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关于“中国女留学生伦敦失踪10天”新闻让不少英国小伙伴的朋友圈和微博都开始刷屏,而英国时间2月27日上午,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官方网站领事服务信息部分也更新了这样一则通知:
然而不幸在28日,当地警方在威斯敏斯特的一处地址发现一具遗体,随后经法医检查,警方宣告伦敦国王学院35岁的在读博士生闫思宏已死亡。
这样让不少家中有孩子出国留学家长不得不保持十二分警惕,纷纷通知孩子在外务必要小心,时刻汇报自己安全情况。然而,面对较小的孩子,我们又该如何去教会孩子去正确判断潜在的危险呢?如何让孩子去远离伤害呢?
只因妈妈一句话,让孩子躲过一起绑架案!
之前一位名叫乔迪的英国妈妈曾经在网上分享,孩子差点在自己眼皮底下遭遇绑架。
乔迪是一位四个孩子的妈妈,在事发的早晨本应该送其中两个较大孩子去上学,但在出发的时候突然觉得肚子疼痛。于是乔迪只好带着四个孩子一起去当地车程40分钟的医院,在到达医院时乔迪告诉较大的两个孩子在医院外等,并打电话与邻居联系一下送他们上学。
然而,令乔迪没有想到,两个大孩子在医院外长凳上遇到三个打扮奇怪的大人。一个女人前来对两个孩子说自己男朋友由于害怕医院,不肯在卫生间出来,希望两个孩子能够劝他们接受治疗,以免威胁到性命。
看着女人的奇怪的要求,孩子们立刻拒绝了,因为他们记住家庭教育第一条:成人不会向孩子寻求帮助。认为医院人那么多,为什么会向两个孩子寻求帮助。
在反复周旋时,邻居及时赶到,他亲眼看到一个男子从卫生间出来,与三个看起来很奇怪的人驾车而去。
事后邻居通知了乔迪,并且与警察查看了监控路线,发现这群人是一起前不久刚发生儿童绑架案的嫌疑人。
乔迪在事后不得不幸庆自己孩子能够记住她所教育的方法,告诫孩子的“成人不会向孩子寻求帮助”这个建议,是她很早之前所看过一档儿童安全节目所学会。
孩子的天性善良可会让孩子“陷入“危险!
父母们的教导并不一定都会缺席,但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独自面对时往往不能很好掌握好具体情况,对陌生人防范意识尚未彻底熟知。
曾经有做过类似的实验,大多数孩子在看各种各样的糖果、玩具却很少人会上当,然而当陌生人假扮熟人又或者假装求助,孩子逐渐放松警惕,最后顺利“拐走”。
当然,“不要与陌生人说话”本身就个悖论。在教育孩子时咱们也不能将“危险”与“陌生人”联系在一起,孩子们总有一天会跟陌生人说话,为人父母者更需要教会孩子如何区分陌生人哪些可以信赖,哪些不可信赖。
因此,就像上文所说医院外寻求帮助的陌生人一样,咱们教育孩子需要警惕是那些即便周围有成人的环境下,也向孩子们寻求帮助的“陌生人”。
比起空乏的安全教育,不如教会孩子学会处理应急措施
我们需要教会孩子,去区分什么样的人值得信任,什么样的人最为可疑。因此,为人父母者更应该去教会孩子一些切实可行的应急措施:
1. 与孩子设定一个“安全口号”
比起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接触,我们不如与孩子尽早确定一个“安全口号”,告知孩子分辨哪些是值得信赖的人,哪些是可疑之人。
2. 提高警惕“过分热情”与“过分柔弱”
对于那些“过分热情”与“假装柔弱”的人保持警惕,没有成年人会有理由去向陌生人寻求帮助。
3. 告诉孩子不要透露自己信息,学会说“我不知道”
不要在孩子的书包或衣服上写下孩子的全名,坏人会用孩子的全名说明孩子放松警惕,教育孩子学会区分哪些是常规问题,哪些是隐私信息。
4. 教育孩子身体不可侵犯,泳衣覆盖身体部位坚决不可碰!
