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指出:实践具有三个特征。
1、实践具有物质性,实践决定认识;
2、实践具有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它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最重要的就是两点: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英文是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扩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最大的存在意义就是告诉我们,观察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从实践开始,实事求是,不怕一切思想束缚,哪怕是曾经认为是正确的,后来被证明是行不通或不合时宜的,都要改正,只要我们的目标不变,采取何种形式都不重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不是一种对社会的预测或规范,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时不应当先入为主的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某种社会制度的代言人。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的方法是一流的,用好了它,则无往而不胜。
-马克思主义
实践概念的完备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的伟大变革的关键。实践的观点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它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体现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的实践范畴作为自己理论体系的核心,它也就必然具备革命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理论特征。
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核心、最为基础的范畴。在实践范畴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学,构成了一个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统一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其革命性、批判性特征,不仅在于它公开申明自己服务于无产阶级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人类解放事业,而且更在于这种哲学本身就内在包含着革命性、批判性的规定。这种革命性、批判性的规定在逻辑上内含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基石的实践概念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范畴作为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基石,不仅决定了它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而且决定了它在本质上是科学的和客观的,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表现在:
1、马克思主义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目的,强调理论要能够指导实践;
3、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在伦敦海格特公墓马克思纪念碑上铭刻着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MNX1-19
(回答完毕,若有价值,请予采纳)
实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还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这源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论述,如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后来,学术界进一步认识到,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基本观点,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经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我国学术界更进一步认识到,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而且是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
扩展资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一两次实践的成败无法证明一种认识是真理还是谬误。
列宁在讲到真理的全面性时说,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
每一次个别的具体的实践活动均具有局限性,它既不能完全证明某一认识是正确的,也不能完全证明某一认识是错误的。
一种认识是否为真理,需要经过长期、多次的实践检验,经过多个领域、多个地区、多种形式的实践检验。
人民网--人民日报大家手笔: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