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聊起了狂犬病,我们总会谈之色变。
而近期,又有一起因狂犬病而引发的悲剧......
2019年4月26日下午,连云港一名3岁女童右手手指被同学家宠物狗咬伤,在次日下午4店左右到赣榆区青口中心卫生院接种了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观察无异常后便会离开。
然而在28日凌晨3点左右,患儿因高热惊厥前往赣榆区人民医院就诊,随着患儿病情加重,28日下午4点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死亡。
(患病女童,图源网络)
目前相关部门进行查明死因,将进行医疗责任鉴定,依法依规处置,死亡患儿接种的狂犬疫苗经初步调查发现疫苗依然在有效期内,相关疫苗由赣榆区疾控中心配送。
明明打了狂犬疫苗,为何还会被患狂犬疫苗?
虽说事发原因还不清楚,但狂犬疫苗是应对狂犬病唯一可能有效的药物,且在全球范围内,接种疫苗后失败的案例还是极少,面对狗咬伤这类突发情况,我们需要掌握好正确的急救措施与应对方法,才能让生命更加安全。
我国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狂犬病高发国家
据2014年数据调查,中国养狗人数位居世界而三,仅次于美国(5530万)与巴西(3750万),一共有2740万只宠物狗,养猫人数位居第二,拥有5810万只宠物猫,仅次于美国8060万只。
3000万家庭宠物狗,再加上野外流浪狗,我国每年有将近2000人死于喉咙肿胀、癫痫发作、肾脏衰竭的痛苦之下,也让我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狂犬病高发国家。
作为致死率100%的急性传染病,虽说狂犬病并不仅仅发生在犬科动物或猫科动物(还有蝙蝠、兔子等哺乳类动物),但从数据显示可看,全球有95%的人类狂犬病被狗咬伤或抓伤。
而与之对应,狂犬病至今为止在医学上尚未有治愈的治疗手段,而狂犬病疫苗是唯一的医疗干预手段。
明明有狂犬病疫苗,为何狂犬病死亡率还是逐渐上升呢?
事实上,尽管狂犬疫苗普及,但我国狂犬病死亡率还是持续上升。而农村人口是我国狂犬病高发人群,其中青少年儿童是最大比重。
(全球狗传人狂犬病概况:蓝色区属于狗传染人的高危区;棕色区是狗传人的低危区;绿色区是狗传播的狂犬病已经被彻底控制的地区)
但死亡率逐渐上升,小康医生认为有三点:
第一,狂犬疫苗认知程度不高
据数据显示,由于城乡医疗普及不高,部分农村仅有50%的人意识到狂犬病是100%的致命,有65%的患者在伤口暴露后才进行就诊。
第二,狂犬疫苗费用高
狂犬疫苗一般分为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等,两者费用高达上千元,这对于一个农村家庭,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第三,狂犬疫苗配置不全
偏远地区的医疗设施制约,配备有效的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门诊又少,一些基层医务人员压根不知该如何规范处置。
而最大问题,就是农村地区主动或愿意给狗注射狂犬苗,又或者拴上安全绳、佩戴安全帽等少之又少。
而在他们眼中,这些狗看上去健康活泼,应该不会有狂犬病病毒。
但这种病毒却是“外观健康感染病毒率”,实际上这些狗有很大可能携带带有狂犬病病原体。
一个微不足道的行为,既保护别人,又保护自己
面对2000多人血淋淋的性命,狂犬病的威力也自然让我们有所畏惧。
我们选择让宠物陪伴我们,它们尽管再可爱、再有灵性,但不是具有行为能力的智慧人。
给它们定期注射狂犬疫苗,系上安全绳或佩戴嘴套,这些细节无疑是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也许,在你眼中他们是善解人意的天使,但在他人随时都是游荡的死神。
给它们做好安全工作,这既是保护了它们,又何尝不是对别人的尊重呢?
