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流传出各种版本的“转基因食品名单”。究竟哪些是转基因食品呢?有专家指出: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确实在转基因之列,但网上流传的转基因食品名单中,将圣女果、小黄瓜、小南瓜、大个儿彩椒等也列入其中则实属“冤假错案”。
中国农科院生物所研究员王志兴:小番茄也叫圣女果、樱桃番茄,是自古就有的番茄品种,只是因为个头小、采摘不便、产量低,最早仅作为观赏用,后来发现食用方便,口味经过改良后逐渐流行。个头小是天生的基因差异,不是转基因的结果。至于棉花、辣椒、玉米、水稻等有不同颜色,是天然存在的遗传基因差异,并非转基因的结果。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研究员吴刚:圣女果更接近人工驯化前的野生状态。人类驯化野生植物一般是为了提高产量,主要做法是增大果实,但随着人们对食品要求的多样化,出现了很多小型化的瓜果蔬菜,如早春红玉西瓜等。这些小型化品种都来源于带着祖先原始基因的种质资源,与转基因无关。
而小南瓜和小黄瓜也不是转基因食品,仅仅是未充分成熟的南瓜和黄瓜。如果继续在田间种植,小南瓜和小黄瓜最终会生长成普通的大南瓜和老黄瓜。大个儿彩椒含有不同类型的花青素,表现为更丰富的颜色。花青素的变异在植物中很常见,像鲜花同一个品种就有不同颜色,萝卜也有红萝卜、绿萝卜、白萝卜等。在有些品种中,突变产生的颜色甚至取代了野生的颜色,成为栽培品种的主流。因此,目前市场上在售的果蔬,其颜色跟转基因没有什么关系。以上这些瓜果蔬菜都是常规育种手段非常容易做到的,用转基因反而是不经济的做法。
其实,番茄、甜椒、南瓜、黄瓜在国内外都曾有转基因研究并获得转基因植株,其中仅有番茄与甜椒获得过世界范围内商业化种植的批准。商业化种植过转基因番茄的国家有美国(6种)、墨西哥(3种)、日本(1种)、中国(1种,“华番一号”)等。早期没有延熟番茄,转基因的延熟番茄储藏期长是个优势。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育种家们获得了非转基因的延熟番茄,转基因番茄在储藏方面的优势不再,产量低就成为很大一个问题,又因皮厚口感差,直接被市场淘汰。自从1998年以来,全世界已经没有新的转基因番茄获准商品化种植。在我国,转基因番茄已经退出市场。
不是。
圣女果,俗称小西红柿中文正式名称为樱桃番茄,属番茄科。因为营养丰富、口感好、清甜无核,便于食用,受广大市民喜爱。
植株最高时能长到2米。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热解毒、凉血平肝,补血养血和增进食欲的功效。
扩展资料: 由于种 子较小,更要注意播种量和温、湿度的管理。上温27℃左右发芽,发芽后土温降至20℃为宜,注意通气,当第一片真叶长出,还没有长到像子叶那么大时,就要移到育苗钵,促进花芽分化。
注重圣女果的品质,就要重视有机肥的施用,控制氮肥的用量。
每亩施腐熟堆厩肥2500公斤,或人畜粪2000公斤或菜饼100公斤,复合肥3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作基肥,通过水分管理来调节长势。在采收前果时,每采收2-3蓬果实,依生长势强弱,追施液肥2-3次,但要适量增施钾肥。
参考资料:圣女果-
? ? ? ?刚刚看到朋友圈转发的一篇文章,说什么中国转基因食品名单曝光,还说什么肿瘤大面积爆发与转基因食品有关等等,说的危言耸听。不知道是谁弄了这样一篇危言耸听的文字,还让不让大家好好吃饭了。好久不写东西了,终于忍不住想给大家辟谣。
先说说什么叫转基因。所谓转基因产品,是用人工的方法,把其他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来。至于在不同品种之间进行杂交、或者用各种条件来促进植物发生变异,都并不是转基因。
一、紫薯
紫薯又叫黑薯,它除了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外,它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花青素就是著名的抗氧化成分,这也是它呈现紫色的原因,除了紫薯,还有黑米,黑色花生,紫甘蓝,蓝莓等也都含有,它是自然界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属类黄酮化合物。也是植物花瓣中的主要呈色物质,花青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可由叶绿素转化而来。低 温、缺氧和缺磷等不良环境也会促进花青素的形成和积累,而且紫薯我过古代就有,只是以前没有广泛种植,不能说你以前没见过就说它是转基因。你以前还没见过电脑呢,咋不说是外星人给人类送来的。
二、小番茄
小番茄,我们也叫它圣女果。因为颜色各异而且耐储存被怀疑是转基因食品。其实天然植物本来就是形状多样的。同样一种东西,个头有大 有小,色彩五颜六色。人们只看到一种大小、一种颜色的产品,只是因为人类普遍种植这种品种而已。各种番茄品种之间互相杂交,就能育出深红色、粉 红色、黄色、绿色等不同颜色,以及不同大小的番茄来。这些是很正常的事情,和转基因完全不挨边。就好比人类的混血儿是一个概念。
