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眼肉的膳食价值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龙眼肉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又名益智、蜜脾、桂圆。主产于广东、福建、台湾、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7月至10月果熟时采摘,烘干或晒干,取肉去核晒至干爽不粘。龙眼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法定药物,理想的补品。 中医认为,龙眼味甘、性温。入心、脾经。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宁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等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血虚萎黄、气血不足、神经衰弱、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病症。
早在汉朝时期,龙眼就已作为药用。李时珍说:“龙眼大补”,“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日用本草》:“益智宁心。”《得配本草》认为:龙眼“益脾胃,葆心血,润五脏,治怔忡。”《泉州本草》认为:龙眼“壮阳益气,补脾胃。”《药品化义》)曰:“桂圆,当归,滋肝补血。”至今,龙眼仍然是一味补血安神的重要药物。
据现代研究,龙眼鲜食,味甜美爽口,且营养价值甚高,富含高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C、钙、磷、铁、酒石酸、腺膘呤等,其中尤以含维生素P量多,对中老年人而言,有保护血管、防止血管硬化和脆性的作用。
二、龙眼肉的药用价值
1.益气补血,增强记忆:桂圆(龙眼干)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及蛋白质等,含铁量也较高,可在提高热能、补充营养的同时,又能促进血红蛋白再生以补血。实验研究发现,桂圆肉(龙眼干)除对全身有补益作用外,对脑细胞特别有益,能增强记忆,消除疲劳。
2.安神定志:桂圆(龙眼干)含有大量的铁、钾等元素,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再生以治疗因贫血造成的心悸、心慌、失眠、健忘。桂圆(龙眼干)中含尼克酸高达2.5毫克(每100克),可用于治疗尼克酸缺乏造成的皮炎、腹泻、痴呆,甚至精神失常等。
3.养血安胎:桂圆(龙眼干)含铁及维生素比较多,可减轻宫缩及下垂感,对于加速代谢的孕妇及胎儿的发育有利,具有安胎作用。
4.抗菌,抑制癌细胞:动物实验表明,桂圆(龙眼干)对JTC-26肿瘤抑制率达90%以上,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给癌症患者口服桂圆粗制浸膏,症状改善90%,延长寿命效果约80%。此外,桂圆(龙眼干)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奥杜盎小芽孢癣菌有抑制作用。
5.降脂护心,延缓衰老:桂圆肉(龙眼干)可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与衰老过程有密切关系的黄素蛋白——脑B型单胺氧化酶(MAO-B)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三、龙眼肉的怎么食用
龙眼肉微菜
因型而名。肥膘半透明,如白眼珠,露出的馅心如黑眼珠,故名“龙眼珠”。该菜肥而不腻,味香而甜。
原料:
猪肥膘肉、糯米各150克,黑芝麻200克,红枣50克,白糖200克,金桔饼、红丝、桂花、青梅各5克。
做法:
1,净芝麻炒熟、碾碎:红枣煮烂、去皮、核。同青梅、桔饼、红丝、桂花一起剁碎,加黑芝麻和一两白糖,拌馅心三十份,各搓一头略粗的一寸长条
2,糯米淘洗干净蒸饭,加白糖150克拌匀
3,肥肉膘切长二寸半、宽六分、厚一分的肉片,共三十片
4,用肉片包馅心,馅心稍露出一点,露馅心处朝下,全部竖入抹熟油的碗中,加糯米饭和拍糖50克,上笼蒸熟取出,复扣盆中即成。
龙眼肉粥
龙眼肉米粥
材料:龙眼肉15克,红枣15克,粳米100克。
做法:
1.粳米淘洗干净,红枣洗净备用;
2.将粳米和龙眼肉、红枣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熬30分钟,直至米煮烂,加适量白糖。
功效:健脾养心,补血安神。
龙眼莲子粥
原料:龙眼肉15克,莲子肉15克,红枣5枚,白糖2大匙。
做法
1:将莲子去皮,去心,洗净;备用。
2:红枣去核;糯米用清水反复淘洗干净,除去泥沙杂质,备用。
3:将糯米倒入铝锅内,加入红枣、莲子肉、龙眼肉、白糖,水适量,置旺火上烧沸,再用小火熬煮至熟即成。
四、哪些情况不可以吃龙眼肉
1、龙眼肉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所以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并不适合服用桂圆或者是将桂圆泡水喝。
2、龙眼肉性热,所以一些患有痤疮、红肿的人群不适合服用;
3、患有妇科疾病的女性也不适合服用,例如盆腔炎或者是尿道炎的女性最好少吃,避免病情加重。
4、日常生活中如果女性的月经量比较多,那么最好也不要服用龙眼肉,否则容易出现大出血的情况。
5、龙眼肉吃多了容易导致体内出现滞气的情况,所以说如果出现了上火发炎情况的患者不适合多吃,另外如果是体内阴虚火旺或者是湿邪入侵的患者也要少吃。
6、如果是拉肚子、风寒感冒以及消化不良的患者,也最好少吃一些龙眼肉。
7、由于龙眼肉性热,所以小孩子还有青少年应该要少吃。
龙眼肉中含有葡萄糖、维生素、蔗糖等物质,营养丰富,有补心安神、养血益脾之效。但性温大热,一切阴虚内热体质及患热性病者均不宜食用。妇女怀孕后,阴血偏虚,阴虚则滋生内热,因此孕妇往往有大便干燥、口干而胎热、肝经郁热的症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