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四季养生>秋季养生

初秋有哪些养生原则

时间: 2023-02-21 23:02:36

初秋有哪些养生原则

随着立秋的来临,也标志着夏季进入到尾声,秋季缓缓到来了。那么,进入到初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养生呢?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初秋养生的原则。

1、初秋不要忽略防晒

防晒并不是只有夏天才需要做的事,其实秋天也需要防晒,并且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夏季天空中漂浮着大量的云层,对紫外线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而秋季空气变得格外澄澈,紫外线的透射度也大大增加。同时,秋季人体的皮肤新陈代谢相对比较缓慢,所以如果受到日晒,会需要更久的时间来恢复。

2、初秋少吃瓜多吃果

夏季人们喜欢吃各种瓜来消暑解渴,而到了初秋,就要少吃或者不吃了。这是因为这些瓜大多是寒凉食物,而秋季人的脾胃消化不如夏季,容易出现各种肠胃疾病,所以不宜吃瓜。

虽然不能吃瓜,但是秋果却是可以吃的。秋季吃果可以有效起到润燥生津、清热化痰的作用,对于干燥的秋季来说,无疑是去燥的最佳选择之一。

3、初秋勤梳头

人的头部分布着大量的经络,所以经常梳头,有利于疏通经络,起到治病保健的效果。

4、初秋重在补水

秋季天气比较干燥,空气中的水汽大量减少,所以应该注意补水。而补水并不是给身体涂抹很多补水护肤品,而应该是从内而外进行补水,也就是要多吃具有生津润燥、润肺等功效的食物,例如白木耳、杏仁、白果、百合、芝麻、梨、胡萝卜、油菜、禽蛋等。这样才不会让我们的皮肤显得过于干燥。

5、初秋“冻一冻”

俗话说,“春捂秋冻”。在中医上认为,体温下降有利于人体阳气的储藏,所以初秋暑气还未完全褪去,即使气温略微有所下降,也不要立刻穿上很厚的衣服,要逐渐增加衣物。

一般认为秋装要宽紧适度、长短大小适宜,穿在身上感到舒适,不宜露臂、露胸、露腿即可。秋季冻一冻是培养人耐寒力的好方法,同时也是抵御多种疾病的一种抗力,这样冬季才不至于受凉等。

介绍了这么多,大家对于初秋如何调节饮食起居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虽然立秋之后气温上没有很明显的变化,但是大家切不可贪凉,一定要少吃那些寒凉的食物,注意增减衣物以防患上感冒。

初秋养生的要诀

立秋之后,秋意袭来,但是暑意尚未完全离去,所以昼夜温差大便是初秋特有的气候,也是大家俗称的“秋老虎”。“秋老虎”对人体的侵害总是会让人措手不及,但是面对“秋老虎”的侵害我们也不能听之任之,只要我们合理的饮食就可以很好地规避。

秋高气爽,但是天干物燥,并且伴随凉意袭来会有一番肃杀的景象,对人们的身体和心情都有不小的影响。那么我们该怎样应对呢?

一、初秋养生,先要养肺。

初秋时期,秋燥最伤肺,酸味可以收敛肺气,辛味可以发散肺气,初秋季节,肺气宜收不宜散,所以饮食养生以瓜果蔬菜为主,忌葱姜。清爽润肺等食物应当是初秋养生食物的'原则,此外要注意蔬菜和肉食的合理搭配,生冷和油腻食物的处理也要得当,切忌细菌感染。

二、脂肪摄入要谨慎。

初秋养生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切忌使用富含脂肪的肉类,但是可以使用鱼肉和鸡肉,因为相对于猪牛羊等大型肉质动物来说,鱼和鸡要清淡很多,但是鸡皮同样富含脂肪,最好去皮使用。

三、注意巧妙补钙。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补钙是很普通的事情,每天的牛奶豆浆都可以给我们的肌体补充大量的钙质,但是吸收却并非那么简单。喝牛奶的时候可以搭配以酸性饮品例如橙汁有助于钙质的吸收,而且最好睡前一杯牛奶,不仅可以补钙,还可以促进睡眠。

四、入秋主食的选择。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吃得饱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大家的要求,有营养、更健康成了大家新的追求,大米、小麦是大家必须的主食,可是五谷杂粮才更健康,扶之的有玉米、荞麦、大麦、大豆、高粱等。

五、初秋食物禁忌。

外有“秋燥”之气,切不可食用寒凉食物,不干净的瓜果等会造成腹泻、痢疾等疾病;少食葱姜蒜等辛辣食物,辛辣食物会散肺气;忌食油炸油腻食物,油炸油腻食物的热量会残留体内,有碍于人体使用秋天干燥的气候;忌生食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清凉爽口,但是生食会有胃肠疾病困扰。

