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老人健康

麻痹性痴呆到底该怎么护理,麻痹性痴呆是怎么回事呢

时间: 2023-08-25 00:13:03

一、麻痹性痴呆出现的病因

在痴呆患者脑中检出螺旋体是精神医学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器质性原因伴发的精神障碍,足以说明同一病因可导致不同的精神症状。本病对脑实质的损害,大脑萎缩,并以额叶的病理改变为突出。脑萎缩,神经细胞变性,脱失,皮质结构紊乱可能是导致痴呆,出现精神症状的原因。

本病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实质而引起的。梅毒螺旋体长约6~20μm,在干燥的环境和阳光直射下迅速死亡,对热敏感,普通消毒剂能在短时间内使其死亡。1822年Bayle认为病人所有的精神和躯体症状都是慢性脑膜炎的表现。1857年Rokitansky指出,本病的原发损害系一种间质性脑炎,而大脑实质的损害为继发性的。至1857年Esmark和Jenssen发现这类病人中绝大多数都患过梅毒,1894年经Fournier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初步指出了本病与梅毒之间的关系。直至20世纪初Wassermann发明梅毒补体结合试验后,1913年野口和Moore从70例病人的大脑中发现有14例存在梅毒螺旋体。从此,本病的病因和性质就确定无疑了。由于梅毒螺旋体在脑内侵犯不同的部位,造成不同受侵部位的病理变化,进而临床产生不同的神经、精神体征。

虽然梅毒螺旋体感染是本病病因,但是否发生麻痹性痴呆,主要取决于机体对梅毒螺旋体的免疫反应。头颅外伤、过度疲劳、酗酒、其他传染病、精神创伤等不良因素,也可削弱机体的防御能力,成为发病的诱因。

还有人认为本病是一种特殊的亲神经系统的梅毒螺旋体所引起。另有些学者则认为是一种“变态反应”或“过敏性” 疾患,但目前都缺乏足够的依据,难以定论。

神经梅毒通常发生在感染后10~20年,或更长。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表现为活动期与静止期交替的过程。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与人体免疫力的强弱有关。免疫力强,螺旋体绝大部分被杀灭,无明显临床症状。称为隐性梅毒。约有1%—5%的感染梅毒者可发展为麻痹性痴呆。

二、麻痹性痴呆有哪些症状

1.精神症状

进行性痴呆

一般起病隐袭,初期常表现类神经衰弱而不易被发现,可出现工作能力下降,思维较前迟钝,机敏性和羞耻感减退或丧失等。症状充分发展后,可出现明显的人格和智能障碍,表现行为不检点,计算、理解、判断及记忆力明显减退;约一半患者出现各种妄想,以夸大妄想最多见,也可有被害、疑病、罪恶等妄想,妄想具有明显的痴呆特征。即充满矛盾、愚蠢和荒谬;约15%患者出现幻觉,以幻听、幻视为主;情感反应平淡,也可有抑郁或兴奋躁动或情感脆弱、欣快或带有强制性。随着病情的发展,妄想变得支离破碎,情感日趋衰退,晚期则以严重的痴呆告终。一般将精神症状划分为3个阶段:

(1) 早期阶段:

神经衰弱,近记忆力减退,脾气改变

本病常隐性起病,发展缓慢,往往不易察觉。如头痛、头晕、睡眠障碍、易兴奋、易激惹或发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易疲劳。此期又称为麻痹前类神经衰弱期,通常持续数周至数月。

工作、学习能力的逐渐下降,思维活动迟缓,思考问题非常费力,言语零乱,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也都下降且伴记忆力的减退,尤以近记忆力减退更为明显。

表现苦闷、不满或低沉、抑郁。本能活动和人格方面亦见改变,如低级意向有所增强,有时表现对异性不礼貌的行为。个性方面,病人的脾气和兴趣与过去不同,但一般尚不明显。

(2) 发展阶段:

