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破伤风病能治好吗,破伤风的并发症(破伤风能治愈么?)

时间: 2023-07-19 11:15:10

一、破伤风的治疗方法

一、全身支持疗法

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给予高营养,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如不能进食可用鼻饲或全肠外营养支持。

二、抗毒素的应用

破伤风抗毒素应早期使用,用药前必须做皮试。一般用量为2~5万IU,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滴。如病人皮试过敏,可采用逐步脱敏法治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也只在早期应用有效,一般只用一次,剂量为3000~6000IU。

三、解痉、镇静

病情轻者可用口服安定、巴比妥纳、10%水合氯醛等,重者可用氯丙嗪100~200mg缓慢静脉滴注,痉挛发作频繁者用2.5%的硫喷妥钠静推,每次0.25~0.5g。

四、抗生素的应用

大剂量静脉滴注青霉素,可抑制破伤风杆菌。也可用甲硝唑,连用7~10天。如合并感染则选用相应抗生素。

五、预防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有窒息,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应改善通气,清除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另外防止发作时掉下床、骨折,咬伤舌等。

六、护理

单间隔离,避免声光刺激,预防交叉感染,防止坠床或褥疮的发生。

七、伤口处理

能找到伤口者,在应用抗毒素,控制抽搐的条件下彻底清创,充分引流,局部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开放伤口禁止缝合。表面已经愈合的伤口,应注意发现并清除其下残留的死腔或窦道,可在伤口周围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二、破伤风都有些什么症状呢

潜伏期

长短不一,往往与曾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通常7-8日,但也有短仅24小时或长达几个月或数年。

前驱期

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反射亢进,烦躁不安,局部疼痛,肌肉牵拉,抽搐及强直,下颌紧张,张口不便。

发作期

1、肌肉持续性收缩。最初是咀嚼肌,以后顺序是脸面、颈项、背、腹、四肢、最后是膈肌、肋间肌。

2、对声、光震动、饮水、注射可诱发阵发性痉挛。患者神志始终清楚,感觉也无异常。一般无高热。

自主神经症状

1、肌痉挛和颅神经麻痹。嚼肌痉挛、牙关紧闭,因表情肌紧缩,使脸部呈“苦笑面容”。多数病人常因肌痉挛发作或强直性抽搐而呈现角弓反张、喉头痉挛、呼吸困难,甚至因此而窒息死亡。短期内曾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或感染较轻的病人,产生局限性或流产型的肌痉挛,或局部或一个肢体的抽搐。头部受伤的破伤风,约有3%~4%的病人发生面瘫,伴有对侧的面肌痉挛,但罕有Ⅲ、Ⅵ、Ⅶ对颅神经同时损害者。

2、中枢神经功能紊乱。重型者常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目前认为与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病人诉心悸,出汗,体温升高,肢体远端苍白,血压增高,尤以收缩压为著;尿中儿茶酚胺排泄增多,血糖偏高。

特殊类型

1、局限性破伤风。表现为创伤部位或面部咬肌的强直与痉挛。

2、头面部破伤风。头部外伤所致,面、动眼及舌下神经瘫患者为瘫痪型,而非瘫痪型则出现牙关紧闭、面肌及咽肌痉挛。

三、破伤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破伤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一般无特异性发现,当有肺部继发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增高,痰培养可发现相应的病原菌,伤口分泌物常常分离到需氧性化脓性细菌,约30%患者的伤口分泌物经厌氧培养可分离出破伤风梭菌,由于破伤风的临床表现较为特异,尤其症状典型时诊断不难,故作临床诊断时不要求常规作厌氧培养和细菌学证据。

除可发生骨折、尿潴留、窒息和呼吸停止外,尚可发生下列并发症:

1、呼吸系统并发症。主要为呼吸困难,窒息是主要死因。在此基础上可出现咳痰困难,呼吸道不畅,易继发肺不张和肺炎。

2、水电解质失衡。呼吸道不畅、换气不足而致呼吸性酸中毒。肌痉挛,缺氧和禁食后体内代谢不全,使酸性代谢产物淤积,造成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进食困难和补充不足,常有低血钾,由此引起腹胀。且多汗也可加重离子失衡。