立秋养生的三大原则

8月7号就是立秋节气,那么你知道立秋节气该如何养生吗,下面我为大家介绍立秋养生的三大原则,欢迎大家阅读。

1、立秋必须要早卧早起

立秋时节,秋高气爽。如果晚上早一点睡,就可以聚敛阳气,而阳气则为我们立根之本,这就是为什么说人老了,阳气就会变弱,而变弱了就会造成身体虚弱,这样抵御外界疾病的能力就会变差,人就更容易生病。而秋季早睡,就能够积聚我们身体内阳气这样我们才能够有精气神。而早起的话可以使肺气得到舒展,防止收敛太多。

立秋时节气温变化大,所以衣服不宜穿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因此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以免身体受凉。另外,有些人有早上和晚上,在户外运动的习惯,而在立秋时节,在户外活动后,要及时擦干汗,防止着凉。

2、立秋必须要养肺

立秋后阳气便会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所以我们要顺时养生,这样才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而中医上认为,肺部和秋季相应,然而秋天天气干燥,这样就会有损肺部,如果腹部虚,那么身体对于外界环境刺激的抵抗力便会降弱。那么人就会容易生病,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养好我们的肺。

要让肺健康工作,首先得润肺,最好的办法就是食疗,即多吃润肺的食物。首选物品就是百合,它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消热、清心安神的作用。其次,就是多吃胡萝卜、豆浆、柑橘、甘蔗、萝卜、银耳等润肺清肺的食物,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目前正是梨子上市旺季,人们不妨每天早晚吃一个梨。

3、立秋要注意饮食

秋季进补宜以养阴清润为主。秋季应该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在秋季要做到少食多餐。

在立秋过后,由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宜人,所以人们的食欲便会逐渐好转。不过此时人的胃肠功能还处于较弱的状态,还没有从夏季饮食的习惯中调理过来,如果在这个时候如果吃太多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所以秋季饮食要“少辛多酸”。

在这里提醒大家,在秋季要减少进食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食物,还要适当少吃姜、葱、辣椒等辛味食物,可选择性多吃酸、咸味食物,如大麦、黑豆,豇豆。要多吃健脾祛湿食物,如小米、薏米、扁豆、砂仁等;慎食瓜果类水果,有脾胃虚寒的人更应禁忌。

立秋由来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中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结语:立秋之时天气仍然很热,暑湿未去,还应防暑降温、防霉变。防空调病。

立秋养生小常识:

秋不凉籽不黄

古代农民对立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春节。因为谚语有“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之说,即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风调雨顺,可以坐等丰收。但还些地区有“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之说,因为“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立秋还是一个收获的标志,即“秋不凉,籽不黄”、“立秋十天遍地黄”、“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此外,在立秋节气中,提醒人们关注农事的谚语还有“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雨水多惹人乐

立秋带来的首先是天气变化。谚语有“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之说,是提醒人们不可对立秋盲目乐观,有时候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谚语说“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因此立秋后降温往往是由于下雨。这是人们长期观察天气得出的结论。

人们喜欢秋雨,因此有“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之说。立秋后每降一次雨,气温就下降一些,即“一场秋雨一场寒”。但立秋后无雨的情况也是有的,民间认为标志着“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其后果为“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立了秋把扇丢

立秋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时期,因此,秋季养生非常受人们重视。最易做的'就是“立了秋,把扇丢”,因为“一场秋雨一场寒”。天凉时,还应注意“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人们甚至认为“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在饮食起居方面,古人认为“秋天宜收不宜散”,并应“秋不食辛辣”、“秋不食肺”;还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即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这样才合乎秋季养生之道。

要保证睡眠时间,有条件的都要午睡。夏养心的“心”并非完全现代医学里“心脏”的概念,而是包括心脏在内“主神”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因为气温过高则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加上高温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情况,所以这养心也是防止情绪起伏,甚至预防疾病发生的好办法。

养生饮食上这节气宜多食粥品,尤其是豆类的汤,因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有效补充体内的蛋白质不足,满足机体代谢,更主要的是它不含胆固醇,没有吃肉制品的后顾之忧,且还可降低人体的胆固醇。

此外豆类多具有健脾利湿的功能,正合此节气之用。宜食的豆类粥品有红豆、绿豆、眉豆粥,赤小豆粥、扁豆粥等。还有一些如小麦粥、黑米粥、莲子粥等都是对此节气养生十分有益的。

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而进补的原则是“少辛多酸”,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适当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养肝。

此外,还要谨记“秋瓜坏肚”。立秋之后,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需要提醒的是,秋季虽然是进补的季节,但也不能盲目进补,要视自己的身体需求而定。普通人从日常饮食中即可得到足够的营养,不用补。

立秋要防秋燥

秋燥症主要靠预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润肺去燥等功能,很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食用。要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对于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疗效。下面我就给大家推荐五款食疗,有效祛湿解暑,一起来看看。

