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指标,既要满足国家管理当局宏观调控需要,又要有利于债权人对企业的客观评价,还要有利于企业自我评价与考核。
2、缺乏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方面的指标。这主要说明要注重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两个重要的潜力指标。
3、现行指标体系主要运用企业的历史数据进行静态分析。运用历史数据进行静态分析不能准确反映企业动态经济状况,也未能充分关注企业或有事项及期后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
4、采用单纯的定量评价方法,缺乏与定性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定量评价方法都是以企业定期编制的财务会计报表为基础,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做出评价。
5、评价指标都是以历史为基础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忽视了横向比较。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往往以上年实际或历史情况作为基数进行对比分析。
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要实现利润,就要围绕三项基本目标,分别是交期、成本、质量,其中质量目标具有独立性,不提倡降低质量标准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剩下的两项则属于我们可以调整或修正的目标。原则上讲,交期(这里指生产产量)和成本在大多数情况是一组正相关的指标,也就是产量越多,单车成本越低,呈规模经济性;但是在特定情况下,交期和成本是一组负相关的指标,也就是产量越多,单车成本越高,呈规模不经济性。卡车公司的情况实际上属于后者。
利润等于生产数量乘以单车利润。生产数量和生产节拍有关,单车利润和生产成本有关,当生产数量变化时,我们分别有四种不同的结果:一是产量增加、成本降低;二是产量增加、成本增加;三是产量减少、成本降低;四是产量减少、成本增加。很显然,第一种情况是绝对要选择的,第四种情况是绝对不要选择的,但是第二种、第三种情况,仅仅从表面上看,我们是没有办法区分哪一种情况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不知道增加产量或者减少产量,对于总利润的影响是否是有利的,因为这个时候产量增长和成本降低是负相关的。
要得到产量的变化对总利润的影响,我们就要建立准确的成本信息,我们要分别收集不同批量的车型下的单车成本数据,这在集团公司目前的管理模式下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制造成本的管理模式,所有的间接费用都是按照工时分摊到产品中去的,它只有在单一品种的生产条件下,才能得到真实成本。要得到正确的成本信息,我们就要以作业成本法为企业成本核算体制。这方面基础工作量太大,管理体系也不配套,实现起来有较大难度。笔者建议采用另外一种方式,通过关键性指标推算成本。下面介绍一下该方法的主要思路。
首先我们只考虑变动成本,不考虑固定成本,因为构成固定成本的企业固定资产是一次形成的,不管你今后怎么经营,这部分都是固定发生的,对我们的决策并不会发生影响。这样变动成本实际上包含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工时消耗,一个是材料消耗。
产量是由市场决定的,在产量和成本正相关的情况下,市场有多大需要,我们就投入多少劳动力资源和材料资源,直至设备能力满负荷。在产量和成本负相关的情况下,即使市场有需要,我们也不一定投入劳动力资源和材料资源,我们要比较不同方案下的总利润情况。
式一:单车利润=单车价格-材料价格(或半成品)-流动资金成本-单车实际工时消耗×工时价格
式二:总利润=产量×单车利润
式一中,单车价格是市场决定的,材料价格是设计或采购决定的,工时价格是工资标准决定的,只有两个数字和生产有关,单车实际工时消耗和流动资金成本。
对应单车实际工时消耗,我们有三个指标,分别是:稼动率、可动率、能率。
稼动率指在现有管理现状下,我们投入的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率,一般情况下,我们是按照产品的市场需求量确定劳动力的投入多少的,所以通常认为稼动率是由市场决定的。
有的资料把稼动率看成是设备的产能利用率,笔者认为这个说法是不恰当的,稼动率是指我们为了满足市场需要所调动的全部资源的利用情况,是一种活的资源,最主要的就是劳动力资源,它将形成一个稳定生产节拍,一旦预测失误,需要重新调整节拍,资源将出现浪费。
可动率指设备我们想动就可以开动起来的概率,影响可动率的因素包括故障、换模、物料等各类时间因素,我们一般用这个指标评价生产线的管理能力,但是这个指标可以通过增加库存或中间在制进行调整,单独使用意义不大。
能率指制程时间和作业时间的比值(通常还有一个修正系数),日系企业使用,有点类似于我们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劳动生产率不是以百分率表达的效率指标,在这里不能使用。能率显示了有效作业时间占所有作业时间的比重。
这样单车实际工时消耗=单车理论工时/(稼动率×可动率×能率),其中单车理论工时属于已知数据。
流动资金成本,这里指从第一道工序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开始,到最后一道工序的成品结束,包括所有中间在制和库存,逐项累计原值和工业增加值,汇总数据值并乘以银行同期利率,然后再分摊到每辆车的成本中去。
式二中,产量对应于生产节拍,每当产量发生变化,稼动率、可动率、能率都将随之变化,特别是可动率、能率将更为明显。
稼动率、可动率、能率的获得手段相对简单,比较复杂的是流动资金成本,但是并非不可操作,而且也可以通过相关财务数据进行推算,整体看难度并不是很大。
卡车公司的产量和品种是由销售部门主导的,生产部门完全是被动接受的。为了扩大产量,不得不接受一些小批量订货,所以会牺牲一部分效率,这个时候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呈负相关性,对总利润的影响很难判断。建立一个评估总利润的指标体系的作用是:
一、打破部门的条块分割,追求指标之间的平衡,强调不同指标的相关性,有助于绩效管理。
二、可以直观的评价精益生产推进的结果,有助于推进精益生产方式,并把精益思想延伸到其他职能体系。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则其给予股东的回报越高,企业价值越大。同时盈利能力越强,带来的现金流量越多,企业的偿债能力得到加强。
比如甲、乙两家企业,2005年的销售收入均为50万元,净利润为10万元。我们无法判断到底哪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强。但是如果告诉我们,甲公司的总资产为50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100万元;乙公司的总资产为20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50万元。我们就可以认为乙公司的盈利能力高于甲公司,因为乙公司每元所有者权益带来的净利润为0.2元,而甲公司为0.1元。
因此,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在考虑绝对值的基础上,往往更多地考虑相对值指标。相对值指标一般用各种比率指标进行反映。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比率指标很多,主要包括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比率指标很多,主要包括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1、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是销售毛利与销售收入净额之比,其中销售毛利是销售收入净额与销售成本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
2、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指企业净利润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表示每元销售收入净额获取利润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
3、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又称总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企业利用全部经济资源的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
4、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所有者权益收益率,它是净利润与平均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2×100% ;
5、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期末所有者权益与期初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它反映所有者权益保值增值情况。计算公式为: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1.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有(ACDE)
A、营业利润
B、利息保障倍数
C、净资产收益率
D、成本利润率
E、净利润
2、下列财务比率中,可以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是(BCD)意义
A、平均收款期
B、资本金收益率
C、 总资产报酬率
D、销售净利率
E、利息保障倍数
3、计算
1、总资产报酬率
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
2、总资产净利率
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3、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4、主营业务毛利率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5、主营业务净利率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6、成本费用利润率
净利润÷(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
供参考。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