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对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时间: 2023-04-08 18:33:55

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而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主要表现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和最关键因素。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术,成为专门的人才。这些人进入生产过程之后,就能不断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科学技术是第—生产力。通过教育,可以使科学技术知识从原来为少数人掌握到为更多人所掌握,并且运用到生产实践中,由此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能承担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任务,这在高等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新的研究成果和发明一旦在生产中被应用,就能提高社会生产力。

教育对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第一,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2000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教育发展对饮食业、运输旅游业、文化用品制造和印刷业、基础设施等相关行业最终需求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仅从文化用品业来看,我国2010年与2000年相比,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增加了1305.7万人,如果每生每年平均消费的文化用品按百元计算,新增学生能带动我国文化用品业产值增加130570万元。

第二,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可以延缓低级教育的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问,起到“蓄水池”作用。此外,发展教育还直接或间接地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一些优秀的高校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不仅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职位,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第三,通过提高人的素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教育能够传播知识,提高人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劳动者承担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从而提高生产率。从生产领域看,与小学没毕业的劳动者相比,小学毕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43%;

与小学毕业的劳动者相比,中学毕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1.1倍;与中学毕业的劳动者相比,大学毕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3倍。

第四,通过加速科技进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教育提高了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技术力量成长提供广阔的基础和保证,优化人才结构,传播科学知识,使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扩展资料

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影响整个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我国人力资源整体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1999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作出了高等教育大扩容的重大决策。

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力。现代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可以增加劳动力价值,还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

人民网-论教育对经济的作用

人民网-教育发展的经济价值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是什么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主要包括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对生产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这两个方面。

一、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1、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无论何种阶级、何种形式的教育都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教育的发展水平具有一致性。

2、生产力对教育权力、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有决定作用

(1)教育的阶级决定教育要受到占有物质资料的统治阶级的支配;

(2)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社会教育需求;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要培养与其需要相适应的人才学校的教育目标必须反映生产力的要求。

(3)生产力也决定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必须要反映所处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成果。

3、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的制约作用

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教育普及程度,往往与当地的经济水平相关。从世界范围上看,不同的经济水平往往教育普及程度不同、教育的规模也不同。例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教育的比较。世界大学排名前10的一般都是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学校,这体现了生产力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4、生产力决定着教育发展的体系和结构

生产力水平如何除了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之外,也同样会影响教育体系与结构,不同时代生产水平不同,导致着新的教育结构的组成。

二、教育对生产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1、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的因素,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即把可能而尚未掌握科学技术的劳动力变为掌握科学技能的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劳动者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因而教育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2、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科学包含在生产力中,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知识一种意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人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

通过教育使前一辈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得以继承和发扬,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科学知识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育的职能不仅仅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而且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尤其以高等教育最为显著。把高等学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出现了有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趋势。

扩展资料:

从教育的社会功能角度分析教育与社会生产的关系:

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个国家通过它制订的教育方针政策来控制教育,教育又反过来为巩固其统治服务,对社会政治、经济等发挥重要的作用。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教育又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经济、政治对教育的影响,往往又是通过文化的发展反映出来。教育还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学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汉代教育家董仲舒在其《对贤良策》中,总结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向汉武帝提出建议:“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之一。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巩固经济基础;教育可以成为社会政治斗争的手段,影响民主法制建设;教育能够保存、传递以至创造人类文化;教育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的作用等等。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