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的类型及特征如下:
1、西南土壤类型:砖红壤
特征:土壤颜色类似烧的红砖。是具有枯枝落叶层、暗红棕色表层和棕红色铁铝残积B层的强酸性铁铝土;
2、长江下游及西藏南部土壤类型:红壤
特征: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红色;
3、西藏中北部新疆南部及天山土壤类型:未发育;
4、北方地区土壤类型:棕壤及褐土
特征:呈微酸性反应,鲜棕色。成土母质多为酸性母岩风化物;
5、新疆中东部及内蒙
(一)西南部(包括海南岛及云南南部):土壤类型:砖红壤
特征:砖红壤是 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中的土壤在热带季风气候下,发生强度富铝化作用和生物富集作用而发育成的深厚红色土壤,以土壤颜色类似烧的红砖而得名.砖红壤是具有枯枝落叶层、暗红棕色表层和棕红色( 10R5/6)铁铝残积B层的强酸性铁铝土.但中国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由玄武岩母质发育的砖红壤呈暗红色.土层深厚,质地粘重,粘粒含量高达60%以上,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
(二)长江下游及 *** 南部:土壤类型:红壤
特征: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红色.红壤在中亚热带湿热气候常绿阔叶林植被条件下,发生脱硅富铝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发育成红色,铁铝聚集,酸性,盐基高度不饱和的铁铝土.红壤、黄壤、砖红壤可统称之为铁铝性土壤.
(三) *** 中北部·新疆南部及天山:土壤类型:未发育
(四)我国北方地区:土壤类型:棕壤及褐土
特征:呈微酸性反应,心土层(B层)呈鲜棕色.成土母质多为酸性母岩风化物.主要分布地区的年平均气温约为 12℃,≥10℃的积温在4000℃上下,年降水量600~900毫米,半湿润暖温带地区碳酸盐弱度淋溶与聚积,有次生黏化现象的带棕色土壤,又称褐色森林土.
(五)新疆中东部及内蒙古西部:土壤类型:温带荒漠土
特征:温差大、降雨量少、植物稀疏.风化和成土作用微弱.由于降水量少,土体中的各种元素,基本是不迁移,或移动极弱,碳酸钙在土壤表面积聚,石膏和易溶盐类淋洗不深,在剖面中积累.土壤的组成与母质近似、有机质含量甚微、地表多砾石,具有龟裂化、漆皮化、砾质化和碳酸盐表聚
(六)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宁夏至西宁狭长地带:土壤类型:黑钙土
特征: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量大于分解量,土层上部有一黑色或灰黑色肥沃的腐殖质层,在此层以下或土壤中下部有一石灰富积的钙积层.
我国主要有15种土壤类型,分别是砖红壤、赤红壤、红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黑垆土、荒漠土、高山草甸和高山漠土。
1、砖红壤
区域: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
特点: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
2、赤红壤
区域: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
特点: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颜色红。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肥力较差,呈酸性。
3、红黄壤
区域: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
特点:有机质来源丰富,但分解快,流失多,故土壤中腐殖质少,土性较粘,因淋溶作用较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含铁铝多,土呈均匀的红色。因黄壤中的氧化铁水化,土层呈黄色。
4、黄棕壤
区域: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
特点: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呈弱酸性反应,自然肥力比较高。
5、棕壤
区域: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特点: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钾、钠、钙、镁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积。土层较厚,质地比较粘重,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微酸性反应。
6、暗棕壤
区域: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
特点:土壤呈酸性反应,它与棕壤比较,表层有较丰富的有机质,腐殖质的积累量多,是比较肥沃的森林土壤。
7、寒棕壤(漂灰土)
区域:大兴安岭北段山地上部,北面宽南面窄。
特点:土壤经漂灰作用(氧化铁被还原随水流失的漂洗作用和铁、铝氧化物与腐殖酸形成螯合物向下淋溶并淀积的灰化作用)。土壤酸性大,土层薄,有机质分解慢,有效养分少。
8、褐土
区域:山西、河北、辽宁三省连接的丘陵低山地区,陕西关中平原。
特点:淋溶程度不很强烈,有少量碳酸钙淀积。土壤呈中性、微碱性反应,矿物质、有机质积累较多,腐殖质层较厚,肥力较高。
9、黑钙土
区域: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地区。
特点:腐殖质含量最为丰富,腐殖质层厚度大,土壤颜色以黑色为主,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钙、镁、钾、钠等无机养分也较多,土壤肥力高。
10、栗钙土
区域:内蒙古高原东部和中部的广大草原地区,草场为典型的干草原,生长不如黑钙土区茂密。
特点:腐殖质积累程度比黑钙土弱些,但也相当丰富,厚度也较大,土壤颜色为栗色。土层呈弱碱性反应,局部地区有碱化现象。土壤质地以细沙和粉沙为主,区内沙化现象比较严重。
11、棕钙土
区域: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北部,塔里木盆地的外缘,是钙层土中最干旱并向荒漠地带过渡的一种土壤。
特点:没有灌溉就不能种植庄稼。植被为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腐殖质的积累和腐殖质层厚度是钙层土中最少的,土壤颜色以棕色为主,土壤呈碱性反应,地面普遍多砾石和沙,并逐渐向荒漠土过渡。
12、黑垆土
区域: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等黄土高原上土壤侵蚀较轻,地形较平坦的黄土源区。
特点:黄土母质形成。植被与栗钙土地区相似。绝大部分都已被开垦为农田。腐殖质的积累和有机质含量不高,腐殖质层的颜色上下差别比较大,上半段为黄棕灰色,下半段为灰带褐色。
13、荒漠土
区域:内蒙古、甘肃的西部,新疆的大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等地区,面积很大,差不多要占全国总面积的1/5。
特点:土壤基本上没有明显的腐殖质层,土质疏松,缺少水分,土壤剖面几乎全是砂砾,碳酸钙表聚、石膏和盐分聚积多,土壤发育程度差。
14、高山草甸
区域: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在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和天山山脉。
特点:剖面由草皮层、腐殖质层、过渡层和母质层组成。土层薄,土壤冻结期长,通气不良,土壤呈中性反应。
15、高山漠土
区域:藏北高原的西北部,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
特点:土层薄,石砾多,细土少,有机质含量很低,土壤发育程度差,碱性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壤类型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