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再加点肉丝;
材料:猪五花肉400克、冬瓜150克、洋葱20克、黄豆芽适量;
调料:盐、味精、白糖各适量;
做法如下:
首先将冬瓜洗净,削皮,切片;然后将洋葱剥去表皮,与猪五花肉均切成片备用;然后将油锅烧热,下入五花肉煸炒至八分熟,放入冬瓜、洋葱翻炒,调入盐、 白糖、味精,小火炒熟即可。
洋葱和冬瓜可以一起吃,常见的有洋葱炒冬瓜。
主料:冬瓜200g、洋葱150g。
调料:食盐适量、鸡精适量、老抽适量、调和油适量、朝天椒适量。
做法步骤:
1、准备材料:洋葱,冬瓜,尖椒。
2、将尖椒切成小块。葱花适量。
3、洋葱切成小块。
4、冬瓜去皮洗净,切成长块。
5、锅中放油,倒入葱花和洋葱,爆炒出香味。
6、倒入冬瓜。
7、倒入尖椒,放上盐,鸡精,少许老抽着色。糖。
8、炒至冬瓜变软即可出锅。(不需要放水,因为冬瓜本身就是容易出水的蔬菜。)
9、装盘即可开吃。
扩展资料: 冬瓜包括果肉、瓤和籽,含有丰富的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不同产地的冬瓜营养成分略有差异,以中国广东产冬瓜为例,每100 g鲜冬瓜中含有蛋白质0.3 g,碳水化合物 1.8 g,膳食纤维 0.9 g,钾 65 mg,钠 0.2 mg,磷 14 mg,镁 5 mg,铁 0.1 mg,维生素C 27 mg,维生素E 0.02 mg,核黄素 0.01 mg,硫胺素 0.01 mg,尼克酸 0.2 mg。
研究表明,冬瓜维生素中以抗坏血酸、硫胺素、核黄素及尼克酸含量较高,具防治癌症效果的维生素B1,在冬瓜子中含量相当丰富;矿质元素有钾、钠、钙、铁、锌、铜、磷、硒等8种,其中含钾量显著高于含钠量,属典型的高钾低钠型蔬菜,对需进食低钠盐食物的肾脏病、高血压、浮肿病患者大有益处,其中元素硒还具有抗癌等多种功能。
含有除色氨酸外的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较高,还含有鸟氨酸和Y-氨基丁酸以及儿童特需的组氨酸;冬瓜不含脂肪,膳食纤维高达0.8%,营养丰富而且结构合理,营养质量指数计算表明,冬瓜为有益健康的优质食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瓜
冬瓜,豆芽,肉可以一起炒,三者没有食物相克,食物相克并不存在。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顾晓红表示,按照中医理论,所有食品,无论水果还是蔬菜、肉类、谷物都分其性,即寒、热、温、良。不同物性的饮食共同作用于人体,可能会发生一些副作用,我们叫做食物“相反”。
而且物性叠加出现机体的副作用的“相反”是因人而异的。比如,螃蟹是寒性的,柿子也是寒性的,两个寒性的东西放在一起,如果赶上虚寒体质的人,非常容易腹泻。这就是食物相反,它不是事物本身“相克”而是与人的体质等个体因素相关,所以不能说食物“相克”导致疾病、死亡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系主任林殷教授认为,有很多单独食用就可能出现问题的食物,不能够以相克理论殃及“无辜”。
比如,在《金匮要略》中记载:“食生肉饱、饮乳,变白虫”。这个白虫实际上指绦虫,是由猪绦虫或牛绦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好发于吃生的或未煮熟猪、牛肉的人。因此与是否饮乳没有关系,也不是相克的问题。
扩展资料
生活中,有一些所谓的食物相克,其实是个人体质问题。一是乳糖不耐受。个别人群缺少由小肠细胞分泌的乳糖酶,无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
主要表现为饮奶后出现腹部紧张、肠鸣、腹痛、排气、腹泻和全身软弱无力等症状。乳糖不耐受的人单独喝牛奶都会腹泻,这时候如果碰巧跟别的食物一起吃,就产生了“食物相克”现象。
二是过敏现象,包括海鲜过敏、花生过敏、鸡蛋过敏等。理论上讲,只要是含有蛋白质的食物,都有可能造成过敏,引发不适。
三是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患者以中青年居多,男女比例约为1:2。这种疾病病因尚不明确,情绪因素、饮食、药物或激素均可促发或加重这种高张力的胃肠道运动。
可以肯定的是,患者无论吃了什么,都有可能产生腹部不适,并因此怀疑存在食物相克。这提示我们,吃完东西出现不适,短时间内不能自行缓解,应该及时就医,而不是以讹传讹。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食物相克并不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食物到底相克吗营养、中医专家质疑"食物相克"论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