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老人健康

婆婆耳鸣2年,原是脑血管“乱放电”

时间: 2023-08-25 05:00:36

小马达似的耳鸣声,折腾了婆婆近两年,彻夜难眠,人也性情大变。近日,武汉协和医院功能性神经疾病多学科团队出马,找到压迫神经“乱放电”的血管,在显微技术下剥离,为患者耳朵消杂音。据了解,这一手术为华中地区首例。

63岁的朱永红是洪湖人,性格开朗。2年前,她左耳出现嗡嗡的耳鸣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就像小马达,她常头痛得彻夜难眠,半年来性情大变。在当地治疗无果,今年4月中旬,一家人来到武汉协和医院求助。

经检查,该院功能性神经疾病多学科团队负责人、神经外科熊南翔教授说,朱婆婆左侧听神经颅内段有4支小血管“不走寻常路”,压迫了听神经,并乱放生物电,所以才会引起耳鸣。

熊南翔与耳鼻咽喉科肖红俊教授会诊后,决定通过微创显微技术,在她耳后开一个3厘米的切口,一边将血管一点点从听神经上分离、给听神经减压,一边仪器监测听力,手术出血不到20毫升。术后次日,朱婆婆就说“耳边终于清静了”。

老年人耳鸣的原因是什么?

一、心血管系统病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度、血管硬化等几乎都会影响内耳的血液供应,进而引起听力下降。内耳的血管管径极细,没有侧支循环。冠心病伴有听力减退的人,耳聋往往早于冠心病症状之前出现[1] ?。
二、耳毒性药物:老年人对耳毒性药物作用敏感。这是因为,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减退,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免疫功能和耐受能力等均有所下降。
三、吸烟:吸烟者可因烟中尼古丁的吸收而刺激神经系统,引起血管痉挛,使内耳供血不足,导致内耳听毛细胞的萎缩和退化。
四、噪声:城市居民中,老年性耳聋发生的年龄较早,这与城市中的噪声多而强烈有关。五、精神紧张和疲劳:老年人应注意休息。如果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和在身体疲劳状态时均易使耳鸣加重。因此适当调整工作节奏,放松耳鸣患者的情绪,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都是有益的。六、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有的老年人很喜欢饮酒。酒精常常可使耳鸣症状加重;吸烟可以使血氧下降,而内耳毛细胞又是一种对氧极其敏感的细胞,所以缺氧会对毛细胞造成损害,因此要注意改变不良习惯。耳鸣虽然没有非凡的预防及护理,但按中医传统,从饮食方面加以注重或以将耳鸣“吃掉”。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