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没有丝绸之路竟吃不到西瓜!能吃这些美食都要感谢张骞…

时间: 2023-08-02 08:37:46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听起来高大上不可及?其实,丝绸之路是贸易路,也是美食路。两千多年前,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一条连接东西方的古道诞生。各种对中原来说新奇不已的水果、蔬菜等食物,源源不断地输入,端上了我们的餐桌!像石榴、大蒜、香菜、西瓜等等现在随处可见的蔬果都要归功于丝绸之路呢~

网友们也纷纷感谢张骞带来了我们现在的日常饮食!

小编也是被网友们的脑洞惊呆了…… 为了将吃货能力进一步“发扬光大”,特别为小伙伴们整理了这些远道而来的美食们及吃法~张骞把它们带来了,小编教你怎样吃出健康!

石榴

石榴产自石国或安石国,故名安石榴或石榴。石国位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一带。安石即安息,国土曾横跨现在的伊朗至阿富汗一带。其树多瘤,故选“榴”字为其名。在中国古诗文中,石榴也写作“若榴”。

石榴是营养丰富的秋果之王。饱满的石榴籽含有丰富的原花青素和多酚,不但能对抗自由基对肌肤的损害,还有延缓衰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核桃

核桃又名胡桃,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核桃耐储存,营养高,被称为“长寿果”,其性甘、平、温补,是制作糕点糖果的重要原料。

核桃性温、味甘,具有补肾、温肺、润肠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核桃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咳……”核桃既能温补肺肾,又可润肺平喘。经常夜尿频多、腰膝酸软的人群也可多食核桃。

大蒜

大蒜原产于欧洲南部及中亚地区。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将大蒜带回中国,因古时对西域称“胡”,故大蒜又名胡蒜。

中医认为大蒜性辛、温,归肝、心经,其所含有的大蒜素有血管清道夫之称。每天食用两瓣蒜,有辅助降压、扩张血管的作用,大蒜还有散寒温通之功,早上煮点大蒜粥喝,既散寒又暖胃。

香菜

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又称胡荽。《本草纲目》云:“张骞使西域始得种归,故名胡荽。”

香菜的到来可是网友们最有争议的了!不少网友呼唤请把香菜带回去~可是,幺幺觉得,香菜这么好的东西,如果不爱吃,真的就有点可惜了。香菜的维生素c含量比水果中的柠檬略高。同时,其中的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和钾等微量元素含量均不低。日常吃香菜,放到凉拌菜里做点缀,烹好的肉类和汤的表面放几片香菜,解腻解腥,刺激食欲。

菠菜

又叫波棱菜、波斯草、赤根菜,美称“鹦鹉菜”。菠菜原产亚洲西部的波斯。唐朝时传入中国。《唐会要》里有明确记载:“太宗时,尼婆罗国献波棱菜,类红蓝,实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

菠菜营养成分丰富多样,在蔬菜中有“营养模范生”的称谓。最简单的吃法就是凉拌了:取菠菜适量择净,洗净,放入沸水中将菠菜焯一下,捞出放冷水内过凉,挤净水分,放碗内加精盐、味精、葱姜丝、香油拌匀,装入盘内即成。

黄瓜

黄瓜又名胡瓜,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据《本草纲目》载:“张骞使西域始得种,故名胡瓜。”东晋时更名黄瓜。

黄瓜直接整个生吃的时候,感觉水分比较多。而把黄瓜切片后拌着吃,往往就感觉不到很多水分。因此,黄瓜最能保留其营养素和水分的方法是直接生吃,而如果想吃凉拌黄瓜,可用刀拍的方式,减少水分和营养的流失。

西瓜

西瓜原产地在非洲热带的干旱沙漠地带。后沿丝绸之路传入西域、回纥,引种到中国内地。西瓜传入中国新疆地区大约是在唐代初年,而传入中国内地大约是在五代、宋辽时期。

这才是重磅好么!西瓜竟然是“进口”食品,幺幺都不敢想象唐代之前的人们是怎样度过的夏天,哪怕只为了西瓜,也要好好纪念张骞和丝绸之路呢……(不小心暴露了幺幺吃货的面目)

