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冯志海,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擅长:应用中医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症等。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五上午、周六上午
(健康时报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约记者 毋 杨)正常的春困不是病,是人体生理机能跟随季节变化而发生相应调节的一种生理现象。随着春季气温升高,毛孔、汗腺舒张,皮肤血液循环较冬季要旺盛,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减少,大脑供氧不足,就会犯困。而在感觉春困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和春困相似的一种情况,因为血糖不稳造成的午后犯困。
俗话说“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一般来讲人们午饭吃的较多,进食碳水化合物比例高,血糖生成系数高。饭后血糖总负荷大,在半小时到45分钟内血糖会迅速上升,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后使血糖又迅速下降,在2~3小时前后达到低谷,而血糖的大幅度下降会使人昏昏欲睡,尤其是吃大量精白细软的主食时症状更加明显。
因为嗜睡和身体的新陈代谢本身有很大的关系,而糖尿病就是典型的新陈代谢类的疾病,所以一旦出现嗜睡等情况时要警惕血糖问题。如果患者伴有尿多、皮肤干枯、特别口渴、虚弱无力,长时间感到昏昏欲睡,气短乏力,消瘦等情况,就要注意这种疲惫嗜睡是不是因为血糖过高导致的。
特别提醒40岁以上的成年人,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出现上述症状上时应多加注意,及时去医院测定血糖,尽早诊断。
冯志海主任建议,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必须认真进行饮食管理,坚持做到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吃序颠倒,即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以素食为主,其他为辅,营养均衡,进餐时先喝汤、吃青菜,快饱时再吃些主食、肉类。尽量避免出现餐后血糖过高引起身体不适的现象。
有些糖尿病患者会发现,即使在严格地控制了饮食或者按时服药的情况下,血糖还是会有所波动。那么,呢?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吧!
?
1、饮食控制不良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血糖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饮食条件。大多数患者无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而忽视了饮食控制,造成血糖波动太大,治疗困难。一些病人正在忙于社交活动,饮食无节制的;有些患者控制主食,并没有真正的内涵理解日常饮食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重超标,营养不均衡;有些病人不接受饮食的建议,一味追求特定的药物治疗,急功近利,力争根治,有时因为不正确的治疗延误病情,损害自身。
2、盲目用药
很多患者在用药方面存在一大误解,认为吃药比饮食和锻炼更有效。其实,在很多2型糖尿病病例中,健康饮食与经常锻炼相结合,无需药物也可以控制病情。必须服药的患者也有一大误区,即“跟着感觉走”,自己调整用药剂量。得了糖尿病就要终身治疗,因此一定要对自己所服用的药物的作用、用法、注意事项等有所了解。有些人对口服降糖药的特点不了解,只是跟风吃药,有人说好就吃,有人说不好就停。而一些磺脲类降糖药的药效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因此不能急于换药。并且,每种降糖药都有最大有效剂量。未用到最大有效剂量,不要早下结论。
3、监测血糖不规范
测血糖前必须洗手,否则有可能虚惊一场,特别是在摸过食物后,因为现在的血糖仪非常敏感,面板上沾的糖分会污染血液样本。荷兰学者发现,剥香蕉皮或切苹果之后,88%的参与者其血糖读数比洗完手后测血糖高出了至少10%。乳液和护肤霜也会造成读数不准。
4、无定期复诊
血糖是否控制得好,要看血糖是否正常,这就需要定期化验,有的患者不监测血糖,不注意观察影响自己血糖、尿糖变化的因素,一次化验血糖正常了就认为永远正常,或者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才化验一次,这也是不正确的。这是我国糖尿病患者较一些发达国家的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的主要原因。
5、压力太大
专家表示,心情抑郁和压力过大对血糖的影响非常“隐蔽”。糖尿病患者得抑郁症的风险比常人高两倍,二者一旦形成恶性回圈,血糖便难以控制。因此,家人如果发现异常,应提醒患者积极接受心理医生的疏导。
6、情绪因素
良情绪因素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对中老年人更为明显。暴怒、焦虑、恐惧、悲伤等情志变化均可导致精神紧张和剧烈的心理冲突,其中尤以暴怒对糖尿病患者影响最大。这是因为暴怒会使人的交感神经高度紧张和兴奋,机体为应付外来的 *** ,必须迅速作出反应。
一方面,在大脑的调控下,儿茶酚胺释放量增多,肾上腺分泌出比正常情况下更多的肾上腺素。当激素分泌过多时。肝中的糖元即转变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以提高血中葡萄糖浓度;另一方面,为保证机体在应急时对能量的需要,机体还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这无疑会使血糖进一步上升。
7、缺乏睡眠
缺觉不仅损害情绪和能量,也会给血糖带来麻烦。荷兰研究者让一些1型糖尿病患者只睡4个小时,与睡眠足够的病人相比,他们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了20%。
8、时间因素
早上醒来后高血糖可能是“黎明现象”,即人体在凌晨三四点会释放出生长激素和其他激素以唤醒身体。这些激素会让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从而导致清晨时的高血糖。如果头天晚上使用了过多的胰岛素或控糖药物,或是晚上摄取的食物不足量,第二天早上则有可能出现低血糖。
9、天气因素
无论是炎热或是极度寒冷,极端的气温都会影响血糖控制。有些患者在炎热的夏天血糖会上升,而另一些患者***特别是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可能适得其反。所以,糖友在炎热的天气里要避免外出,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10、旅行影响
在旅行期间,人们会食用更多的食物,喝更多的饮料,从事更多的活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血糖。另外,作息变化会扰乱服药安排,打乱饮食和睡眠习惯,也会影响到血糖控制。因此,糖友外出旅行必须频繁监测血糖变化。
人的大脑不是机器,工作了一上午自然就会犯困,需要一会儿休息,所以中午小憩10分钟20分钟,对你下午的工作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高你的精神状态,提升你的工作效率,小气这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就完全能够让你的大脑得到一个比较有利的恢复。而且中午吃了那么多饭,肠胃需要工作,他就需要血液去提供养分才能工作,然后我们的大脑之中的血液自然就会相对来说的减少,大脑就会犯困。
午后困并不是睡眠缺乏,而是与人们所吃的高脂、高糖食物有关。
很多人午餐喜欢吃糖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馒头、米饭、猪肉,或者炸薯条、汉堡包、炸鸡等快餐食品。它们会刺激胰岛素和胆汁分泌,使人体内脏不堪重负,并降低血液带氧能力,导致脑部含氧量降低,让人容易疲倦。
要想下午不犯困,最好多吃点素的。由蛋白质和蔬菜组成的午餐,如新鲜的鱼、鸡、海鲜、豆腐中含有大量酪氨酸,对大脑保持敏锐的思维、回忆以及清醒程度起决定性作用;而绿色高纤维蔬菜,如辣椒、胡萝卜、菠菜等,可确保脑细胞获得充足的氧气,让人整个下午精神抖擞。在主食方面,最好选择绿豆饭或全麦面包。此外,土豆中淀粉含量较高,午饭最好别吃,晚上吃有助于睡眠。
在就餐的顺序上,如果想饭后不犯困,要先吃肉,后吃蔬菜,最后吃主食。午餐不要吃得太饱,下午茶时间再吃几块全麦饼干或巧克力补充能量。
另外,工作间隙吃些菠萝、橘子、柠檬等含大量维生素的水果,也可以消除神经系统疲劳,使人精力充沛。而香蕉、葵花子则有抑制大脑思维的作用,容易引起困倦,最好别吃。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