一旦孩子到了3岁,应该告诉孩子泳衣覆盖的身体部位是私密,别人坚决不能接触,学会立刻制止那些让孩子不舒服的行为和语言,跑到公共的安全地带。
世间上没有完全充足的安全保护,
因此为人父母者应该在保护孩子的同时,还需要教导孩子去正确判断潜在的危险。
若孩子的防范意识不够,天性的善良就会成为毁灭孩子的最大元凶。
杀人凶手李某已经归案受到处罚。这事情是这样的,李某沉迷赌博,欠了很多钱。张某是李某的朋友,也被李某借了500元。逢年过节,掏钱人不少,张某也让自己的哥哥帮自己讨回这500元。
就是因为讨钱的举动,让李某很愤怒。不就是几百块钱,张某还让哥哥来讨要,分明就是不给李某面子。为了报复张某与勒索张某,李某便将张某的儿子被绑架了,并杀害了小张。
01、500元,让一个家庭失去了儿子李某欠的钱远不止这500元,只是张某的讨钱行为刚好点燃了李某的犯罪欲望,让李某痛下杀手。其实,500元真的不多,但这个钱也是人家张某辛苦赚来的,李某不能如此理所当然。民间有句俗语,借钱不借会赌的。因为把钱借给会赌博的人,不仅意味着这笔钱打水漂了,也意味着危险。小张才10岁啊,他还有大好的前程,却因为500元被李某杀害。稚子无辜,赌徒可恶。
02、赌博,让人陷入恶的深渊虽然社会上一直在禁赌,但还是有很多人在地底下偷偷的进行着这种刺激、违法的游戏。赌博,从来不就是赚钱的工作,它就是潘多拉的盒子,有着精美的外管,一旦打开,便会使人陷入罪恶的深渊。
有的人因为赌博抛妻弃子的,有的人因为赌博卖掉自己的孩子,有的因为赌博卖掉父母的房子,有的因为赌博选择自杀,有的人因为赌博杀人……如果李某不是一个好赌之人,他一定会拥有别样的人生,即使不富裕,也平淡幸福美满。
03、珍爱生命,远离赌博珍爱生命,不止是珍爱自己的生命,更是珍爱所爱之人的生命。比如,有个年轻的小伙子,迷上了赌博,为此欠了一屁股的债。他的父亲,为了帮小伙子还钱,把自己用来治疗癌症的钱全部给儿子还债了。债还完了,但是小伙子的父亲却没钱治病,死在了医院的病床上。还有个妹纸,好赌,为此她年迈的奶奶出去捡垃圾赚钱帮她一起还赌债,90岁的老人家啊。在一次下雨天,出门捡垃圾摔倒了,失去了生命。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都是因为赌博,而害了家人失去生命。
赌博先是让人尝到甜头,让你误以为自己是个天才,然后迷惑你的心智,让你沉迷于赌博,为了赚钱,为了回本,你不听的投入,没钱没事,有的是地方借钱给你。可当你终于清醒,才发现自己不仅分文不剩,还欠了一大笔钱。做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不要碰赌博,不要开始
网友吐槽自家10岁的小侄子。
这位小侄子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奥数、围棋、轮滑各种业余爱好也出类拔萃。重点来了,小侄子吐槽自己爸妈一针见血,还说他爸妈不配有他这么好的儿子。
一个十岁的小男孩,狠准稳地直戳鸡血教育下普通家庭的悲哀,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我努力优秀,是为了自己能早日脱离无能无知的原生家庭。”
一个对自己家庭分析的一针见血,对人生道路规划的极其清楚的孩子,身上完全看不到童真和感性,让不少网友觉得“冷汗直冒”。
鸡血教育下的“功利冷血”娃
这位网友的十岁小侄子的生活,正是很多城市里的普通家庭的鸡血孩子缩影:
学奥数、钢琴、围棋、轮滑;
注重英语能力,学习成绩也努力;
这个“完美孩子”,只是说出了许多孩子不敢说的心里话。有网友说这样的孩子智商高但太现实太自私,也有人说完全是父母自私的结果。
从客观层面来讲, 这个孩子的想法没有一处错误,甚至比许多大人更深思熟虑和自律:
学英语是为了以后能出国留学;
学围棋是为了锻炼自己大脑;
锻炼身体是为了让身高突破家庭基因的束缚;
这恰好反应了孩子生活中的问题:待在家里有点压抑,父母很操心但是不了解他的感受,家里条件比同学差,心里有点自卑......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的热帖“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说的就是大城市的普通家庭,给孩子投入的教育成本甚至超过了父母的经济实力的现状。