西瓜中的番茄红素含量仅次于西红柿,而番茄红素的抗氧化能力很强,是维生素e的100倍。吃西瓜时留下些西瓜皮,用其做点清凉的菜,不仅可以做泡菜、橙汁瓜条,或者凉拌食用。

古人吃的菜是怎么样的

从古时代流传下来的蔬菜有:蒜、香菜、芹菜、金花菜、白菜、大白菜、茭白、黄瓜、蚕豆、豌豆、蕹菜、扁豆、茄子、菠菜、木耳菜、莴笋、胡萝卜、红薯、土豆、辣椒、洋白菜:南瓜、四季豆、番茄、西葫芦、生菜、菜花、洋葱。至于水果就更不不用说了,咱中国原产水果很多,象什么桃、杏、李、梨、枣、桂圆、荔枝、橙、桔、柚、柿子、杨梅、梅、石榴连香蕉都种了2000多年。这些个蔬菜有许多是张骞带回来的。比如:蒜、香菜和芹菜等等。其它的都原本都是国外菜,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都有,后来传到了中国。
还有几样外来的水果,在宋朝前也都有了。比如葡萄是张骞带回来的;西瓜五代时期由丝绸之路传来的;无花果唐前就传入了。芒果,据说由唐僧取经时带回的种子,但现在的芒果是荷兰人在台时引入的;哈密瓜是明以后也是做为贡品的;菠萝明朝时传入中国;木瓜明末清初传入我国。
要细说起来,现在常见的蔬菜如茄子、黄瓜、菠菜、扁豆都是在魏晋至唐宋时期陆续从国外引进来的。茄子,原产于印度和泰国。黄瓜产自印度,初名叫胡瓜。菠菜是唐代贞观年间由尼泊尔传入的,最初叫波棱菜,后简称菠菜。扁豆原产于爪哇国,南北朝时传入我国。到元明清以来,又有一些品种加入中国的菜谱中。如胡萝卜、辣椒、西红柿陆续传来了。
前面儿咱说的是从外国传了的菜,其实中国自古就有的菜很多,比如葵(冬葵、冬寒菜)、藿(大豆的嫩叶)、蔓菁(芜菁)、苋、芥菜(榨菜的茎腌)、香椿、瓠瓜、藕、慈姑、菱角、荸荠、莼、萝卜、冬瓜、丝瓜、笋、葱、姜、韭等等。至于蘑菇、木耳类这东西不用外传,也不用养哪儿都长,又好吃又雅致,写文也方便,只写“采了蘑菇”、“摘了木耳”炒炒就得了。遇上点珍品比如什么猴头、竹荪、金、银耳之类的又滋补又高档,而且全是中国自古就有的原产货。
前面给您说了从国外传进来的菜,下边儿给您详细说说是从哪儿传来的。比如:蒜: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种子种的。香菜:原产地中海沿岸,张骞出使西域后引入我国。芹菜:中国自古就有,另外张骞通西域时也带回来些国外的种儿。金花菜:原产印度,后汉时人工栽培的。黄瓜: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时带入的。蚕豆: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豌豆:原产地中海沿岸,汉代引入我国。扁豆:原产印度,汉、晋时传入。茄子:原产东南亚和印度,晋代传入我国。菠菜:原产波斯,唐代传入我国。木耳菜:原产亚洲及北美洲,宋朝前已有栽培。莴笋:原产地中海沿岸,由西域使者来华时传入。胡萝卜波斯人来中国时带入云南地区。红薯:明万历年间晋安人陈振龙从菲律宾引入福建。土豆:原产南美,明末传入我国。辣椒:原产中南美洲热带地区19世纪传入我国。洋白菜:又叫包心菜,清早期传入我国。南瓜:原产非洲。由波斯传入代不详。还有另一种南瓜原产亚洲东南部,四季豆:原产中南美洲,明朝时传入我国。番茄:清朝中晚期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西葫芦:就是美洲南瓜,清朝中期传入我国。生菜:原产地中海附近,清晚期引入我国。菜花:原产地中海沿岸,传入我国也就100来年。洋葱:原产伊朗、阿富汗,已有5000多年栽培历史,传到我国仅百余年。

张骞与丝绸之路的故事

张骞与丝绸之路的故事

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下面是我整理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故事,欢迎阅读。

张骞与丝绸之路的故事一 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是,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

这样,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并派副使访问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国家。但由于乌孙内乱,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带重兵攻击匈奴,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开通了丝绸之路。并获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带回长安。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张骞与丝绸之路的故事二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zhī)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他们跟匈奴有仇,想要报复,就是没有人帮助他们。

汉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边。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这不是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胳膊吗?

