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8%儿童食物过敏,美医生指家长必知6件事|食物过敏|家长

时间: 2023-08-02 18:31:20

你的宝宝是否对某种食物过敏?据美国webmd网站报道,过去二十年来,美国食物过敏患儿的人数足足增加了50%。截止2010年,18岁以下的儿童约8%对食物过敏,其中有38.7%曾有严重的食物过敏反应。

为什么孩子们容易对食物过敏?我们该如何来诊断和避免孩子食物过敏呢?美国哮喘和过敏症基金会董事会成员、美国国家儿童医院小儿科助理教授david stukus 提醒,家长务必要对儿童食物过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利于防范儿童食物过敏。

1.小宝宝易对蛋白质过敏,大孩子则对特定食物过敏

6岁以前的孩子通常对鸡蛋、牛奶和大豆等蛋白质食物过敏,主要是因为婴儿胃肠道黏膜的保护功能不够成熟,外来蛋白极易通过,加上免疫功能不完善,因而发生食物过敏现象。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最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则是花生、坚果、鱼类和贝类,这种过敏通常跟免疫功能无关,而是由于人体对某些食物的特殊成分无法适应。

一般来说,儿童对牛奶、大豆、鸡蛋、小麦的过敏反应可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但对花生、鱼、坚果和甲壳类食物等的过敏反应一般是终身的。

2.儿童食物过敏症状多样,皮肤和肠胃症状最常见

如何知道孩子对食物过敏呢?一般过敏症状主要表现在皮肤、肠胃和呼吸道,有时甚至发生全身性的过敏反应。多数反应只是持续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少数可能持续几天,症状则因人而异,有的是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过敏症状,有的是出现荨麻疹、风疹、湿疹、瘙痒等你皮肤过敏症状,有的严重时还可能会产生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等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症状。

3.对特定食物的过敏更有可能出现严重反应

对于家长来说,更关心的问题恐怕是那些极端的食物过敏反应。吃什么食物最容易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或是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呢?目前并没有具体的数据来回答这2个问题,因为过敏反应通常涉及到人体的多个器官,甚至会出现多种症状。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对特定食物的过敏,比如花生、坚果、鱼类和贝类等,更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或过敏反应,如引起过敏性休克。

4.医院诊断食物过敏常采用食物激发试验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诊断孩子对食物过敏呢?当然是有的,david stukus认为诊断食物过敏的黄金标准测试是“口服食物激发试验”,即孩子给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细小的可疑过敏食物,并逐步提高服用量,并观察孩子身体的反应。此外,也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spt)来诊断食物过敏,但是假阳性率比较高。

婴儿刚添加辅食的时候,注意要一样一样食物来添加,并观察2-3天,如果没有不良反应可以继续添加,一旦出现过敏要注意查找原因。

5.家长要积极分析并找出孩子的过敏食物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过敏现象,就要先回想一下一天中吃了哪些食物,并一一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如果是小婴儿,一开始注意避免食用所有可疑食物,如果孩子不再有过敏反应,可以少量尝试一种可疑食物,如果没有观察到任何变化,再接着试试下一种食物,最好能找出对宝宝造成过敏的食物。如果妈妈自己不能确定,最好向儿科医生求助,由医生通过各项检查来找出过敏食物。

6.食物过敏不建议药物预防,喂母乳对防食物过敏有好处

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预防食物过敏,也不建议使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一般建议6个月以内进行母乳喂养,由于母乳中含有多种对过敏有制约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及多种抗体,对防止过敏很有好处。给宝宝添加辅食不宜过早,且最好每隔几天再添加一种新食物,观察是否过敏反应,一旦发现哪些食物有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食用。但是由于婴儿期的一些过敏反应是短期的,因此建议每半年左右试着添加一次,量由少到多,看看病症是否减轻或消失。

遭遇宝宝食物过敏或牛奶过敏,家长该这样喂养

斌姐答疑:

糖糖妈您好!

