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法统一原则:统一的国家需要统一的社会主义法制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必然要求法制的统一。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条、律师法第3条第2款、民事诉讼法第7条、行政诉讼法第4条规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以上规定确立了我国司法工作“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1954年宪法中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也把这一原则作为一项司法原则加以规定。
4、保障人权原则: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
5、接受监督原则: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进行司法活动的过程中,接受国家权力机关、检察机关和新闻媒体等的监督,纠正自己的违法行为,预防司法腐败的发生,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
司法鉴定的具体原则包括:
1、司法鉴定合法性原则,住院不可以鉴定主体合法、鉴定材料合法、鉴定程序合法;鉴定步骤、方法、标准合法、鉴定结果合法五个方面;
2、司法鉴定独立性原则;
3、司法鉴定客观性原则;
4、司法鉴定公正性原则。
【法律依据】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五条
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司法鉴定人应当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鉴定,并对自己作出的鉴定意见负责。司法鉴定人不得违反规定会见诉讼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
第六条
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个人隐私。
遵循平等和正当的原则。
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在这里,司法主要指法院的审判活动;公正的含义则包括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等。司法公正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遵循平等和正当的原则,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的精神。
在司法活动中,由于当事人往往具有特殊的地位,所以其个人利益便经常会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利益和社会整体的利益发生冲突。在如何协调这种矛盾冲突的问题上,不同国家在建立司法制度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有些国家在司法活动中强调要优先保护社会整体的利益;有些国家则在司法活动中强调要把个人利益的保护放在首位。
扩展资料:
司法公正的相关要求: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中包括法律对全体公民平等。公民依照法律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受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受法律的追究。
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即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排除主观想象、分析和判断的依据。要以法律的标准和尺度审理案件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其中包括国家的审判权和检察权分别有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统一行使。司法机关依照法律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司法公正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