再说到耐储存,番茄能保存一周,并不是一件稀罕的事情,这和品种、保存的温度,成熟度都有关系,比如有些皮薄的储存的时间短,皮厚的储存时间长,没有完全成熟也会使番茄保存的时间变长。很多蔬菜水果即便不冷藏也可以储存很久,比如没切开的西瓜,完整的洋葱,胡萝卜,冬瓜等等。而农民为了蔬菜好卖,可以禁得起长途运输,通常会选择皮质较厚的番茄品种,同时不会等完全成熟时就采摘下来装箱,再由商贩送到全国各地,运输的过程,番茄会自己慢慢成熟,和香蕉是一个道理。如果完全成熟,那么摘下来只能去就近的菜市场零售,我们再想吃到全国各地的蔬菜水果,是不太现实的了。
三、黄豆
黄豆转基因确实比较多,但都是作为加工食品,比如黄豆油,比如进口的黄豆油,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食品生产国,它所产的大豆油90%以上是转基因产品,国内目前还没有。所以黄豆这类我国遍地都是的东西,产量也不低的食物是用不着转基因的,只要不买进口的就好。
四、黄瓜
比较可笑的是说黄瓜顶花带刺的就是因为转基因的,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黄瓜有刺这不正常吗?不正常吗?正常的黄瓜,新鲜的黄瓜就是顶花带刺的。我家农民出身,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叫卖声就是:顶花带刺的黄瓜!因为新鲜,因为刚刚采摘的!所以,顶!花!带!刺!还包括一些彩椒,小的黄瓜,大个头的草莓,这些都不是转基因产品。实际上,转基因食品往往看起来很正常,不能用颜色或大小来判断是否转基因产品。
五、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不是转基因。转基因技术与杂交技术一样,都是通过基因转移培育具优良性状的作物,区别在于杂交育种是通过同种生物体内的基因相互交流的方式来实现优势互补,在杂 交过程中基因以"批量"形式进行转移,而转基因技术目标性强,可实现跨物种间的特定基因转移。袁隆平所研制的高产水稻属于杂交,不是转基因。不知道袁隆平自己看到心理阴影面积会有多大。
怎么样判断转基因?
我看的那篇文章中最可笑的是,说什么季节都都能吃到的反季水果就是转基因,难道不知道现在可以用冷库储存,难道不知道现在有种叫做暖棚的种植地可以一年四季都种吗?我国什么时候落后到这种程度了?难道要我们北方人冬季只吃储存的大白菜和土豆萝卜过日子吗?我们拿苹果举例,苹果可以在冷藏库里存 12个月之久,这和基因没有丝毫关系,只不过是人们利用降低温度、调整冷库中气体成分的方法使苹果进入类似于“冬眠”的状态,降低它的呼吸作用和衰老进程而已。
目前中国转基因食品分为两种,一种是我国批准用于商业化生产的转基因农作物,包括番木瓜、甜椒、番茄、水稻和玉米,其中常见的甜椒和番茄由于过时已不再生 产,水稻和玉米还没有商业化生产。另外一种情况是中国用于进口加工原料的转基因农产品,这包括大豆、玉米、油菜,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转基因大豆油,进口大豆油基本上都是转基因产品。
所以,我国基本上还没有哪一种蔬菜水果是转基因产品。无论颜色如何,大小如何,绝大多数都是传统育种方法得到的品种。稍微有点非传统的产品,就是把种子带到太空中育出来的大青椒等产品,但这也与转基因毫无关系。也就是说,这些育种方法只是在不同品种之间转移基因,就像不同民族的人结合后生孩子,或者人受到某种外界 刺激发生了变异,归根到底还是人类自己的基因。而转基因产品呢,好比把其他生物的基因转移到人身上,让人身上拥有某种花的基因,或者某种细菌的基因,这显 然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 特别说明一下,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食品 生产国,它所产的大豆油90%以上是转基因产品,还有菜籽油、土豆、小麦、玉米等,都是大宗转基因产品,同时,美国也是上述产品的出口大国。另外提及转基因,人们通常都盯着农产品原材料,特别是新鲜蔬菜水果,但事实正好相反——我国市场上的转基因成分,都是来自于加工产品的,特别是使用 美国进口原料的加工产品。比如说,美式快餐店里的薯条,用的大都是转基因的马铃薯;它们制作点心用的油脂,大部分都是转基因大豆油,或者经过氢化处理的转 基因大豆油;它们制作汉堡和热狗用的面粉,也很可能是转基因小麦制成的面粉。又比如说,你吃到的各种美味饼干和曲奇,很可能也一样用着转基因油脂,转基因 面粉,转基因玉米粉等。越是国外产品,这种可能性就越大。
还有一个让转基因食品进入千家万户的途径,就是市场上销售的"调和油"和大豆油。便宜的调和油当中,往往会有很大比例的美国来的转基因大豆油。 由于这种油价格比国产豆油更为低廉,它已经深入所有餐馆和市民家庭。所以消费者一定要仔细看看包装上的注明,如果没有声明不含转基因成分,就很可能含有。
? ? ? ? ? ? ? ?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