这种新型的溺爱是一颗定时炸弹,可能永远埋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也可能像“十岁小侄子”这样被引爆。在同龄人最多知道抱怨父母的时候,他已经认清鸡血教育的本质了。
没错,鸡血的家长就是想孩子通过教育跨越阶级,而这位孩子父母自身的的物质、精神追求还在原地踏步,才产生了孩子“冷血又功利”的表现。
连孩子都明白跨越阶层有多复杂,家长还能只会算笔账然后忍痛砸钱吗?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就是用爱绑架
小侄子的表述,既对鸡血家庭的问题一针见血,也戳中了二胎家庭最矛盾的点:父母生二胎是想给老大更多的爱,但大人自以为的二胎好处,很多时候是种心理安慰。
说白了,孩子是自己生的,想法和决定权从来都是家长的,“给孩子生个弟弟妹妹作伴”,妥妥的就是自我牺牲式的道德绑架啊。
小侄子还说最怕爸妈说“都是为你好,你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父母不容易,你必须争气,必须听话”这类话,这句万能的道德绑架公式就是:我的所作所为,这都是为你好,那么你不能抱怨,必须服从。
连孩子都知道二胎问题和家长的道德绑架,家长还能只会说“我这是为你好”吗?
缺失情商教育跟缺爱一样可悲
有人判定这位小男孩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有老师评价:“我希望有这样的学生,但是我不想有这样的孩子”,仔细想想,你无法反驳小侄子的观点,但是从他身上看不到感性和童真,甚至显得很功利和自负。
从楼主的描述看来,很显然小侄子的家长忽略了情商和爱的教育:
"讨厌他爸和别人炫耀他把围棋下的多好”
“爱就是朋友圈晒他的成绩,晒他吃饭照片吗,也没问他愿意不愿意。”
上述情况眼熟吗?老一辈那种献宝式的夸奖、表演仍未灭绝,因为父母老是觉得孩子是属于自己的,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孩子也有独立的人格。
情商教育,首先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即使是不会说话的小宝宝,也要把TA当成独立存在的个体。家长的功利心和自私耳濡目染给孩子,家长的专治手段压迫着孩子,不把孩子培养成“白眼狼”才奇怪呢。
鸡血父母也需要成长
在十岁小侄子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作为家长的迷失盲目,也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谁没有过埋怨父母的瞬间呢,在未成年时期,被迫就范仅是因为孩子还没有能力和家长抗衡,这些不满很大程度上会塑造孩子以后的个性。
十岁的小男孩,智商超出同龄人,能从家长的问题中理性分析“逃离原生家庭”的可行道路,而大多数孩子没有足够成熟的心智看透这一切,可能会抱怨、叛逆、没主见甚至自闭,不要小瞧了这些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想身上带着父母影子生活的原因。
“我都是为你好”,从另一面看这句话,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正当的表达方式,也都是出于爱。在鸡血环境下,家长舍得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真的只是单纯想让孩子以后过的比别人幸福些,没有那么多真的想孩子以后能够好好报答自己。可惜的是,他们没能追上孩子已经进步的思想。
韩剧《请回答1988》里的爸爸说:“爸爸也不是出生开始就是爸爸啊,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
我认为,家长是时候“露怯”了,承认自己的不足和无知不会减少你的威严,民主且与时俱进的父母,才是孩子暗中崇拜追逐的对象。正是因为我们被否认过、无力抗争过,我们更要将心声大方的表露给孩子,孩子真的只是想要你的理解和支持;彼此共情,共同成长,才是饱含深情的爱、才是最无价的。
别忽视了最无价的情感成本,像你的孩子一样,笨拙地学习互相理解又何妨?
站的角度不同,答案肯定是不一样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