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老人健康

子女6个错误做法加速父母衰老

时间: 2023-08-14 10:38:00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对子女来说,谁都希望父母能健康长寿、永葆青春。可近日,“今日美国网”登载美国老年问题研究专家弗朗辛罗素教授的一篇文章警示,面对年迈的父母,儿女一些错误的思想和做法,会加快老人的衰老,甚至死亡,所以做儿女的一定要慎之又慎。1、父母有兄弟姐妹照顾,所以没我什么事儿了。照顾父母是每一个子女的责任,虽然住得近的子女难免需要多出一些力,但住得远的子女也不能就此撒手不管,这会让父母感到心寒。建议住得远的子女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话来照顾父母,比如在网上帮父母支付账单,时常和父母煲电话粥,排解他们的情感孤独等。2、对兄弟姐妹照顾父母的方式指手画脚。如果你真觉得兄弟姐妹照顾父母的方式有问题,请不要用责备的语气,否则会让老人有负罪感,情绪低落,感觉因为自己而破坏了子女之间的感情。研究表明,担负着主要照顾父母责任的人是最需要情感支撑的一群人,你的感激和赞扬会让他们辛苦得心甘情愿。反之,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情,以及对老人的照顾质量。3、在兄妹中仍以小孩自居。罗素指出,很多成年人还是把父母、兄弟姐妹当成小时候那样去打交道。一遇到麻烦,就会回到小时候自己的角色。姐姐总是照顾好一切,承担所有责任,弟弟则习惯性地把所有责任推给姐姐,还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这种习惯非常危险,由此制造的家庭争端会让老人心力交瘁。4、对父母的话深信不疑。虽然父母不是故意的,但他们有时候会对不同的孩子说不同的话。尤其是父母很可能对住得远的子女隐瞒自己生活中糟糕的一面。所以当你的兄弟姐妹告诉你父母情况不妙,而父母还把自己的近况吹得天花乱坠的话,请相信你的兄弟姐妹。5、以为父母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分配遗产。大部分父母会把遗产平均分配给子女。不过,如果父母觉得某个子女未来条件会比较差,他们可能会给他多留一些财产,因为他们不希望有任何一个子女会过得比其他的艰难。但若儿女总觉得父母应该多给自己一些,甚至在父母面前,言谈举止之间故意流露这层意思,会让体弱的父母非常恼火,加重心理负担,成为发病的诱因。6、以为每个人表达悲伤的方式都一样。父母病重时,女儿可能会痛哭流涕。这时别去责备看上去似乎不那么悲伤的儿子。男女性别差异让他们表达悲伤的方式不同。男性可能不会公开宣泄悲伤,但会饮酒或者行为古怪。女性则更倾向于公开宣泄。这时要是当着父母的面指责儿子,生病的父母肯定会急火攻心,加重病情,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哪七种溺爱做法,容易导致孩子性格缺陷?

错误做法一:包办替代

孩子穿衣、穿鞋、简单收拾家务等,这些最基本的事情家长都给孩子包办了。家长们认为,每天时间很紧张,没时间让孩子磨磨蹭蹭的自己干那些事,我们动手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从表面上和眼前看,包办代替似乎对孩子有好处,节省了父母等候的时间,但从长远看却剥夺了孩子实践的机会,使孩子身心得不到锻炼,即使孩子长大一点有能力完成那些事,可能也没有养成习惯自己完成,也不愿自己去做,更不愿去尝试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了。

错误做法二:特殊待遇

在不少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往往都会辛苦工作,勤俭持家。舍不得给自己买东西,可是对孩子却很大方,孩子要什么都照给不误,也不太会教孩子节省。

时间长了,孩子可能会从自己得到的特殊待遇中总结出“我是特殊的人”的结论,并容易变得自私,不懂得关心他人。

错误做法三:害怕哭闹,轻易妥协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想达到无理要求时常常以“哭闹、躺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家长在公共场合,或是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碍于面子想让事情尽早结束,往往会轻易妥协让步。

长此下去,孩子会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更没有耐性去等待欲望实现的过程。

父母的一味妥协只会让孩子抓住规律,越是有人在场,越是事多,越一次次地迫使家长妥协。做什么事都要讲究一个原则,若家长能够坚持原则,孩子也会放弃无理的想法和做法。

错误做法四:过分保护

中国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经常会给孩子制定很多规则,为的是让孩子能听自己的话。

孩子做得不好,或者没有按自己的要求完成,很多妈妈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会对孩子说狠心的话,但事后又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责和内疚。

许多父母不自觉地做了焦虑型的父母,造成了孩子做事不专注,通俗地说,就是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有问题时又抱怨孩子,让孩子无所适从。

