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从教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开始,延续到17世纪。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7世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3、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一、萌芽阶段:
中国:一人一书(孔子、《学记》)
1、孔子教育思想:(教育对象、目的、内容(特点)、方法和手段、道德教育)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培养君子、政治家;教育内容:五经(继承了西周六艺内容,缺陷:忽视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鄙视对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愤不启(启发诱导,世界最早)、求也退,故进之(因材施教)、学而不思则罔(既重学习,也重思考)、知之为知之(谦虚笃实);道德教育:以仁为核心,在实践上主张立志求仁、亲身躬行等道德修养方法。
2、《学记》教育思想: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教育功能、教育方法和手段7个)
教育功能:教育与政治(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个体功能(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育方法和手段(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诱导;尊师重道;长善救失;学不躐等;教学相长;豫时孙摩;藏息相辅)
3、其他教育家思想: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墨子:兼爱,非攻,获得知识三途径(亲知、闻知和说知),判断题非三表法(本之(间接经验,典籍)、原之(直接经验,百姓耳目之实)、用之(实践是否符合民众利益)); 朱熹:朱子读书法;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西方:师生三代人+古罗马一人
1、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产婆术:谈话法;西方最早启发教育倡导者。
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理想国》;重视早期教育,寓教于游戏最早提倡者;女子可与男子一样受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最高目标培养哲学家和政治家;最终目的促使灵魂转向。
3、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政治学》;最早提出自由教育(文雅教育);历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应遵循自然的原则,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分阶段教育;灵魂三分说;最高目的:追求理性(即追求美德);
4、古罗马昆体良教育思想:《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或培养》),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世界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欧洲古代教育发展的最高成就;学习三阶段(模仿-理论-练习);班级授课制思想萌芽;反对体罚,认为其是一种残忍的行为,会造成儿童心情压抑和沮丧。
二、独立形态阶段(独立+其他)
1、培根首提出、纽斯来独立、康德首教授、巴特来规范
级智夸大独立:三观点,一书,一地位。三观点:教育原则(教育要顺应自然,是贯穿其整个教育体系的根本性指导原则;第一次从理论上对直观性原则做了论证)、教育思想:泛智思想,普及初等教育思想,“把一切的教育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世界图解》《母育学校》、教学组织: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大教学论》;教育学之父
康德的教育思想:“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一书、一地位、一代表、1234五观点:《普通教育学》;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代表人;五观点:一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一目的(培养良好的公民)、二基础(心理学和哲学)、旧三中心(口诀:教师在课堂上讲教材: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四阶段教学论(口诀:冥想系法: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2、其他(卢的爱儿很自然、裴斯心理爱劳动、绅士洛克在白板上画漫画)
卢梭的教育思想(卢的爱儿很自然):一书:《爱弥儿》;一观点: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教育观(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人性本善,应高度尊重儿童;一地位:西方教育史上,最先发现儿童的人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裴斯心理爱劳动):二书(《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三地位(慈爱的儿童之父、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三观点(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洛克的教育思想(绅士洛克在白板上画漫画):一书《教育漫话》;二观点(一是白板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二是主张绅士教育,把对德行的教育放在首位,应在家庭中实施。)
三、多样化阶段(马克思主义+其他):
1、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平行教育或集体教育思想
公认的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
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苏联的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2、其他:斯宾塞准备学知识、杜威真现代、二伊实验完整个性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一书《教育论》、三观点(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反形式教育,重实科教育;主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认为教育任务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杜威的教育思想:一书、一代表、01345五观点:《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学代表人;零目的:教育无目的论(没有抽象、概括的目的,但有具体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除其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已的目的。)、一做:从做中学,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新三中心(儿童在活动中玩游戏:儿童中心、活动中心、游戏中心)、四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梅伊曼和拉伊的教育思想:前者,提出“实验教育学”,主张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后者出版《实验教育学》,认为教育就是对人的发展的实际指导,目的造就完整的生物-社会中完整的个性。
四、理论深化阶段(没有掌握目标,哪来发现过程结构,挖根找饭粒,高速赞发展,巴班最优化,全面和谐好司机,亚杰智力涨)
布卢姆的教育思想(姆有掌握目标):提出掌握学习理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卢纳的教育思想(纳来发现过程结构):提倡发现学习,认为教学重点是教学科基本结构,学科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教育过程》
瓦根舍因的教育思想(瓦根找范例):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范例教学原理》