于是,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月氏去联络。当时,谁也不知道月氏国在哪儿,也不知道有多远。要担负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

有个年青的郎中(官名)张骞(音qiān),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首先应征。有他一带头,别的人胆子也大了,有一百名勇士应了征。有个在长安的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也愿意跟张骞一块儿去找月氏国。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月氏。但是要到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被匈奴兵发现围住了,全都做了俘虏。

匈奴人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

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没找到月氏,却闯进了另一个国家叫大宛(在今中亚细亚)。

大宛和匈奴是近邻,当地人懂得匈奴话。张骞和堂邑父都能说匈奴话,交谈起来很方便。他们见了大宛王,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个富饶强盛的大国,这回儿听到汉朝的使者到了,很欢迎他们,并且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再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被匈奴打败了以后,迁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建立了大月氏国,不想再跟匈奴作战。大月氏国王听了张骞的话,不感兴趣,但是因为张骞是个汉朝的使者,也很有礼貌地接待他。

张骞和堂邑父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还到大夏去了一次,看到了许多从未见到过的东西。但是他们没能说服大月氏国共同对付匈奴,只好回来。经过匈奴地界,又被扣押了一段时间,幸好匈奴发生了内乱,才逃出来回到长安。

张骞在外面足足过了十三年才回来。汉武帝认为他立了大功,封他做太中大夫。

张骞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他说:?我在大夏看见邛山(在今四川省,邛音qi?ng)出产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产的细布。当地的人说这些东西是商人从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贩来的`。?他认为既然天竺可以买到蜀地的东西,一定离开蜀地不远。

汉武帝就派张骞为使者,带着礼物从蜀地出发,去结交天竺。张骞把人马分为四队,分头去找天竺。四路人马各走了两千里地,都没有找到.有的被当地的部族打回来了。

往南走的一队人马到了昆明,也给挡住了。汉朝的使者绕过昆明,到了滇越(在今云南东部)。滇越国王的上代原是楚国人,已经有好几代跟中原隔绝了。他愿意帮助张骞找道去天竺,可是昆明在中间挡住,没能过去。

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认为他虽然没有找到天竺,但是结交了一个一直没有联系过的滇越,也很满意。

到了卫青、霍去病消灭了匈奴兵主力,匈奴逃往大沙漠北面以后,西域一带许多国家看到匈奴失了势,都不愿意向匈奴进贡纳税。汉武帝趁这个机会再派张骞去通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和他的几个副手,拿着汉朝的旌节,带着三百个勇士,每人两匹马,还带着一万多头牛羊和黄金、钱币、绸缎、布帛等礼物去结交西域。

张骞到了乌孙(在新疆境内),乌孙王出来迎接。张骞送了他一份厚礼,建议两国结为亲戚,共同对付匈奴。乌孙王只知道汉朝离乌孙很远,可不知道汉朝的兵力有多少强。他想得到汉朝的帮助,又不敢得罪匈奴,因此乌孙君臣对共同对付匈奴这件事商议了几天,还是决定不下来。

张骞恐怕耽误日子,打发他的副手们带着礼物,分别去联络大宛、大月氏、于阗(在今新疆和田一带,阗音ti?n)等国。

乌孙王还派了几个翻译帮助他们。

这许多副手去了好些日子还没回来。乌孙王先送张骞回到长安,他派了几十个人跟张骞一起到长安参观,还带了几十匹高头大马送给汉朝。

汉武帝见了他们已经很高兴了,又瞧见了乌孙王送的大马,格外优待乌孙使者。

过了一年,张骞害病死了。张骞派到西域各国去的副手也陆续回到长安。副手们把到过的地方合起一算,总共到过三十六国。

打那以后,汉武帝每年都派使节去访问西域各国,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交往。西域派来的使节和商人也络绎不绝。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西域运到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后来人们把这条路线称作?丝绸之路?。

?

;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