有严重过敏性疾病病史者以及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群也不宜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2、暂时不宜接种人群
部分在群在一起生理或者病理时期并不适合去接种麻疹疫苗,例如患有发热以及急性传染病的人群,妊娠期妇女,以及注射免疫球蛋白时间不超过三个月的人群均不能在此时期进行预防接种。此外,为避免抗原之间的干扰,麻疹疫苗不可和乙肝疫苗同时接种。
3、育龄女性注意
在育龄期女性应当在怀孕前接种含接种麻疹疫苗,并且在疫苗接种成功后至少避孕三个月,这样不仅可减少新生儿麻疹的发病,同时也增加了对成年人的保护。
4、注射操作注意
麻疹疫苗通常采用皮下或肌内注射,接种麻疹疫苗用酒精消毒时注意疫苗切勿与酒精等消毒剂接触,消毒后要等皮肤上酒精干后再进行注射。接种完毕拔针时,不要使疫苗自针眼流出;接种后不能用酒精棉球按压针眼,可选择干燥的医用消毒棉球按压。
5、疫苗接种后注意
有少量人群在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因此在接种麻疹疫苗后需要休息观察30分钟,方可离开,接种疫苗后1-2天注意针眼处不要接触水以免感染。同时应当注意休息、不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6、温馨小提醒
麻疹疫苗不能和乙肝疫苗同时接种,因抗原之间有干扰。麻疹疫苗联合免疫的问题,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据观察显示,麻疹疫苗可以和大数疫苗同时接种,而不会影响每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如糖丸、百白破三联、甲肝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卡介苗、流脑多糖体菌苗等都可同时接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