3、缺氧、中毒,可发生心动过速,时间过久可导致心力衰竭,甚至发生休克或心脏停跳。

四、怎样处置和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1.伤口处理

对伤口的及时彻底清创和处理,能有效防止破伤风细菌的感染和繁殖,包括对产妇产程中的严格消毒,均有肯定的预防作用,此外,如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者,应及早选用适当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一般主张在受伤6h内应用最好,疗程3~5天,目的主要是控制需氧化脓菌的感染,进而避免造成厌氧的微环境,达到控制和 预防破伤风梭菌生长繁殖的目的。

现在习用的被动免疫法是注射从动物(牛或马)血清中精制所得的破伤风抗毒素(TAT),它是一种异种蛋白,有抗原性,可导致过敏反应,而且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不长,6日后即开始被人体除去,因此,这种破伤风抗毒素还不理想,理想的制品是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它无过敏反应,1次注射后在人体内可存留4~5周,免疫郊能比破伤风毒素在10倍以上,其预防剂量为250~500U,肌肉注射,人体破伤风免疫蛋白 来源较少,制备复杂,在目前尚不能普遍应用的情况下,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仍不失为一种主要的被动免疫法。

伤后尽早肌肉注射破伤风抗生素1 500IU(1ml),伤口污染严重者或受伤已超过12小时,剂量可加倍,成人与儿童的剂量相同,必要时可在2~3日后再注射1次。

每次注射抗毒素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并作皮内过敏试验:用0.1ml抗毒素,加等渗盐水稀释成1ml,在前臂屈面皮内注射稀释液0.1ml;另在对侧 前臂相同部位,用等潮红,微隆起的硬块,则为阳性,应进行脱敏法注射,但此法并不能完全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故最好不用这种抗毒素作注射,脱敏法注射是将 1ml抗毒素用等渗盐稀释10倍,分为1,2,3,4ml,每半小时依次皮下注射一次,每次注射后,注意观察有无反应,如病人发生面苍白,软弱,荨麻疹或皮肤痛痒,打喷嚏,咳嗽,关节疼痛甚至休克者,应立即皮下注射*50mg或肾上腺素1mg(成人剂量),并停止抗毒素注射。

2.被动免疫

主要用于未进行破伤风自动免疫的受伤者,采用破伤风抗毒素TAT,1000~2000U,1次注射,注射前需先作皮试,如皮试阳性者则应改为脱敏注射法分次给予,注射后可维持保护期约10天,亦可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HTIG500~1000U肌内注射,可维持保护期3~4周,为加强保护效果,最好同时开始建立主动免疫,进行被动免疫后,仍可能有部分人发病,但通常潜伏期长,病情亦较轻。

3.主动免疫

我国早已将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为三联疫苗列入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对象为3~5月龄幼儿,第1年皮下注射0.25ml,0.5ml和 0.5ml共3次,间隔4周,第2年皮下注射0.5ml 1次,并在1岁半至2岁再复种1次,以后每隔2年可加强注射1次1ml,直至入学前以保持抗体水平,对未进行过破伤风主动免疫的军人及易受伤的职业工作者,可采用磷酸铝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进行人群免疫,具有经济安全有效的特点,方法为第1年肌内注射2次,每次0.5ml,间隔4~8周,第2年肌内注射 0.5ml,以后每5~10年加强注射1次,即可维持有效抗体水平,在受伤时还可追加注射1次,以达到增强抗体水平,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性强,接种后成功率 高,很少有接种后再发病者,在破伤风发病较高的地区,提倡孕妇在妊娠后期进行破伤风免疫,方法为每次破伤风类毒素0.5ml肌内注射,共注射3次,间隔1 个月,末次注射应在分娩前1个月,这不仅可保持产妇在分娩时有较高抗体水平,而且有足够的抗体传递给婴儿,达到有效的保护预防作用。

破伤风能治愈么?

病情分析:
破伤风系由破伤风杆菌外毒素导致的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本病以进行性发展的肌肉强直为特征,伴有发作性加重,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在10~40%左右。
指导意见:
破伤风有比较高死亡率,所以建议做好预防工作,不过就算得了破伤风,还是可以治疗的,也是可以治愈的。不过一定要及时治疗。

得了破伤风能不能医好?

病情分析:你好:破伤风属于破伤风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目前的医疗水平是很容易就能治愈的,
指导意见:破伤风病的治愈率在95%以上,只有一些新生儿和老人或者有其他疾病的人才容易发生危险,祝健康幸福。

破伤风发病能治好吗

能治疗好的。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及时应用破伤风抗毒血清。如果破伤风发作,应送医院进行枪救,并隔离病人,保持安静环境,必要时作气管切开,保证呼吸道通畅。一般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不过不排除有复发的可能。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