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宝宝童年不能缺少什么玩具,这5种爸妈都玩过,要注意什么

时间: 2023-08-02 14:50:03

在以前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的童年并没有多少玩具陪伴,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铁青蛙”,就能让我们快乐好几天。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代儿童物质条件彻底被改善,父母为了满足宝贝的童年,不惜花重金购买各种类型的玩具,就是为了开发宝贝的智力,让他们的童年没有缺失感。

有句古语说“多则惑,少则得”,其实宝贝的童年完全不需要堆积成小山一样的玩具,只要有以下五种,就能起到开发智力、有益身心的效果,快来看看你家宝贝有没有吧!

1、各种球类玩具

球类玩具是宝贝童年必不能缺少的,当宝贝处于6个月到1岁阶段时,好奇心、行动力都在迅猛增长,对于圆圆的、可爱的东西非常感兴趣,父母可以给宝贝准备一些外形可爱、不同质感的手抓球,通过球类来提升宝宝的四肢协调能力。

对于1岁以上的宝贝而言,球类也是必不能少的玩具。你可以和宝贝相互扔球、接球、捡球,通过一系列活动来促进宝宝基本动作的发展,使四肢肌肉得到更好的锻炼,动作也会变得灵活协调,同时对宝贝的注意力、观察能力也是很好的提升。

家长需注意: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选择球类的体积也应越来越小,球的选择应从单一颜色开始。

2、各类积木玩具

积木类玩具是非常经典且实用的种类,近些年积木玩具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开发,市面上各类积木玩具争奇斗艳,对婴幼儿的智力、协调能力的开发有一定好处。孩子在玩积木的过程中,有足够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空间,整个过程就是对宝宝右脑的开发。

而且看似是简单搭积木的过程,却需要四肢、大脑、眼睛一致作用,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也能提升宝宝的协调能力,孩子并不是毫无目的地胡乱搭配,而是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进行设计,整个过程家长最好不要打扰,而是简单的为宝贝提供思路。

另外,通过积木的搭配,能让宝宝充分意识到空间和部分的联系,懂得整体是怎样从部分转化而来的,也能知道整体怎么样分解出部分。所以,积木玩具能起到培养孩子空间思维能力的效果。

家长需注意:对于6个月-1岁的宝贝而言,积木选择应以大块、色彩鲜艳为主,以此来刺激宝宝的好奇心;对于1岁-3岁左右的宝贝而言,积木就可逐渐缩小,以各类开发智力的积木为主。

3、拼图必不可少

当宝贝已经有足够的思维能力后,拼图就是家长首要选择的玩具。想要完成一个拼图,就需要宝贝自己动手去建造,当拼图小小的完成一部分后,就会让宝贝产生成就感,学会持续、专注、耐心,对将来的性格养成有绝对好处,同时还能训练宝贝的专注能力和稳定性。

另外,拼图玩具还能让宝贝学会动脑和观察,经过多次尝试之后,宝贝就能找到正确的拼法。而这一过程中,孩子大脑也在时刻运转,通过反复组合完成拼图,能提高宝贝的记忆、判断、思考能力,促进大脑的思维发育。

家长需注意:拼图适合18个月以上的宝贝,购买拼图应选择大块、材质优秀的种类。对于2-3岁左右的幼儿来说,可以尽量让宝贝自主完成拼图,选择拼图应逐渐由简致难,以此来提升宝宝智力。

4、颜料玩具不能缺少

比如蜡笔、彩绘等,通过早期接触画笔,不仅能培养宝贝独特的兴趣爱好,同时还能加强孩子对颜色、世界的认知。而且,在画画的过程中,宝贝的动手和协调能力也能得到充分锻炼。

对于1~3岁左右的幼儿来说,早期接触颜料只是涂鸦或临摹,这时家长应充分鼓励宝贝,让孩子在纸上尽情挥洒天马行空,给宝贝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对宝宝的智力、想象力等都有一定好处。

