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防暑降温费是哪几个月,防暑加温有什么小妙招

时间: 2023-07-20 05:04:15

夏日高温来袭,很多室外工作者可以说是非常的辛苦。在高温的条件下身体的体感温度极速升高,身体内部的水分子也会大量流失,所以不得不通过大量饮水和适当的降温工作才能维持正常的工作情况,为此很多地方会补偿劳动者高温津贴。

防暑降温费的发放标准

按照各省市地域划分为4类区域:1类为北方区域,例如北京省,河北省,吉林省,山东省等,2类为中部地区,例如四川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等;3类为南方城市,例如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4类为海南省。1类区域的高温补贴时间为每年的6-8月,2类区域的高温补贴时间为每年的6-9月,3类区域的高温补贴时间为每年的6-10月,1类区域的高温补贴时间为每年的4-10月。发放标准为施工人员以及质量与安全监督人员每人每月200元。

防暑降温小妙招

1、有条件的工地可以设立2-3个拥有空调的办公室,没有条件的可以购买几个电风扇,通过凉风给工人们降温。

2、准备几杯热茶:别觉得热天喝热茶身体会更难受,其实茶叶中的茶碱可以起到调节大脑中枢神经的作用,食用热茶能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排出身体汗液,从而达到降低皮肤温度的作用。

3、凉水降温:每个工地都会有水龙头,可以用凉水冲洗你的手腕,亦或是在你的太阳穴附近喷水,或者也可以用冷毛巾敷在额头上,用凉水冲洗全身。以上的方法都可以达到物理降温。

7-8月的炎热天气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呆在空调间里面办公或者休息,但很多的工程需要大量的室外工作者为此付出他们的汗水,防暑降温费也是对于他们最好的慰问,以上的高温补贴发放标准和防中暑小妙招介绍给工人朋友们,同时也向各位室外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夏季高温天气的防暑降温措施

外出防晒
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或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活动、滞留,非必要时不要在上午10点后、下午4点前在高温暴晒下长时间行走或强体力劳动。如果必须外出,应做好防晒措施,如穿浅色、宽松的衣服,戴凉帽、太阳镜,打遮阳伞,涂抹防晒品。一旦出现头晕等不适,尽快选择阴凉、通风处休息,及时补充水分。
老年人、儿童、孕妇、体弱者以及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等疾病患者应避免在午间高温时段外出。
室内防暑
室内保持通风,可借助在地上洒水,使用电风扇、空调来降温,但空调温度不宜过低。老年人不要为了节约电费或者体弱多病怕受风寒,而穿长衣长裤待在家中,导致室内中暑。
在空调环境中工作、生活,每天应抽一定时间到室外活动,进行耐热锻炼。
健康生活
多喝水,减少高脂饮食,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等的食品摄入,如蛋、奶、蔬菜和水果等,控制高糖、酒精饮料饮用和冰镇品食用。
保持充足睡眠,睡觉时避免空调和电风扇直吹。家里常备防暑降温药,如十滴水、风油精,按药物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天气热,有哪些不用电就能避暑的小妙招可以分享?

在炎炎夏日,如何避暑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除了空调等电器设备外,还有很多不用电的小妙招可以帮助我们度过炎热的夏天。本文将从室内、室外、饮食等多个角度分享一些不用电就能避暑的小妙招。

一、室内篇 1.晾湿毛巾:将湿毛巾晾在室内,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当毛巾水分挥发后,还可以起到增加室内湿度的作用。

2.打湿窗帘:在炎热的夏天,窗帘会因阳光直射而变得炙热。打湿窗帘可以达到遮挡阳光、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

3.更换床上用品:夏天可以更换轻薄的床上用品,如薄被、凉席等,这样可以让人们睡得更加凉爽舒适。

二、室外篇 1.遮阳伞:遮阳伞不仅可以遮挡阳光,还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选择颜色较浅的遮阳伞效果更佳,因为颜色越深的遮阳伞吸热能力越强。

2.穿透气衣服:夏天应该选择透气性好、轻薄的衣服,这样可以让人们感到更加凉爽舒适。

3.冰毛巾:将毛巾浸泡在水中,再放入冰箱中冷却,就可以得到一条清凉的冰毛巾。这种毛巾可以用来擦拭汗水,还可以敷在脖子上、手腕上等部位。

三、饮食篇 1.清凉饮品:夏天应该选择清凉的饮品,如柠檬水、冰红茶等。这些饮品可以起到降温散热的作用。

2.多食用蔬果:夏天应该多食用蔬果,如西瓜、黄瓜、苦瓜等。这些蔬果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维生素,可以起到消暑解渴的作用。

3.少食用辛辣食物:夏天应该少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姜、蒜等。这些食物会刺激人体产生大量汗液,从而增加身体散热的难度。

总之,在夏天,不用电就能避暑的小妙招有很多,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和利用,就可以让自己度过一个凉爽舒适的夏天。

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与规定

防暑降温费发放要求: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标准发放高温津贴;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室内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标准发放。防暑降温费是指企业为夏季在岗的员工以现金或实物形式发放用于防暑降温的福利。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