错误做法五:纵容懒散

纵容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打游戏,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家长在小孩念小学时管教得很好,到了中学就对孩子放宽标准,殊不知中学时期正是孩子面临诱惑最多的时期,必须坚持原则。

长期的懒散生活,必然使得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错误做法六:过分控制

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有的孩子慢慢成了「小尾巴」,时刻都不能离开家长。

更有一些家长对孩子是绝对权威,强调孩子要听话,要服从,用各种清规戒律约束孩子,干预孩子的个人意志,防止和制止孩子的独立行动。

家长对孩子频繁地发布指示和禁令,如不许调皮、不许闹、不许跑等。让他们不要动这不要动那,应该怎样怎样,这样容易使孩子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错误做法七:当面袒护

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

事事以孩子中心,一旦孩子遇到困难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生气、大发脾气。

这样过分「爱护」,不仅扼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更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胆小娇气。

这56种错误教育方法,很多父母经常做

这56种错误教育方法

1.情绪很焦虑,传递焦虑给孩子。

2.情绪不稳定,喜欢发脾气、吼孩子,打骂和冷战。

3.夫妻关系冲突或冷漠,家庭气氛不和谐,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和安全。

4.当众批评孩子。

5.打孩子,威胁孩子,当孩子面摔手机,有家庭暴力。

6.父母喜欢拿别的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

7.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哭穷,抱怨生活太艰辛,让孩子感觉活着就是受罪

8.父母喜欢给孩子讲题目,孩子一出错,就批评指责孩子。

9.父母喜欢监控孩子,偷看日记或孩子的扣扣,装陌生人加孩子好友,打听孩子隐私。

10.多次和孩子签订保证书并一直无效果。

11.利用孩子身边的同学,监控孩子,盘问孩子的情况。

12.跟孩子说“再不好好学,就不要你了”“再学不好,就不要回来了”,或者直接把孩子赶出家门。

13.在孩子反对的情况下,强行把孩子送到青少年军事化训练学校或武术学校。

14.学校班主任或老师公开侮辱孩子的人格尊严,对孩子不尊重或直接报复,父母却无能为力,甚至对孩子进行二次伤害。

15.无论孩子遇到多少恐惧和压力,跟父母讲时,父母不懂得倾听、共情孩子的情绪。

16.父母逻辑思维很强,善于讲道理,但是,不善于感受到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跟孩子的沟通始终不在一个频道。

17.父母工作很忙,无法陪伴孩子,直接忽略孩子,很少陪伴。

18.父母经常跟孩子讲,自己这辈子就这样的,以后都靠你了,让孩子内心压力和不安太大。

19.经常在孩子没把话说完时,就打断孩子。

20.很少表扬孩子。21.常以成绩好的孩子为例来批评自己的孩子。

22.父母本人有很多焦虑的情绪,经常显得不开心,让孩子感觉自己做的不够好,没有达到父母期望的样子,没有价值感。

23.父母自己学习和能力很强,专门用自己的优点攻击孩子的缺点。

24.总对自己的孩子说自己的付出全是为了孩子。25.父母无法看到孩子行为底层的正面价值和动机。

26.经常用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教育孩子。

27.父母自己童年有未被满足的期待,比如学英语、谈钢琴,总想让孩子替自己实现。

28.父母只让学习,不允许孩子交朋友,一旦孩子学习不好,就很容易自卑、抑郁、网瘾或厌学。

29.父母工作太忙,长期忽略孩子的情绪、观念和渴望(心理需求)。

30.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和培优班上。

31.常以自己的标准给孩子定目标。

32.把物质激励当成激励孩子的重要方法。

33.对孩子的困惑不闻不问或不感兴趣。

34.对孩子的事什么都想知道。

35.不愿鼓励孩子或不会鼓励孩子。

36.父母自己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

37.父母的情绪跟着孩子的分数走。

38.认为孩子能听懂你讲的道理,却故意不去做。

39.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对孩子有决定性影响。

40.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认为都是对的,都是对孩子好。

41.相信各种速成班。

42.认为孩子学习必须有人看着有人监督是正常的。

43.教孩子要诚实,自己却在他人面前说谎。

44.认为一味地表扬孩子会导致孩子骄傲。

45.限制孩子玩,自己却经常出去玩。

46.常在孩子面前评说别人长短。

47.认为孩子的缺点必须用批评才能改正。

48.常说:“你怎么这么笨?我对你不抱希望”

49.给孩子传达的观点是,学习是痛苦的。

50.常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啥条件都答应你”。

51.认为孩子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他的聪明程度。

52.当孩子说一件得意事时你却警告他别骄做。

53.认为自己该做的事都做了,好坏全在孩子了。

54.认为孩子在学习上一点不着急,自己却急得团团转。

55.自己从不读书学习,却天天紧逼着孩子看书。

56.自己手机时刻不离手,却要求孩子不能看手机。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