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很多人嚷嚷说自己“好不容易成为食物链顶端,绝非不是为了吃草”。
但素食饮食模式,在这几年却是混得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都市人都开始将“素食”与健康挂靠在一起。
而每年6月15日,正是健康素食日。
之所以设定这个节日,主要是素食主义倡导大家采取素食模式,从而改善调理肠胃功能,以达到帮助人更为健康的目的,同时还能保护环境,减少低碳排放。
但话说回来,在如今不愁吃穿的年代,这种素食主义是否真的健康?
吃肉和吃素,究竟哪一类人会更长寿?
由于人类存在个体差异性,想了解吃肉和吃素的人谁更长寿,就应该通过科学实验找出答案。
研究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年龄、体重相差不大的人群,长期吃素的人身体状态更健康,而长期吃肉的人则更容易生病,研究结果显示吃素的人要比吃肉的人寿命长3-5年左右。
通过这个研究不难发现,素食者要比肉食者更长寿。
原因就在于长期食用蔬菜、水果,以及豆制品、坚果等食物的素食者,可以为身体补充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而且素食中的脂肪含量低、热量低,但营养却非常丰富,不仅有利于心血管健康,而且还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出现的概率。
除此之外素食者的身材保持得都非常好,而长期吃肉的人不仅更容易发胖,而且还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的发病风险。
二者经过长期对比得出结论,长期吃素要比长期吃肉更健康,由于素食者很少生病所以寿命自然也就会比肉食者更长。
长期吃素,同时又存在哪些危害?
从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素食者比肉食者更长寿,而且寿命长度比肉食者平均长3.6年左右。但长期吃素一点肉食都不吃的人,也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些危害。
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因为缺乏营养物质而导致营养不良。
第一,缺乏蛋白质
对饮食有一定研究的人都了解,虽然吃素食可以摄取植物蛋白,但人体从豆制品中摄入的蛋白质严重不足,所以长期不吃肉的人很容易缺乏蛋白质。
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而且皮肤上出现伤口时也很难愈合,还有就是皮肤老化速度快。
第二,缺铁性贫血
动物内脏和动物血液是铁元素的主要来源,长期吃素的人根本无法摄入铁元素,久而久之不仅会影响身体造血功能,而且还会诱发缺铁性贫血等疾病出现。
尤其是对于女性朋友来讲,一旦出现贫血的问题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严重的甚至还会诱发月经不调等妇科病出现。
第三,造血功能差
肉食中的维生素含量十分广泛。
比如维生素B12就隐藏在肉食中,如果坚持吃素一点肉都不吃,那么肯定会导致体内严重缺乏维生素B12,这样就会影响造血功能并导致神经退化。
可见纯素食也未必对身体健康有帮助,坚持吃素的人一定要多补充维生素补充剂或微量元素。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素
实际上,对于营养有特殊需求的人,比如肝、肾功能能够出现代谢性疾病患者、手术后休养的患者,需要保证营养摄入均衡,进而满足身体自我需求。
因此,对于这类人群,实则并不适合严格吃素。
而即便没有存在以上这些情况,咱们也不建议采取素食,若真的要吃素,就需要注意饮食中的营养搭配。
比如一顿健康的素食,需要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比如碳水化合物、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重要营养物质必须全面满足。
若发现没有时间吃不够合适的,就需要及时补充复合维生素来保证营养素的摄入。
#健康素食日#
吃素食对 健康 的好处和坏处到底有多大?现在还不完全清楚。
近日,一项在欧洲肥胖大会(ECO)上公布的研究发现, 素食者比肉食者具有更 健康 的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可反映 健康 状态,以及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
来自英国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的研究人员,对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中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纳入了177723名年龄在37-73岁的 健康 受试者。受试者的饮食在过去5年中,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研究人员统计了受试者的年龄、性别、种族、身高、体重、吸烟、饮酒以及饮食等信息,并根据是否食用肉类,包括红肉、加工肉类、禽肉和鱼类等,将受试者分为两组:素食者和肉食者。
此外,还测量了受试者19种血液和尿液生物标志物。 这些标志物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肝脏、骨骼和关节 健康 ,以及肾功能相关 。
在调整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 整体上素食者的生物标志物更 健康。
相比于肉食者, 素食者10种有害的生物标志物水平更低 ,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坏胆固醇”);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谷氨酰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两者为肝功能标志物,水平偏高提示炎症或肝细胞损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一种可促进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激素);尿酸盐;总蛋白;以及肌酐(肾功能恶化标志)。
不过, 素食者3种有益的生物标志物水平也更低 ,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即“好胆固醇”);以及与骨骼和关节 健康 有关的维生素D和钙。同时, 素食者还有2种有害的生物标志物水平显著升高 ,包括甘油三酯(TG,提示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和胱抑素-C(提示肾脏 健康 受到损害)。
此外, 还有4种生物标志物的水平,在素食者与肉食者之间并未有显著差异 ,包括血糖水平(HbA1c)、收缩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一种肝细胞损伤的标志物)和C反应蛋白(CRP,炎症标志物)。
