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滴定中,必须控制在不同的PH的溶液中进行,加入缓冲溶液,是用来调解和控制溶液的PH的。 如果是酸碱缓冲溶液的话。控制溶液的PH,减小EDTA的酸效应。缓冲溶液有时又可以作为络合掩蔽剂,降低共存离子效应。缓冲溶液有时用于防止金属离子水解形成不能迅速与EDTA络合的羟基化合物如果是金属离子缓冲溶液的话,是为了提高待测离子络合物的稳定性。
是为了维持ph的恒定。
1、加入缓冲溶液的目的是为了维持ph的恒定。缓冲溶液指的是由弱酸及其盐、弱碱及其盐组成的混合溶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减轻外加强酸或强碱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从而保持溶液的pH值相对稳定。
2、酸碱度描述的是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用pH来表示。热力学标准状况时,pH=7的水溶液呈中性,pH<7者显酸性,pH>7者显碱性。pH范围在0~14之间,只适用于稀溶液,氢离子浓度或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1mol/L的溶液的酸碱度直接用浓度表示。
3、缓冲液是一种能在加入少量酸或碱和水时大大降低pH变动幅度的溶液,弱酸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如HOAc与NaOAc),弱碱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如NH3H2O与NH4Cl)都是缓冲液。
缓冲溶液配制作用:
1,缓冲溶液是分析测试中经常需要的一种试剂。分析测试中,在络合滴定和分光光度法等许多反应里都要求溶液的pH值保持在一个范围内,以保证指示剂的变色和显色剂的显色等,这些条件都是通过加入一定量的缓冲溶液达到的。
2,我们人体的正常生理环境的维持离不开缓冲溶液,缓冲溶液对维持着人体正常的血液pH范围。其中碳酸-碳酸氢钠是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此对缓冲机制与肺的呼吸功能及肾的排泄和重吸收功能密切相关。正常人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后与水结合成碳酸,碳酸与血浆中的碳酸氢根离子—组成共轭酸碱对,所以缓冲溶液在医学检验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是因为配位滴定一般使用EDTA,即Na2H2Y,它在配位时发生如下反应:
M(2+) + H2Y(2-) = [MY](2-) + 2H(+)
显然这个配位平衡受产生的H(+)浓度的影响很大;
如果配合物非常稳定,那H(+)浓度虽然也会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但溶液中的M(2+)浓度会极低,不会影响滴定结果;
如果配合物的稳定性一般,则H(+)的产生会导致溶液中M(2+)浓度较高,因此而影响滴定结果;
缓冲溶液的作用就是降低配位反应产生的H(+)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在配合物稳定性一般时特别重要。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