家长需注意:颜料玩具适合18个月以上的宝贝,在孩子作画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干预宝贝,以免削弱孩子对画笔的兴趣。除此以外,家长还需要培养宝贝良好的用笔习惯,这对宝贝今后的成长有一定好处。

5、毛绒玩具

无论是男宝还是女宝,在童年中都应该有一个毛绒玩具。因为,随着宝宝不断的成长,妈妈们就不能24小时呆在宝宝的身边,有了毛绒玩具长久陪伴宝贝,在潜移默化中宝宝就锻炼了自己的社交能力,提高宝贝自身的安全感。

而且,宝贝在和毛绒玩具玩耍的过程中,会展现出自己对玩具的宠爱,将其当作弟弟妹妹一般照顾,有的宝贝还会给玩具喂饭、哄睡觉等。看是是非常幼稚的家家酒行为,却能起到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你的宝贝就能得到成长。

家长需注意:毛绒玩具适合1岁以上的宝贝,如果让几个月的婴儿接触毛绒玩具,特别是劣质毛绒玩具,可能会造成宝贝呼吸道的伤害,应多加警惕。

你的童年可能没有玩具陪伴,但不要让下一代重复你的“缺失”!如果想要宝贝健康成长,不妨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和宝贝一起沉浸玩具海洋吧!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玩具是什么?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玩具是什么?孩子的早教和童年离不开玩具的陪伴,说起玩具,很多妈妈有说不尽的苦。因为很多家里玩具不是按件数来算的,而是按照一堆一堆的算。下面介绍世界上最贵的两样玩具,都带着温度。

哪个孩子不喜欢玩具呢?

所以从孩子出生开始,甚至在孩子没出生前,爸妈就走上了买玩具的“不归路”:积木、摇铃、拼图、男孩的各种车车,女孩的各种娃娃。

这些玩具或多或少会让孩子开心好一阵,但你会发现:这样的玩具多了,孩子极其容易厌烦,所以过段时间又会找你买新的玩具。

而且喜欢损坏、抛弃,得来太容易的东西,不会懂得去珍惜。

因为,孩子没有跟这些玩具建立感情,它们没有温度。

我一直觉得,世界上最贵的玩具有两样。

一样是

大自然比如飘逸可爱的蒲公英种子、毛茸茸的狗尾巴草、小小的苔藓、光滑的石头、各种树木的种子、草丛里的小虫……

这些都是适合孩子们的玩具,而且——它们有着生命共有的温度。

孩子从大自然里所获的快乐和感觉,是任何人造玩具都无法替代的。

我常常会跟妈妈们说,多带孩子去附近的公园看看,不要把孩子紧紧地裹在怀里,更不要怕孩子摔着而锁在家中。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起去听听风飕飕划过树叶的声音,听听鸟儿的声音,让孩子的小手抓握一根小树枝,或者让他们去摸摸树皮,他们会从这里认识到这个世界。

就在他们手指接触的瞬间,世界与他联结在了一起。

当孩子大一点,可以教会孩子去采集、创造,孩子能自己制作有温度的玩具和手作作品。

“温度”这个词用在这里,让我们能明白更多。

因为有温度的玩具,绝不是电子设备能创造的,也不是塑料或者金属所具备的,而是孩子自己的手在木头上摩擦的温度,或者是孩子敲击两块石头,迸发出火花的温度。

这些孩子亲手感受到的东西,带着温度,变成了最宝贵的玩具。

儿子曾在乡下生活了近两年,那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就是一个野孩子。

夏天,他穿着短裤,戴着草帽,挑着鱼竿,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有时,清晨他拿着剪刀给屋前的绿植剪枝,上面还沾着露珠,他会把野蜂窝或者路边的红色浆果,当作自己的玩具。

如今想起,这些都是多么宝贵的经历和记忆呀!

那时我还有些许的担忧,很多城里的孩子已经开始上学了,他这样会不会融入不进幼儿园呢?

