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了漫长而又无比炎热考验人身体素质的夏季,我们的脾脏肠胃多少都受到了一些亏空的损伤。因此,秋季进补前,最好先选择清淡的补食方法,不宜大补。由此,才能为寒冷深秋和冬季的来临做好稳固的基础。
食物选择滋阴润燥类
立秋虽然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刚立秋后气温还是较高,空气湿度也大,再加上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长期处于虚弱的胃肠一下子不能承受,反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因此,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日常饮食应食用一些润燥生津的食物,如梨、百合、莲子、银耳、大枣、藕、赤小豆、蜂蜜等。比如可以尝试百合银耳粥。百合30克、银耳20克、粳米50克,煮熟后加少量蜂蜜,即可食用。还可日常饮用麦冬菊花茶。用沙参、麦冬、菊花各10克,适量水煲煮后加冰糖饮用。这样也能起到能润燥生津的作用。
初秋可选择性吃瓜
民间有“立秋不吃瓜”一说,意思是立秋以后天气转寒,此时属凉性的西瓜、黄瓜就不可以再吃了。
尽管立秋后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有时仍然很热,有时暑气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温要继续,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全部撤除。西瓜、黄瓜等果蔬适度食用也无妨。
初秋来临,气温舒爽,正是人调节好身体迎接寒冷秋冬的好机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不要刻意和过分的进补,只要适合自己的身体,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立秋之后吃什么对身体好?这是有讲究的
1、多吃一点酸性的食物
多 吃酸性的食物是为了补肝,比如,山楂,柠檬,番茄,葡萄,芒果,苹果,石榴等。并且,山楂,苹果,猕猴桃还可以收敛肺气。刚刚入秋的时候,天气还是比较 热,空气有点潮湿,好多水果都是这个季节成熟,如果多吃的话,会伤损脾胃,所以,秋天的早上呢, 应该多用有机粥米熬点粥,既健脾又养胃,我自己最喜欢的就是暄苒智农的有机粥米,其实什么品牌的无所谓,最主要粥米熬出来的粥,容易吸收,并且味道也特 好。
2、少吃辣,少吃烧烤
刚刚入秋,花椒,桂皮,辣椒,生姜,葱,酒什么的,都要少吃少喝,尽量不要吃,特别是生姜,这个食材属于热性, 熟后吃,容易上火,好多人在秋天的时候容易上火,是跟吃有关的。关于姜的吃法,我们古人也说过: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老祖宗的知识, 有的时候,还是有用处的。
3、肉少吃,高蛋白食物少吃
好多人在夏天的时候,吃不了什么东西,当然也有些人是因为爱美,少吃东西,到了立秋 之后呢,这些人的食欲将会慢慢好转,但是呢,这个时候的肠胃,还没有完全调理过来,如果吃太多的肉等高蛋白的食物,会增加肠胃的负担的。影响了肠胃的功能 哦,所以呢,吃肉还是要适当,等肠胃调整过来了,可以慢慢增加了。
4、多吃鱼
怕胖的,又想吃点好的,可以试试鱼,因为鱼肉的脂肪含量还是比较 低的,特别是鱼肉中含有的脂肪酸已经被证实有降糖、以及护心和防癌的作用,进补有好处哦。
5、多吃点滋阴润燥的食物
为什么这么说呢,肺,是人体最重要的呼吸器官,真气之源哦,肺气的好坏,其实跟寿命的长短是有关的,秋天容易干燥,容易使人口干,咳嗽,鼻塞等,所以这个季节的饮食,应该注重养肺。
秋季进补注意事项:
立秋后气温通常还较高,空气湿度也还很大,人们不但感觉不到秋凉和秋燥,反而到处都是闷热潮湿的感觉。加上夏季常因苦夏或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此时应大量进补。
但秋季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可先补食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否则,营养物质不能被人体所吸收利用,甚至
还会引起疾病。如鱼、各种动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药、莲子。此外,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适量食用。药食兼优的芡实也是调理脾胃的上等佳品,它含
