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延康元年,曹丕自立称帝,因其姓曹,后世称之为曹魏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咸熙二年曹奂禅位于司马炎,享国46年,主要控制长江以北九个州,势力最强大。
章武元年,刘备称帝,为表示自己政权合法性,国号仍沿用汉,因其控制范围在益州蜀地一带,故后世称之为蜀汉或简称蜀。蜀汉势力最为弱小,炎兴元年刘禅投降邓艾,享国43年。
建兴元年,孙权正式称帝,建立孙氏政
指东汉后魏、蜀、吴三国。
拓展资料
一、魏国
魏国(213年5月 —266年2月4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
二、蜀国
蜀汉(221年5月15日[1]—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
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三、吴国
吴国(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01三国是指魏、蜀、吴这三个国家,其领导人分别是曹操、刘备和孙权。东汉末年出现许多割据势力,其中魏国、蜀国和吴国是最具有实力的割据政权,他们相互制约,明争暗斗,让东汉以最快的速度灭亡,从而出现混乱的三国时代。
02魏国:魏国(213年5月 —266年2月4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
03蜀国:蜀汉(221年5月15日[1]—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04吴国:吴国(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所谓的三国,一般是指东汉灭亡以后,出现的三个格局政权,史称魏蜀吴。
魏国是曹操打下基础,由曹丕篡汉建立的。由公元220年到公元265年司马炎篡魏结束。
魏国的都城是洛阳,不过,这个洛阳并非以前的洛阳。除此之外,魏国还有长安、邺城、许昌和谯县四个陪都。
蜀国的建立者是刘备,公元221年得到曹丕篡汉的消息以后进位大统。263年,曹魏派钟会、邓艾、司马绪三路进攻蜀汉,邓艾偷袭阴平,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蜀汉的都城是成都。
吴国是由孙策奠基,到了公元222年,孙权接着击败曹魏的机会称帝。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派王浑、王浚灭吴,孙皓投降,吴国灭亡。吴国开始治所在吴郡,后来建造秣陵,改称建业,定都于此。建业就是今天的南京,但是石头城并不应该指的就是南京,而应该是在建业周边用石头筑的一个卫城,这个在后来南朝梁的侯景之乱的时候,看得比较明显。而古代帝都,都有天津、金镛城和石头城,洛阳就有一套这样完整的建置,所以用“石头城”来指代南京,是毫无道理的。刘禹锡所谓的“一片降幡出石头”,也未必指的就是南京。因为当时吴国主要的抵抗力量应该集中在卫城石头城,而确实不是建业,等到人家都攻破石头城了再投降,恐怕来不及。即使刘禹锡指的是南京,也只能说明诗人是这么认为的,诗人不懂历史,这种“羽扇纶巾”的事情还少了。
而当时三国互相之间的称呼各有不同。由于蜀汉自认为承汉正统,所以自称为汉,汉吴同盟时期,吴国也称其为汉。而魏国只肯称它为贼。同样,汉也称魏为贼,魏自称魏,吴在投降曹操、曹丕的时候,称魏为魏,汉吴同盟时期,也叫魏为贼。吴自称吴,魏国似乎也叫吴为吴,而汉只肯称它为东。
三国指的是:曹魏、蜀国、孙吴 三个国家。
1、蜀国,杰出人物:刘备、诸葛亮 等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2、曹魏,杰出人物:曹丕、司马懿 等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魏国始建。;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3、孙吴,杰出人物:孙权、甘宁 等
公元222年,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天纪四年(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扩展资料:
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参考资料:-三国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