在讨论发病机制之前,首先应区别食物过敏和食物耐受不良,两者的区别如下:

-某种食物具有的药理学作用:如咖啡因和酪胺。

-食物含有血管活性胺等介质:如香蕉皮内含有大量儿茶酚胺,巧克力中富含色胺和苯乙胺等。

-食物中的毒素:如生扁豆中的扁豆碱。

-食物的刺激作用:如葱、蒜、辣椒等。

-因胆盐缺乏造成对脂肪食物不耐受。


食物的特异反应系指由遗传因素造成的某些代谢酶的缺乏。

-乳糖酶缺乏。

-脂肪酶缺乏。

-6-磷酸葡糖脱氢酶缺乏所致的蚕豆病。


-IgE介导的速发型食物过敏,如牛奶引起的哮喘。

-其他抗体、免疫复合物、免疫活性细胞、补体参与的食物过敏,如麦胶过敏性肠炎。

IgE介导 的反应是指皮肤、呼吸道、胃肠道的血管周围有许多肥大细胞,当过敏原与肥大细胞相结合的IgE抗体作用时,就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白三烯等介质,引起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和粘液分泌,导致速发性过敏症状。

多数速发型食物过敏是IgE介导的,这些病人在进食后很快发病。


由于宝宝肠道的通透性较大,大分子的蛋白质可以直接通过肠壁进入宝宝体内循环系统,有些宝宝对某种蛋白质会产生排异反应,从而出现过敏的现象,如消化道症状表现为消化不良、腹泻,皮肤症状表现为荨麻疹、湿疹等。

常见易致敏的食物有8大类:有牛奶(包括酸奶和奶酪)、鸡蛋、花生、核桃、大豆及其制品、桃、芒果、小麦、芝麻和海鲜。所以给孩子添加辅食要一种一种添加,及时发现过敏原。

如果已经确诊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那就需要回避该食物以及其衍生食物。比如宝宝对鸡蛋过敏,那么所有含鸡蛋的食物都不能吃。轻微过敏的宝宝,可以在3-6个月后,再从少量添加试试看;如果是过敏严重,就要找医生评估之后是否可以尝试。

羊奶粉或豆奶粉不易导致宝宝过敏的说法,科学界上没有定论,但有研究表明,有些宝宝对牛奶蛋白、羊奶蛋白和大豆蛋白存在交叉过敏的现象。原因很简单,羊奶蛋白、牛奶蛋白和大豆蛋白中,有些蛋白质的结构很相似,如果宝宝恰恰是对这种蛋白有排异反应,那不管是羊奶粉还是牛奶粉或是豆奶粉都会使宝宝过敏。

对于牛奶粉或者母乳过敏的宝宝,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特殊配方奶粉,包括完全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和氨基酸配方奶粉,把高致敏性的普通牛奶蛋白,变成低致敏性的小分子蛋白,能降低宝宝过敏风险的同时,避免对宝宝消化系统带来损伤,使宝宝今后添加辅食更加顺利。

当孩子喝深度水解配方奶粉过敏症状完全好转6个月后,可以在医生评估后逐渐转为适度水解配方奶粉,再观察3-6个月,无任何不适症状,并且生长发育正常,可逐渐转为普通配方奶粉,2岁以上、饭菜吃得好的大宝宝也可逐渐转为纯牛奶。

转奶方法:

新旧奶粉冲调好后混合,新奶粉比例逐渐增加。

举例:

宝宝一顿喝180毫升奶液,第一次添加新奶粉时,只要尝试30毫升就可以。

冲调方法:

旧奶粉冲调150毫升,新奶粉冲调30毫升,然后混合在一起。观察3-7天,如果没有不适再逐渐增加新奶粉的比例。

这个过程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并且注意细心观察孩子是否有不适症状。

有研究显示,一个长期对吃母乳长大的孩子不仅过敏发生率低,而且可降低对其他食物过敏的几率,且至少会延续到青少年时期。因为某种食物摄入越早、数量越多,该食物成为过敏原的可能性就愈大,而且婴儿较容易对他们最早摄取到的食物过敏。婴儿如果纯母乳喂养,TA只接触母乳,不会被给予以牛乳或大豆制品为主要成分的配方奶,较少接触到这些食物意味着往后发生过敏的机会也较小。当然,宝宝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后,合理地引入各种辅食、食物多样化搭配、营养更均衡也会降低今后发生过敏的几率。

母乳是宝宝最安全的食物,如果有条件,尽可能长时间地喂养母乳吧!

你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过程中,

是否发现宝宝对某些食物过敏?

宝宝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作者简介:儿童营养师王斌,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国家高级营养讲师。擅于将医学与现代营养知识相结合,专注于母婴营养 健康 领域,手把手教你科学喂养孩子!