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物质,且有滋补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功能。
随着秋季气候一天比一天凉爽,空气也越来越变得干燥,对肺的侵害也一天比一天严重。中医认为:“秋伤干燥,上逆而咳多为痿厥。”故仲秋以后进补
以滋阴润肺为上。元代勿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其中“麻”即芝麻,具有滋阴润燥之功,而“润其燥”正是秋天进补之大法。
秋季进补需谨慎,应以清补平补为主。
所谓“清补”主要是指补而不腻,适当食用一些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一方面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
另一方面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此时不妨适当多喝点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红枣莲子粥、山药粥等食物。
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而言,此时一定要与滋腻的养阴之品如鹿角胶、阿胶等“划清界限”,否则,易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脾胃虚弱者可适当多喝点健脾利湿的薏米粥、扁豆粥。
初秋也常有“秋老虎”光临。中秋时节若出现高温、天晴少雨、持续干旱、空气干燥时,“温燥”便不请自来,常损伤人体津液,引起皮肤干燥、舌红少
津、毛发干枯、大便干结、口鼻咽干、胸痛干咳、少痰等症状。晚秋时节,凉燥伤肺使人咳嗽痰稀、咽干唇燥、鼻塞不通。但无论温燥还是凉燥,总以皮肤干燥、津
液缺乏为特征。
预防秋燥,中、晚秋应食用一些性质平和且具有滋阴润燥、养肺生津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如用白木耳或黑木耳炖冰糖服用;用玉竹、沙参与鸭一起煲汤服
用;黑芝麻炒熟、研末,用蜂蜜调服。还可适当多吃一些水果,其中以梨、甘蔗为首选,其次,像荸荠、香蕉、枇杷等也是良好的润燥之物。但凡脾虚湿重而泄泻
者,肺寒咳嗽而痰粘者,则不宜多吃。
秋季进补应以清补、平补为主。除了阳虚体质者外,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此外,秋季进补还应因人而异,因此,身体虚弱、患有慢性疾病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进补。
秋天适合吃的食物
1、立秋后吃什么
立秋后,饮食上要多食酸味食物,少食辛辣食物,以助肝气。多食用平肝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藕、土豆、萝卜、木耳、山药、扁豆、枸杞、银耳、猪肉、鸭、鸡肉、兔肉、花生、黄鳝、鲫鱼、黄鱼、柚子、梨、苹果等。
秋季是人体适宜进补的季节,但要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忌多贪食瓜果,以免伤脾胃。
2、立秋吃坚果防疟疾
疟疾是儿童在夏秋之际的常见传染病,又叫冷热病,是由疟原虫经由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症状是寒战、高热。预防疟疾,最好的预防办法是灭蚊、防蚊咬。
科学家发现,一种叫精氨酸的氨基酸能帮助儿童免遭疟疾的侵害,精氨酸的缺乏与人体中氧化氮的缺失有很大关联,而氧化氮能帮助人体抵御疟原虫的进攻。
研究人员也发现,坚果中的精氨酸含量丰富。立秋后,儿童多吃坚果,能提高机体抗疟疾的能力。
3、立秋宜食猪脊骨炖藕
这款料理具有益肾填髓,补充钙质,健脑强身的作用,适合立秋时节食用。
原料:猪脊骨1根,藕250克,精盐、葱段、生姜片、黄酒、味精各适量。
制作:把猪脊骨洗净、剁碎,放沸水锅里焯一下,捞出。去藕节和表皮,洗净、切片,猪脊骨放在锅里,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撇掉浮沫,添加精盐、
黄酒、葱段、生姜片,再用小火炖煮到肉离骨,捞出骨头、拆掉肉,捅出脊髓。把脊髓、藕片放在汤中炖熟,拣去葱、生姜,添加味精即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