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

因为孩子在大自然中,会变得更专注,而且小手也不断得到锻炼,他的专注力和手指的灵活度都非常棒。

所以他直接进入中班,也不逊色于班上的孩子,老师觉得他不像没上过学的孩子。

我内心知道,这些得益于他一直在大自然这个课堂里学习。

还有一样最贵的玩具就是

爸爸妈妈父母的陪伴会跟孩子有更多的肢体接触:

孩子会抓父母的手指,感受父母的爱;

当父母抱着自己的时候,孩子感受到的是安全和温暖;

孩子在抚摸父母的脸颊和双手时也会很柔和......

特别是爸爸,天生拥有超强的玩具性能:爸爸力气大、皮粗肉厚、耐玩性高。

比如在外边玩耍,孩子是喜欢跳、跑、爬这些大幅度运动的,妈妈们总是不如爸爸那么方便。

而有时在家里,儿子常常会问我:爸爸,你今天要不要锻炼一下身体?

这样问就是想跟我玩打架游戏。

这样的打闹,不仅仅让孩子锻炼身体的协调,还能在打闹着通过喊叫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和集聚的负能量。

当你不知道怎么玩的时候,请让孩子带你去玩,你只要放下自己那高高在上的权威面孔,像个孩子一样,做好他们的玩伴。

当孩子从小缺乏这两个宝贵的玩具,亲子关系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比如,很多孩子会沉溺于手机游戏,因为只要wifi加一部手机,不要去网吧也能啥都玩。

上次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在酒席现场,有两个10多岁的男孩,一直坐在角落里玩游戏。

孩子妈妈去叫了几遍,他还是无动于衷,最后爸爸过去把手机抢了。

当时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对着父亲怒目而视,然后头也不回地冲了出去。

应该是对孩子不放心,妈妈又赶紧追了出去。

因为孩子沉溺手机而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的情况太多了,但这又是谁造成的呢?

还记得有一次在公园里,一位妈妈抱着1岁多的孩子坐在广场的椅子上,孩子不哭不闹挺乖的。

但妈妈还是拿出手机给孩子看,上面放着一羣孩子跳舞的视频,声音开得很大,孩子被手机牢牢地吸引住了。

而就在孩子的身后,有一片很大的草地,旁边种着各式各样的花,正开得灿烂,广场上还有一些小宝宝在跑着、蹦蹦跳跳地追赶蝴蝶。

可是这些美好而有趣的东西,孩子都错过了。

就因为妈妈觉得他小?还是怕摔了幼小的他?

当2岁孩子的妈妈跟我说孩子不听话,总是要抢手机玩的时候,我起初觉得诧异,一个两岁的孩子怎么会对手机着魔?

但你仔细一想就会觉得孩子很委屈,因为他们来到世上,天性是亲近大自然的。

对一两岁的孩子来说,去抓一把草,在手掌里搓搓搓,总比看着大人的手机要好玩。

但父母曾经费尽心思,让孩子觉得手机好玩,特别是孩子哭闹的时候,马上拿手机来哄,手机堪称是哄娃神器,屡试不爽。

当孩子喜欢上这个玩具的时候,你又觉得不好,强行禁止,最后孩子又开始哭闹,你不得不给。

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使用和拉锯战中,孩子最终被手机俘虏了,而你也爱上了手机帮你带娃换来的清闲。

请不要想着让手机来取悦孩子、陪伴孩子。

一定要从小让孩子明白手机的功能:是通话交流工具而非游戏机,让孩子学会管理手机,而不是被手机给控制。

有妈妈说,孩子要在手机上学习,难道要禁止孩子学习吗?

诚然,我们不可能让孩子跟网络绝缘,因为这是时代的潮流。

只是科技再发达,就算是人工智能时代,人类还是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这是再高端的科技产品也难以替代的。

与其等孩子大了说要戒除网瘾,不如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这两样有温度的玩具,让他的内心装着真实的大自然,让他感受到来自爸爸妈妈温暖的爱和幸福。

当孩子有了现实世界的快乐感觉,他还会沉溺于虚拟的游戏世界么?

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最不缺的是欲望和冷漠,最缺的却是温暖的人心和爱的充盈。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