个性及智能的改变明显,精神障碍日益明显

表现对业务疏忽,敷衍搪塞。情绪暴躁。缺乏责任感,又无信用。行为方面,一反过去常态,表现轻率,道德伦理观念消失,放荡不羁,酗酒戏谑,举止粗鲁,甚至不顾羞耻。有的变为极端自私,对人非常吝啬,或挥霍无度,只图个人享受,对亲人疾苦漠不关心。病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及兴趣习惯,与过去截然不同,也与病人的身份不相称,甚至做出一些偷窃或违反社会道德和伦理的行动,但有明显的愚蠢性。此外,病人对个人卫生也漫不经心,不修边幅,衣冠不整,与过去判若两人。

越来越重,记忆力显著减退,从近记忆力逐渐到远记忆力。对最简单的计算都不能。此外在抽象、概括、理解、推理及判断能力明显受损。由于理解判断明显障碍,可以出现各种妄想性体验,如夸大、被害、疑病、罪恶等妄想,在性功能衰退的背景上也可以出现嫉妒妄想。这些妄想都具有痴呆特征,不仅荒谬无稽,而且充满愚蠢和矛盾。以夸大妄想最为多见,如自称举世无双的亿万富豪,却乐于拾取别人扔下的烟头。随着痴呆进展,妄想内容逐渐变得支离破碎,最终荡然消失。偶尔癫痫发作或卒中发作。

对外界事物反应淡漠,对任何悲喜事都若无其事,无动于衷。对至亲好友生离死别均毫不在乎,泰然处之。有时无故出现抑郁,或情绪控制能力减弱,而易于哭笑,常因微不足道小事而勃然大怒。

(3)晚期阶段:

严重的痴呆症状

此时痴呆日趋加重,即使很简单的问题也不能理解。言语零星片断,含糊不清,不知所云。对家人不能辨认,情感淡漠,而本能活动则相对亢进。甚至出现意向倒错。

2.躯体表现

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多发生于中、晚期,病理变化不仅侵犯大脑实质和脑膜,而且还包括脑神经及脊髓等。躯体方面也受到一些直接或间接的侵害。

①躯体感觉异常:

在疾病早期,由于炎症病变的影响,病人常诉说头痛、头晕、感觉过敏或感觉异常等。病变如果累及脊髓,可出现下肢射箭样的刺痛。

②眼部特殊特征表现:

瞳孔变化是一个常见的早期症状,瞳孔缩小且两侧大小不等,边缘不整,约60%病例出现Argyll-Ro— bertson瞳孔,即对光反射消失或减退,而调节或聚合反应保存。具有诊断意义。视力减退,眼睑下垂,眼裂变宽;因眼肌不全麻痹,而使面部呈特殊面容。其中20%~30%的病例可出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力显著减退。

三、麻痹性痴呆怎样治疗

1.药物治疗

早期治疗一般多采用青霉素(Penicillin)或其他抗菌药物,可不致遗留任何缺陷而获治愈。

(1)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为了防止各种治疗反应,在青霉素治疗前3天,先口服泼尼松(强的松)5~10mg,3次/d。

(2)青霉素能有效杀灭梅毒螺旋体

为首选药物。在注射青霉素前一天口服强的松,每次20mg,1次/日,连续3天。

一般疗法:

①水剂青霉素G,每天1200万u,静脉点滴(每4小时200万u),连续14天。

②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天120万u,肌肉注射,同时口服丙磺舒每次0.5g,4次/日,共10~14天。必要时再用苄星青霉素G,240万u,1次/周,肌注,连续3周。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神经梅毒的当前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下:

① 结晶青霉素G水剂:1200万~2400万U/d 静脉注射(200万~400万U,1次/4h),共10天,继之以苄星青霉素 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

②普鲁卡因青霉素水剂:240万U,肌内注射,1次/d,同时加丙磺舒500mg口服,4次/d,共10天,继之以苄星青霉素G肌注,240万U,每周1次,共3次。③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

国内采用的驱梅青霉素疗法:

① 重症及住院患者,可用青霉素200万U,静脉滴注,1次/6h,连续10~15天。

② 轻症或非住院病人,可用普鲁卡因青霉素120~240万U,肌注1次/d,连用10~15天,总量达1200万~3600万U,可同时口服丙磺舒(probenecid)500mg,1次/6h,以减少青霉素的肾排泄,而提高其血清和脑脊液的药物浓度。

(3)青霉素过敏者

可改服多西环素(强力霉素)100mg,3次/d,也可用红霉素或四环素0.5g,4次/d,连用30天。

治疗结束2月后,复查血及脑脊液,如血清反应仍呈阳性或脑脊液细胞数仍见增多,可给予青霉素第二疗程。治疗效果表现在脑脊液细胞数的减少,其次为蛋白质的减低,最后血清反应转为阴性。如脑脊液已完全正常,而临床症状无明显改进,不是重复治疗的指征。有时即使症状好转,血及脑脊液血清反应仍可持续多年阳性。治疗可阻止病情进展,轻症病人可有一定程度的缓解。经以上治疗后,应定期作脑脊液血清梅毒试验,第1年内每3个月检查1次。第2年以后每半年检查1次,至少复查3~5年,如有异常应重复治疗。

2.对症治疗

1、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又称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代表药物有氯丙嗪、氟哌啶醇等。按其临床作用特点又分为低效价和高效价两类。前者以氯丙嗪为代表,镇静作用强,副作用明显,对心血管和肝脏毒性较大,用药剂量较大;后者以氟哌啶醇为代表,抗幻觉妄想作用突出、镇静作用较弱、对心血管和肝脏毒性小、治疗剂量较小。

常见的抗精神病药:泰尔登、高抗素(氯噻吨)、氯丙嗪、甲硫达嗪(利达新,硫利达嗪)、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奋乃静、氟哌啶醇、五氟利多、氟哌啶醇癸酸酯(安度利可)、氟奋乃静癸酸酯、安乐嗪棕榈酸酯、舒必利、洛沙平

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又称非传统抗精神病药

治疗剂量较小,出现某些副作用的情况较少,对精神分裂症单纯型疗效较传统抗精神病药好。但大多价格昂贵。代表药物有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地平等。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维思通(利培酮)、再普乐(奥氮平)、思瑞康(奎硫平)、氯氮平

为了控制兴奋或幻觉妄想,可采用地西泮(安定)或适当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症状,以防衰竭。如对兴奋躁动、幻觉、妄想者可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奋乃静、氯氮平等治疗,任选其中一种;有抑郁症状可选用副作用小的氟西汀、帕罗西汀、圣.约翰草提取物(路优泰)等中的任何一种药物治疗;对有焦虑、失眠者可选用阿普唑仑(佳静安定)、氯硝西泮(氯硝安定)等。脑积水者可用20%甘露醇250ml加呋塞米(速尿)20~40mg静滴,2~3次/d。癫痫大发作者可选苯妥英、丙戊酸钠等:精神运动性发作者可选用卡马西平治疗。此外,根据病人躯体情况,注意营养及防止感染等。神经营养药物对控制早期患者智能障碍的发展有一定效果。给予脑代谢活化剂如双氢麦角碱(海得琴)、阿米三嗪/萝巴新(都可喜)、尼麦角林(脑通)、脑蛋白水解物(脑活素)、胞磷胆碱等,可间接控制痴呆的发展。

四、麻痹性痴呆的护理措施

麻痹性痴呆护理

起居应有规律,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特别是精神兴奋型患者,更应注意。失眠者可给予小剂量的安眠药,衣着宜适中,室温宜偏凉。抑郁型大多喜卧多寐,应调整睡眠,白天多给一些刺激,鼓励病人做一些有益、有趣的手工活动及适当的体育锻炼。

痴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利用一切护理、治疗机会,主动与患者交流。经常用手按摩头部的穴位,以提神醒脑,进一步可教病人进行计算、书写。