十二岁小孩皮肤一开始就一点点过敏现象,但没放心上,两个月后是原来的十倍,一挠就成巴,像树扒了皮一样

宝宝为什么是易过敏人群?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胚胎在子宫内发育和新生儿所产生的免疫应答,主要是Th2型体液免疫应答。所以,新生儿这一人群本身的特点,注定其容易过敏!
阻止过敏的最佳时机
值得注意的是,婴幼儿时期是Th1/Th2逐渐平衡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如果由于护理不当或长时间处于过敏反应下,Th2型细胞因子分泌增加使机体的免疫调节紊乱,最终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并形成终身的Th2过激模式,就会成为过敏体质儿。所以,预防和治疗过敏,应该抓住婴幼儿的这个重要的体质形成期,给与正确的干预,并且越早越好!
宝宝过敏五大常见症状

皮肤痒、出疹子
有些宝宝在吃下某些食物,如:喝牛奶、吃蛋、花生、或海鲜类(如虾,
蟹)等食品后,孩子的身体会出现皮肤剧痒、出疹子,甚至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家长必须考虑有食物过敏的可能性,尤其是症状反复出现于吃下某些食物时,更应想到食物过敏的可能。
同样的情形也可能发生在服用某些药物后。

异位性皮肤炎(或称奶癣)
异位性皮肤炎与先天性过敏体质关系密切,是一种发生于皮肤上的慢性搔痒性疾病,好发于过敏病史家族中,而这些宝宝也常带有其它的过敏性疾病。

哮鸣性咳嗽
有哮喘病的宝宝常在幼年时呼吸道感染后就会出现咳嗽、呼吸急促困难、呼吸气时带有哮鸣声的症状。由于宝宝气管管径狭小,病毒侵犯幼儿细小支气管时,会造成气管黏膜发炎、水肿、痰液分泌物增加,阻塞呼吸道的通畅,引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吸气时胸部肌肉凹陷、吐气时有哮鸣声。

经常性的流鼻水、鼻塞、揉鼻子、揉眼睛
到了天气变化较大的季节,尤其是春秋两季,过敏体质的宝宝常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水、鼻塞、鼻子痒、揉鼻子等症状,并且往往容易复发。许多家长误以为是不易医好的“感冒”,其实,这也是过敏这个元凶作怪。
如果宝宝的“感冒”久未好转或反复,其父母就应考虑有过敏的可能。

与呼吸道过敏有关的疾病
有些疾病本身与过敏的关系虽然不是很强,但是却与过敏有着某些牵连,如:中耳炎、鼻窦炎(流黄浓鼻涕、久咳)、哮吼(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咳嗽声如狗吠)、肺炎等。这是因为呼吸道的结构互相交通,因此有过敏体质的人(如:气喘、过敏性鼻炎),其主要过敏器官周围的其它器官常常也会连带受到影响。

专家访谈
秦艳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擅长新生儿疾病诊治,儿内科疾病诊治(免疫,如过敏等)。

专家访谈记录:宝宝过敏怎么办?<<

厌食,可能是宝宝食物过敏

宝宝不吃饭,可能是过敏
当宝宝不吃饭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对某种食物的过敏,而不是任性。食物过敏性的厌食宝宝,在进食致敏食物后并无皮肤潮红、斑疹等典型过敏症状,但是却有胃肠不适等表现。
家长如果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而继续诱食、迫食,会加重宝宝过敏反应,导致见到其他相近食物也拒食,造成恶性循环。

如何判断宝宝对什么食物过敏
婴儿在尝试新食物时,容易发生过敏,表现为出疹或腹泻。所以,给婴儿添加新食物时,应先添加单一食品,量不要多,观察24小时,如没有过敏现象,说明该食物没有问题。
一旦当孩子发生过敏,即可找到过敏的食物,若过敏症状出现较明显,可以给孩子补充一袋抗过敏益生菌以缓解症状。

孩子厌食要对症治疗
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厌食现象后,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认真观察分析,在排除孩子疾病、心理、饮食质量、零食太多等原因后,应考虑到食物过敏的因素。
当发现儿童每次进食某种类食物后,均出现前述那些不适症状时,就应提高警惕,避免再进食这些食物。不应对厌食儿童责骂迫食。
奶癣,可能是宝宝皮肤过敏
奶癣,也就是婴幼儿湿疹,宝宝从头皮、脸部或脖子等局部开始出现疹子、红肿、斑点、脱屑等症状,而后逐渐扩散到整个脸部甚至身体与四肢。