赞可夫的教育思想(高速赞发展):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教学与发展》:”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巴班最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将现代系统论方法引入教学论研究,科学化新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全面和谐好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全面和谐教育思想;“活”的教育学
皮亚杰的教育思想(亚杰智力展):《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时期
教育学派别:
1.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狄尔泰和斯普朗格)
3.实用主义教育学,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从做中学等。(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和克伯屈)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凯洛夫《教育学》、马卡连柯《教育诗》和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5.批判教育学(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布尔迪厄)
教育理论成果:
1.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布鲁纳出版《教育过程》,结构主义和发现学习法。
2.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行为类型分为认知、情意、动作技能,教育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3.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
4.一般发展理论: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强调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5.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把教育看作一个系统
6.范例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克拉夫基(德),优化组合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范例教材,举一反三
7.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批判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提倡教学做合一
8.多元化发展时期教育学特点:教育学理论发展多样化,在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广泛应用到教育研究之中,研究方法走向科学化;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
1、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在西方世界,整个古代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均活跃于古希腊民主政体的雅典。其中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家是柏拉图,但需要指出的是当时的雅典的智者们的思想却与柏拉图的观点相反。也由此,开启了教育史上持续几个世纪的关于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或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种教育观的争论。
首先,在雅典,倡导民主、自由,反映在教育上,力图是个人的本性出发,使人得到多方面和谐发展。而不应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公民,应该培养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人。
其次,柏拉图:教育首先是国家与社会的教育,教育属于国家所有,为国家培养需要的人,而不是促进个人的发展。极力推崇斯巴达政体中的国家教育理想。其思想反映在《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
强调个人是属于国家的,教育应为国家培养公民;同时,他也主张,教育应使个人得到和谐的发展。正如他说的”必须依靠自然,发展儿童天性中的本性-----”
遵循自然的教育观点,首先在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著作中多次提到,并从此,为后来西方教育思想所倡导。
把教育分为实用教育与文雅教育,前者是不高尚的;后者才是高尚的,是服务于闲暇的,是符合人性的,值得大力提倡的。他的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并影响欧洲教育达几千年。
古罗马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孔子语录《论语》、战国后期的《学记》、韩愈的《师说》等。
总之,这个时期,教育思想及教育学还处在萌芽阶段,只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分析,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
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1632年成书的《大教学论》,是世界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
(1)提出了教育目的、任务、原则、方法、组织形式、德育及管理等;
(2)普及义务教育思想;
(3)主张建立适应儿童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即客观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教育适应自然的规律,继承了古希腊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4)提倡班级授课制;提出百科全书式教学内容。
(5)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和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人,18世纪的自然主义的教育家。
教育思想:教育适应自然观念,主观主义思想,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
教育目的:培养天性得到发展的人。
教育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学习;
教育内容:实用主义观点,反对夸氏的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内容,要求学习实用的地理、天文,物理,化学,农业等。
教育方法:发现法。引导儿童去发现知识。
其观点,成为后来的实用主义和进步教育理论基础,可以说现代教育思想的许多教育家的思想大多来源于卢梭的教育思想。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学科成态的教育学,这也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有是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之上的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并有着自己独特的基本概念及范畴。
教学论:教师对学生实行严格管理,学生围绕教师进行日常学习(指出师生关系);
教育内容:教科书和教师的讲授;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即强调教师中心、教科书中心、教室中心。
方法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广泛引用的复习、引入、讲解、总结和练习五步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人,著名教育家,杜威
美国的经济的勃兴,实用人员的需要,现有学科内容及教育方法的陈旧等不适应美国社会生活的变化。要求变革。
1899年,杜威,在其著作《学校与社会》,第一次用“传统教育”,对赫氏教育思想进行了评述,并将自己的理论定性为””现代教育。认为赫氏的理论是”非常专门化的、片面的和狭隘的。”
他针对赫氏的 教师中心、教科书中心、教室中心提出自己的: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其教学过程的方法论是: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从做中学。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