大麦芽汤:大麦芽50克,冬瓜300克,陈皮25克,生姜5片,猪瘦肉200克。大麦芽、陈皮洗净,冬瓜去皮洗净,切块;猪瘦肉洗净,切小块,生姜5片,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1~2小时。有清热消暑、理气健脾的功效。

生地粥: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滤出药汁,再复煎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滋阴益胃,凉血生津。

苓术荷叶粥:茯苓15克,淮山30克,白术15克,砂仁5克,荷叶1张(或干品30克)剪碎,粳米200克。将茯苓、淮山、白术、砂仁、荷叶洗净,加适量水,先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后小火熬煮30分钟,去渣留汁,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起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小火熬煮成粥,有健脾和胃、祛湿解暑的功效。

陈皮冬瓜二豆粥:冬瓜250克,陈皮5克,扁豆30克,黑豆30克。将冬瓜洗净去皮切片,与洗净的陈皮、扁豆、黑豆同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至二豆熟烂,调入精盐即成,有健脾祛湿消暑的功效。

醋椒鱼:黄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入锅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入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入鱼盘内即可。健脾开胃,填精,益气。

立秋要养肺

在中医理论中,肺与秋季相对应,而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容易引起疾病,因此,秋季要以润燥、养阴、润肺入手养生,而又因肺功能在秋季时处于旺盛之期,因此,养肺的同时别忘记了平衡机体,还要适当加强对肝脏、心脏及脾胃的养护。

立秋后要如何养肺呢?可以分为哪些方面来进行养肺呢?

1、秋季养肺的最佳时间:上午的7-9点

每天上午的7-9点,是人体肺功能最强之时,是一天之中的最佳养肺时间,这个时最好能进行一些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有利于强健肺部功能。另外,每晚的9-11点是肺功能最弱之时,可以在晚餐后口腔中含一片梨,到睡前刷牙时吐掉,有滋养肺之用。

2、秋季养肺最简单的方法:来杯热水

倒上一杯热缺腾腾的水,直接对着吸入水蒸气,每次10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可以滋润肺脏,平时要多注意喝温水,由于气候干燥,因此,要比其他季节多喝500ml左右的水,避免因干燥的空气而种种不适感,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3、秋季养肺最轻松的方法:开口大笑

立秋要祛暑降温

立秋后,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有时仍然很热,有时暑气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怠慢。

措施有三:首先,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二是寒凉饮食要减少。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葡萄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三是饮食营养要加强。不能只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事实上,到了立秋可适当吃肉食,有许多食品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能清暑热,又可补益,可放心食用。

立秋起居要调养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立秋运动要适量

立秋后湿热仍没有完全消退,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悠着点。相同的环境,相同的运动强度,中老年人的承受能力要低于年轻人。受伤、受损、心脑血管意外等发生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年轻人。所以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不适合中老年人。

像游泳、太极拳这些运动项目还是比较适合中老年人的。尤其是太极拳,柔中带动,重心转移的流畅有助于肌肉的协调和平衡的训练,是很好的运动。注意运动前要有5至10分钟的暖身运动,运动后也要有数分钟的缓和运动。总之,这个季节进行运动要注意几点:最好选择一早、一晚进行锻炼;太阳照射下不宜运动过久,以防体力消耗过大,暴晒灼伤皮肤;在高温湿热中不宜运动过于剧烈。

立秋养生的规则

一、精神调养:闷热别烦躁天凉莫悲秋

初秋免不了出现“秋老虎”的炎热天气,这种气温高、湿度大的“桑拿天”最容易令人心情烦躁,应积极防范“情绪中暑”。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就要伤害肺气。秋季伤害了肺气,到了冬季,就要发生飧泄的病变,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收气”不足,到冬季奉养“藏气”力量不够的缘故。中午天热的时候应减少外出,可以喝点清凉解暑的绿豆汤,遇事保持心平气和,少生闲气。

二、起居调养:早卧早起,初秋少吹空调防“阴暑”,薄衣御秋寒保暖不能忘

夏秋之交是最难选择衣物的时候: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因秋气燥,从五行生旺推算,可知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都处于衰弱阶段。所以要注意加强对这些器官的保养。此时人们最容易患阴暑的病症。由于此时已有习习的凉风,不像夏天那样总是又热又闷,所以人们往往会尽情享受这立秋后一丝凉意,结果却使身体受凉而产生高温头痛的病症。

三、饮食调养:少辛增酸,宜食麻等柔润物以润其燥,禁寒饮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以养肝气,禁冷饮及穿寒湿内衣。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四、运动调养:锻炼有节制练功养肺气

进入秋季,气温下降会使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均受到抑制,内分泌紊乱,造成情绪低落。这时做好心理调节很重要,积极参加运动是不错的方法,慢跑、散步都可以让心情开朗起来。立秋后的早晨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此时不冷不热,气温宜人;天高气爽,使人精神爽快。在秋天“养收”的时候,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不宜做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尤其是老人、小儿和体质虚弱者。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