诱发奶癣(湿疹)四大原因
【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有一方患过敏性疾病,宝宝得湿疹的概率就会很大。
【食物过敏原】宝宝的肠道黏膜保护功能尚不健全,对奶类制品过敏可能造成宝宝湿疹。
【环境因素】宝宝呼吸道黏膜还不健全,吸入空气中的化学性粉尘、花粉等都可引起过敏,诱发湿疹。
【喂养不当】喂养不当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大便干结、腹泻,或给宝宝食用糖分过多的食物,造成肠内异常发酵等症状,同样会诱发宝宝患湿疹。

奶癣宝宝护理攻略

清洁皮肤和小手
洗澡用清水(水温不能过高),每周3-4次,清洗完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净,可涂婴儿护肤品,给宝宝勤洗手,勤剪指甲,避免宝宝用手抓痒时细菌感染。

妈妈的饮食要注意
哺乳妈妈要特别注意饮食,忌吃辛辣、海味等。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膳食。哺乳妈妈可补充抗过敏益生菌,经由哺乳的方式传递给宝宝,让宝宝远离过敏。

宝宝的饮食要注意
如果配方奶哺养,可以在宝宝奶粉中添加抗过敏益生菌,以缓解并改善宝宝的湿疹症状。添加辅食方面,家长要注意均衡饮食,喂养得当。

误区一:盲目给宝宝断奶
宝宝主要以奶为食物,母乳含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如盲目断奶,将导致宝宝一下子无法适应其他食物或奶粉,抵抗力下降,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误区二:涂母乳可以治湿疹
乳汁含有丰富营养,也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如果将乳汁涂在宝宝脸部,细菌就会大量繁殖,这样不但治不好奶癣,反而会造成继发感染,让湿疹更严重。

误区三:不清洗或洗得太多
不给宝宝洗澡,宝宝的肌肤会干燥,破坏屏障功能,便病菌更易依附在皮肤上清洗过多,会将表面油脂洗掉,皮肤更加干燥,两者不利于湿疹的治疗。

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安全缓解宝宝过敏

康敏元益生菌的抗过敏作用及其机理
肠道内的树突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通过刺激树突细胞(DC)产生介白素,介白素可以有效调节Tr以及Th1/Th2平衡,从而有效预防和缓解宝宝过敏。也就是说,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内树突细胞(DC)的活性,使其产生更多介白素来调节婴幼儿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达到稳态。

益生菌能发挥作用的条件
一是需要足够的数量,大量的学者认为足够的数量是指每天额外补充100亿益生菌;二是这些益生菌能活着抵达肠道,即保持益生菌的活性。

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预防过敏更安全
有些家长会采取像抗组胺药或口服类固醇等药物治疗,其实这是一种作为严重过敏反应的治疗方法,并且长期使用会给孩子带来肝肾负担,要慎重用药。生活中适当补充具有抗过敏功效的康敏元益生菌加以预防较佳,不仅可以从免疫调节的源头起作用,增强宝宝的免疫系统,而且安全无副作用,是缓解和预防宝宝过敏的首选。

康敏元益生菌可帮助缓解食物过敏
对于儿童食物过敏,建议家长们可以采取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保健法。
康敏元益生菌保持肠道的正常蠕动,帮助孩子提升胃口,促进食欲。同时益生菌还能在肠道内合成B族维生素,泛酸及叶酸等;帮助钙、铁、锌以及营养物质(如乳糖、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补充康敏元益生菌,有益无弊。

孕妇补充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可降低宝宝过敏机率
孕妇在怀孕期间补充抗过敏益生菌,宝宝发生过敏的风险将会降低一半以上。尤其对有过敏家族史的(部分为隐性过敏),可在怀孕3个月后和哺乳期服用康敏元益生菌。
婴幼儿直接补充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可保持优越的肠道环境,以健康的肠动力,预防过敏,缓解过敏症状,将过敏遏制在摇篮里。

益生菌同样适合有过敏症的孕妇
医生建议:有过敏症状的孕妇每天摄取适量康敏元益生菌,可以改善妈妈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等过敏症状,无论发作的频率,还是困扰的程度,都会显著的减少,而且对准妈妈和胎儿的健康无影响。
怀孕期间,准妈妈如果补充了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不但能帮助准妈妈减缓过敏症状,还能降低宝宝出生后患过敏的机率。

宝宝食物过敏怎么回事?