由于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肉食或素食与多种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联,并未表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也有局限性,如受试者仅进行了一次生物标志物测量等,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研究通讯作者、格拉斯哥大学Carlos Celis-Morales博士指出:“除了不吃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风险升高有关的红肉和加工肉类外,素食者倾向于吃更多的蔬菜、水果和坚果,这些食物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膳食纤维和其他潜在有益的化合物。这些营养上的差异,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素食者的疾病生物标志物水平较低,而这些疾病生物标志物会导致细胞损伤和慢性疾病。”
同时,研究人员指出,不应只看到素食的益处, 还应看到素食对 健康 的危害,尤其是对骨骼 健康 的影响 。
在今年2月份,一项发表于《营养》( Nutrients )的研究也显示,相比于肉食者, 素食者的骨骼 健康 状况较差 。
在这项研究中,来自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36名素食和36名肉食者的脚跟骨进行了定量超声(QUS)测量,以确定他们的骨骼 健康 状况。同时测量了受试者血液或尿液中,与骨骼 健康 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水平。
结果发现,平均而言素食者的定量超声值显著低于肉食者,这意味着素食者的骨骼 健康 状况较差。此外,素食者多个反映骨骼 健康 状况的生物标志物水平也明显偏低,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6、赖氨酸、亮氨酸、omega-3脂肪酸、钙和镁等。
BfR主席、Andreas Hensel教授指出,素食者摄入的与骨骼 健康 有关的营养物质较少,这些营养物质大多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素饮食通常被认为是 健康 的。然而,我们的研究发现, 素食确实影响骨骼 健康。”
此外,据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 BMJ )、涉及48188人(平均年龄45岁)的研究发现,与肉食者相比,素食和半素食(不吃肉,但吃一些鱼的人)可能与冠心病的风险降低有关;但同时,素食者的中风风险高于非素食者,尤其是出血性中风(脑出血)。
该研究显示, 素食者的中风风险比非素食者高20% ,相当于10年内每1000人增加3例中风,主要是出血性中风发生率较高。研究人员指出,素食者的血胆固醇和一些营养素水平低于非素食者(例如维生素B12),这可能是中风风险升高的原因。
而另一项由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对素食者进行的研究则发现, 素食者中约有20%的人严重缺乏维生素B12 。研究人员指出,人体所需的B12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中,其作为人体多种酶的辅助因子参与着多种代谢过程,也是神经系统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对于人体很多功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素食对 健康 有利亦有弊。为了整体 健康 , 应该荤素搭配,以实现营养摄入的均衡、全面 。
动物性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所以它们也是 健康 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在数量上我们可以相对少吃。
此外,鱼类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所以可以优先考虑。红肉虽然脂肪含量高,但是我们可以吃脂肪含量较低的那部分,也就是瘦肉。而加工肉类容易受致癌物污染,吃太多会增加癌症风险,所以应该尽量少吃,或者不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建议,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肉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g-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g-150g,薯类50g-100g;每天至少300g-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每天摄入200g-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每天吃奶制品,相当于液态奶300g;适量吃坚果。
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每周吃鱼280g-525g,畜禽肉280g-525g,蛋类280g 350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g-200g。并且这些食物应比较均衡地分散在每天各餐中,不要偏食某一类。不要求每天样样齐全,但最好每天不少于2类。此外,优先选择鱼和禽,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 健康 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1、健康素食日在每年的六月十五日进行。
2、健康素食日倡导大家一起去吃素食,并以此改善调理肠胃功能,以达到帮助人变得健康的目的。
3、素食是一种对大家身心都健康的饮食法,亦是一种可以救地球的低碳饮食法。这个活动每年只举办一天,时间在每年的6月15日。素食主要是指以水果、蔬菜、豆类、谷物、种子和坚果等植物类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
4、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人体的消化结构等方面来看,人应该属于杂食动物,即不是单纯的肉食或素食,一味地强调单纯的素食、肉食都不利于人类的整体发育和发展。从营养学角度来说,人类饮食的荤素黄金比例应该为1:7,即1分荤7分素。饮食应种类多样,营养才会均衡。
吃素更健康。长期素食人群有比一般人更高的营养性贫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和无机元素缺乏的患病率,身体素质和平均寿命也未见占优。所以,准素食者在付诸行动之前需要恶补专门的营养常识,或者选择阶段性吃素,来规避营养的缺乏。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