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浆)、黄豆粉(浆)、面粉。海蛎饼是一种福建风味美食,流行于福建福州、莆仙及宁德一带。属于油炸类小吃,口感酥脆可口,形似圆形,色呈金黄,壳酥馅鲜,可单独当零食吃。
步骤:
1、将海蛎用姜、蒜、酒、豉油混合静置去腥,一个大碗放入面粉、黄豆粉,加适量水,将韭菜、南瓜切成丝加入,加海蛎、适量盐、味精,拌匀待用。
2、锅中大火热油后,转中小火,油饼勺浸热油后,盛满一勺料,铺平。
3、放入油中,30秒左右抖动一下,视油饼可自行脱落时翻面炸至金黄。最后捞出、沥油。
原料:
面糊、包菜和紫菜、海蛎和瘦肉、调味料。
做法:
1、面糊(家里做的一般直接用面糊做,外面卖的我没有去问是不是也是用面糊做的;不过记得小时候挺人说过有用稀饭磨成的糊做的面皮~);
2、包菜和紫菜分别弄成细碎的搅拌均匀(豆芽、胡萝卜、韭菜等蔬菜也可以~不过最常见的是包菜和紫菜~);
3、海蛎和瘦肉加调味料拌匀了(自己做的话,除海蛎外的其他原料都可以随便改的);
4、在瓢上均匀地涂上粉浆(要用专门的瓢噢~我不懂这个要在哪买,不然我也去买份回来~);
5、在粉浆上先放层蔬菜,再放点海蛎和肉;
6、再加层蔬菜,让海蛎夹在蔬菜中;
7、涂上粉浆(用的瓢跟第4步一样);
8、下油锅炸熟了,捞出沥干点油就可以吃了(海蛎饼热时是最好吃的,皮很香脆噢~)。
海蛎饼制作方法:
1
将蛎饼粉和油炸粉混合,加清水、少许的盐搅拌成稠状(用筷子划过有纹路的那样状态即可)静置半个小时
2
这个是做海蛎饼专用勺子
3
海蛎用盐水浸泡清洗干净沥干备用
4
紫菜洗净稍微切碎、香葱切粒
5
卷心菜切细碎
6
将紫菜、香葱和卷心菜混合备用
7
烧热锅,倒入油(这个量要多些,要能浸没海蛎饼为宜),将勺子也一并放入烧热,油温大约达7成热左右吧
8
将烧热的平勺取出,在上面薄薄地倒上一层粉浆(不要倒满整个勺子,那样炸时候会包住勺子导致蛎饼无法脱落的,舞这个就是第一块海蛎饼拍的,后来赶紧调整了用量)
9
放上辅料、摆上海蛎,然后稍微压下
10
接着再浇上一层米浆,不要太厚哦,只要能盖住全部就可以了,并且还是不要溢出勺子边缘
11
放入油锅中,中火炸
12
待一面鼓起了,蛎饼自然就从勺子上脱落了,然后翻面炸,至2面金黄就可以了
tip:1、一定要控制用量,千万不要溢出勺子,不然炸的过程会紧紧包在勺子上不宜脱落,也影响成品美观
2、锅要热,油温要够,勺子也要加热过使用,然后全程中火,这些就是我做海蛎的心得了
3、蛎饼粉是从福清买的,据说当地很多都有卖这种粉的地方,当时对面的老人家教的时候没有说要放油炸粉,但是我根据说明书还是加了30%的量,事实上这个是必须的,炸好的口感确实是外酥内嫩啊,如果没有放也可以的,但是口感就没有那么酥脆了
4、有心的也可以自己磨啊,米和黄豆的比例控制在7:3为宜
5、不喜欢有馅的,你也可以在米浆中直接加入香葱末,然后舀上面糊直接炸,也一样好吃的,我们这里也叫蛎饼
头天晚上准备好一小盆大米,加适量的黄豆泡在水里,大米和黄豆的比例是5:1,加上黄豆,炸出的海蛎饼外皮才会松、脆。第二天早上,在把浸泡一晚的大米、黄豆捞起来、沥干,然后把沥干的大米、黄豆拿到磨房去磨,(没有磨房也可用豆浆机)做成米浆。磨好的米浆很稠的话就给米浆加水,然后在边加水边搅拌,一直到你认为稀释够为止。接着,就开始准备海蛎饼里面的馅了。海蛎饼的馅很丰富,把大白菜、葱、蒜都切得细细的,并把菜汁拧出来,然后加上盐巴、味精等调料(因人而宜),放在一个大盆子里搅拌。接着把紫菜撕得细细的,用水浸泡一下,洗洗后,沥干,用一个盆子装着。做海蛎饼用的紫菜很讲究,叫“第一水紫菜”,也就是头茬的紫菜,头茬的紫菜特别细,味道特别鲜美,所以做海蛎饼通常要用这种紫菜。接着就是准备海蛎了,海蛎饼讲究的就是海蛎了,这海蛎不能太大,要那种天然的附在岩石上长大的海蛎为上品,把新鲜的海蛎洗干净、沥干后,用一个大碗装着。如果想让海蛎饼味道更丰富,还可准备一些肉,把肉切成细丝,加上佐料腌好,装在碗里备用。
一切准备就绪,就要下油锅炸了哦。先在勺子底部抹上一层米浆,米浆不能太薄,怕会破,也不能太厚,太厚就不好吃。抹好米浆,在抓一把白菜放在正当中,然后,再加一撮紫菜、几条肉丝、一些海蛎,最后又抹上一层米浆。米浆要抹得很均匀,不能留缝隙,这样炸出来的海蛎饼才漂亮、美观。如果抹好的海蛎饼应该是鼓鼓的,像一个小山包,很好看。
等蛎饼浮在油面上,在把海蛎饼翻一个面,在炸几分钟,一个圆鼓鼓、金灿灿的海蛎饼炸好了。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