很多年前了,我还在实习期间,遇到一个4个多月的小宝宝,反复出现全身皮疹,哭吵不安。

看了皮疹形态后,初步考虑是过敏,首先考虑是不是衣物。家长换了全棉的旧衣服,甚至不穿衣服(还好,那是夏天)后,孩子仍然没有好转。

反复询问病史,反复观察和思考后,我们考虑,孩子4个月后出现过敏症状,这正是他添加辅食的时间(当时的医学主流观点是4个月添加)。而且,我们也发现,孩子吃了辅食(米糊)后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换一种米糊,仍然如此。

这就奇怪了,难道这个孩子对大米过敏?

还真的是。

而且,大米过敏,也并不算非常罕见的情况。

关于食物过敏,以下一些内容,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

本文是一些关于食物过敏的科普知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但是,请切记,这并不能取代医生的医疗建议。

1、什么是过敏?

人体有一套免疫系统,用于识别谁是朋友,谁是敌人,然后发动战争,消灭敌人。这对我们很有用,当有细菌、病毒入侵人体时,免疫系统就能识别并消灭他们。

但是,有些时候,免疫系统过于尽忠职守,会出现草木皆兵、反应过度的情况,从而对我们日常环境中的某些物质产生过度反应。虽然,这种物质实际上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这就是过敏,这些物质就被称为过敏原。

人体可以通过呼吸、吃、喝、身体接触、注射甚至仅仅是接近过敏原而产生过敏反应。

2、什么是食物过敏?

美国儿科学会将食物过敏定义为 :“机体对摄入的食物蛋白反复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

很多人对特定的食物过敏,比如:牛奶、花生、鱼虾等。大多数人只对一种食物过敏,而有些人对几种食物过敏。不过,对许多种食物都过敏的人,其实很少见。

真正常见的情况是,如果你对某一特定食物有过敏反应,你需要知道,很多其他的食物也含有该种食物的成分。

例如,如果你对牛奶过敏,那么,你可能对奶酪、奶片过敏,而且,一些蛋糕、饼干等食物,也可能是含有牛奶的,你很可能也会对它们过敏。

事实上,大多数有过敏反应的人吃了他们自认为安全的食物!

3、哪些常见的食物容易引起过敏?

美国哮喘与过敏基金会指出,大约90%的食物过敏反应是由8种食物(及其相关产品)引起的。分别是:鸡蛋、牛奶(羊奶)、大豆、小麦、花生、坚果、鱼类、贝类。

而且,部分人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4、谁容易对食物过敏?

在美国,有大约1100万人(约每25人中就有1人)对食物过敏。美国的医生们相信,这个数字可能会稳步增长。其中,有300多万美国儿童对食物过敏。

不好意思,我国的数字是多少,我不知道。

有过敏家族史的儿童,更有可能出现食物过敏。

你可能会突然对一种食物产生过敏,即使你可能已经吃了好几年,一直没有任何问题。

5、食物过敏的症状是什么?

过敏的常见症状有:

皮肤(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湿疹恶化等。

胃肠道: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呼吸:打喷嚏、流鼻涕、鼻痒、流眼泪、口舌或喉部发痒、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

心血管:头晕、意识丧失、休克等

用一句话来概括: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五彩缤纷。所以,如果你怀疑自己或家人过敏,请及时就医。

因为,食物过敏反应包括:从轻微的皮肤或胃肠道症状到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反应。

6、常见的检查:过敏原检测(皮肤试验)

把极少量过敏原的提取物放在皮肤上,如果皮肤出现了一个红色的,发痒的,凸起的区域,则表明阳性,即:存在过敏反应。然而,即使是阳性的皮肤测试,也并不是一个100%准确的诊断,不过,它确实有助于支持这一诊断。而且,皮肤试验阴性也并不能完全排除过敏的可能性。

所以,不要仅仅依靠过敏原检查来作出诊断,一定要有医生的指导,这非常重要。

7、如果你确诊存在食物过敏,如何预防过敏反应?

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不要食用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这显而易见,但是,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许多加工食品中,可能含有该种成分,特别是在一些食物添加剂中。

对此,Dr老爸也没有好办法呀,自求多福吧



8、如何避免食物过敏?

对此问题,美国哮喘与过敏基金会提出并仅仅提出了一条建议,那就是:

强烈建议所有婴儿母乳喂养4-6个月。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