我们见到狂犬病,大多时候是从一些新闻报道中,其中一个视频是公交车上一个小孩发病,看着很是揪心,网传是狂犬病发作,但实则不是。网上消息过多,真真假假,我们很难分辨。有时候不小心被狗咬了,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否需要去注射狂犬疫苗。去,很嫌麻烦;不去,心里又放心不下。
狂犬病致死率几乎100%,2017年全国狂犬病发病数516人,死亡502人
百科: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
狂犬病感染致死率几乎100%,感染途径,通过动物间互相撕咬传播,我们面对的主要危险来源于感染狂犬病犬类,而有些家犬是无症状的携带者,这列表面“健康”的犬类对人造成的危害更大。
狂犬病致死率几乎100%,2017年全国狂犬病发病数516人,死亡502人
人类狂犬病病例大多是由于被感染了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所致,少数是由于伤口、黏膜被病毒污染所致。99%的人类狂犬病病例由患狂犬病犬类传播至人。
人受感染后并非全部发病,被病犬咬伤而未作预防注射者约15%~20%发病,被病狼咬伤者约50%~60%发病,其发病因素与咬伤部位、创伤程度、伤口处理情况、衣着薄厚及注射疫苗与否有关。
狂犬病潜伏期可长可达数月,但也可短为数天。从我国现有的狂犬病病例来看,大多数病例的潜伏期为半年以内,一般为半个月至三个月。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咬伤的发病较早)、伤口深浅(伤口深者潜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等因素有关。其他如清创不彻底、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发生。
狂犬病致死率几乎100%,2017年全国狂犬病发病数516人,死亡502人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
2017年全国狂犬病发病数516人,死亡502人,所以基本就是致死率100%了,我们很多时候无法判定到底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我们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然后根据情况处置。
狂犬病致死率几乎100%,2017年全国狂犬病发病数516人,死亡502人
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接触或喂养动物;
(2)完好的皮肤被舔;
(3)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I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当肉眼难以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则表明皮肤存在破损(此法仅适于致伤当时测试使用)。
III 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贯穿”表示至少已伤及真皮层和血管,临床表现为肉眼可见出血或皮下组织);
(2)破损皮肤被舔舐(应注意皮肤皲裂、抓挠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微小皮肤破损);
(3)黏膜被动物唾液污染(如被舔舐);
(4)暴露于蝙蝠(当人与蝙蝠之间发生接触时应考虑进行暴露后预防,除非暴露者排除咬伤、抓伤或黏膜的暴露)。
狂犬病致死率几乎100%,2017年全国狂犬病发病数516人,死亡502人
①判定为I 级暴露者,无需处置;
②判定为II 级暴露者,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规定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③判定为III 级暴露者,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照相关规定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被咬后,去医院前,自己该如何处理伤口?
被咬伤后我们立即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每处伤口至少15分钟。力求去除狗涎,挤出污血,彻底冲洗后用稀碘伏(0.025%~0.05%)、苯扎氯铵(0.005%~0.01%)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消毒涂擦或消毒伤口内部。
狂犬病致死率几乎100%,2017年全国狂犬病发病数516人,死亡502人
狂犬病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人受感染后也并非全部发病,被病犬咬伤而未作预防注射者约15%~20%发病,被病狼咬伤者约50%~60%发病,其发病因素与咬伤部位、创伤程度、伤口处理情况、衣着薄厚及注射疫苗与否有关。
同时朋友们应该注意,狂犬病疫苗不存在24小时内注射才有效的说法,只要还没发病,疫苗就有作用,越早越好,尽快处理。
狂犬病致死率几乎100%,2017年全国狂犬病发病数516人,死亡502人,很夸张的数字,但这就是事实,所以,被宠物咬伤(抓伤)后,不管有没有流血,都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应及时去医院处理。
我们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照顾好小朋友,不要挑逗猫狗,特别是要远离大型犬只等。另外,要文明养狗,及时给宠物注射疫苗;给狗做好防护措施后再出门,遛狗要拴上狗绳。
欢迎分享,喜欢我记得点赞关注,我会带给大家更多的医学健康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