麻痹性痴呆饮食护理

此类病人多有阴血不足,可给予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桂圆大枣汤、瘦肉、鸡蛋、鱼等。而对那些形体肥胖者,则宜给予清淡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豆芽、黄瓜、香蕉、桔子等。要常吃富含胆碱、维生素B12的食物:因为乙酰胆碱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而乙酰胆碱都是由胆碱合成的。因此,应多吃一些富含胆碱的食物,如豆制品、蛋类、花生、核桃、鱼类、肉类、燕麦、小米等。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主要包括海带、红腐乳、臭豆腐、大白菜和萝卜等。强调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两戒”,即定时、定量、定质,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热量、低盐和戒烟、戒酒。神经细胞活动和记忆需要足够的蛋白质、能量、卵磷脂、胆碱、维生素、钾、钠、磷及微量元素,所以应注意营养要素的补充。

老年痴呆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谨防脑变性疾病,如何预防

相信大家对于老年痴呆症都不会陌生,这种疾病又称为 阿尔茨海默症 ,与大脑功能的退变有关。

老年痴呆症在目前都还是不治之症,大脑的退化不可逆转,只能通过治疗延缓疾病的进展。

老年痴呆发展到后来,患者可失去自理能力,需要家人精心的照顾,因此,一旦家里有老年人患上该疾病,全家人都会背上沉重的负担。

老年痴呆症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脑变性疾病

老年痴呆症可因脑变性疾病造成,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这种疾病发病十分缓慢,除此之外,还包括 帕金森病性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廷顿舞蹈病性痴呆 等,但后几种都比较少见。

2、脑血管疾病

造成老年痴呆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脑血管疾病,其中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是最为常见的,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是由于老年人多次发生轻微脑缺损,不断累积,可造成脑实质性梗死,从而造成 老年痴呆 的发生。

3、内分泌因素

老年人的甲状腺功能出现问题,影响内分泌,可诱发老年痴呆。如果家中有老人,建议每年带其到医院做一次体检,有助于及早发现异常,及早治疗。

4、遗传因素

目前有不少研究都已证明,老年痴呆症的后代发生该疾病的风险要比普通人更高,因此,如果家中的长辈患有老年痴呆,本人更应注意做好预防工作。

5、脑外伤或癫痫

癫痫、脑外伤持续性发作,有可能引起老年痴呆。此外,老年人由于丧偶、独居等原因,缺乏与他人交流,或长期情绪抑郁,缺乏运动,不常进行脑力锻炼,都会导致大脑过早的衰老,从而诱发老年痴呆。

那么,生活中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呢?

1、定期体检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十分隐匿,很难被及时发现,因此,如果家里有老年人,一定要多了解老年痴呆早期的症状,一旦发病,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老年人平时也应定期到医院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的问题。

2、合理饮食

老年人生活中适当多吃一些对大脑有益的食物,比如鱼肉就十分不错。此外,要注意三餐规律,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及粗粮,保持大便通畅。

3、多动脑

多动脑才可以避免大脑过早退化,老年人即使已经退休,也应积极学习,多思考,让大脑接受新事物的刺激,可以使脑细胞更有活力,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

4、坚持运动

老年人要避免长时间坐着不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积极到户外活动,进行诸如 散步、太极拳 等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也可以健脑、防止痴呆。

老年痴呆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如 脑血管疾病、脑变性疾病、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以及脑外伤、癫痫 等,有这些情况的老年人更应注意做好预防工作,防止老年痴呆的发生。

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多吃一些有益大脑 健康 的食物,多动脑,多运动,平时还应定期到医院体检,保持 健康 和大脑的活力,减少老年痴呆发生风险。

简述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特点。

麻痹性痴呆,通常在感染梅毒后15~20年内出现。典型病程常表现为隐匿起病,初时出现构音障碍、反射亢进和癫_样发作,可伴有记忆障碍、易激惹、情绪波动等。发生痴呆时可有多种症状,如欣快、幼稚的自夸和夸大妄想等。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