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化。这是现代农业的核心内容,要通过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知识化水平,打造出提升农业品质的内在力量。
2、市场化。现代农业引入现代商品经营理念,是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化要求来运作的现代农业理念。
3、产业化。现代农业理念要求,必须实现农业经营模式的产业化。经营要面向市场,通过产业化经营,将农业从相对封闭的生产体系转变为更加开放的产业体系。
4、集约化。现代农业的经营方式必然要求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农业经营的方式,既包括农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包括农业要素的投入方式。
5、可持续化。现代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保持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平衡,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1、具有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农业成为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这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标志。
2、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农业发展本身是可持续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广泛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水资源、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生态系统。
3、农业成为高度商业化的产业。农业主要为市场生产,具有很高的商品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商业化是以市场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要求建立非常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离开了发达的市场体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产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产业商品率可达到100%。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国家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我国基层农业进行技术推广手段一定要予以革新,改变以往的单一工作模式,发展多元技术,创新技术推广策略,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完善推广方式,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
例如,我国某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不仅针对农民群众开展了集中的技术培训课,还建立了技术推广示范点和示范单位,组织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定期深入到群众中来,及时了解他们对技术的需求和农业生产现状。
并开展一对一技术推广活动,实现了技术推广方法的多样化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的架设。
基本特征
从目前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社会环境来看,我国的
现代农业,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生产技术科学化。
科技,是农业向现代化推进的
动力源泉,在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
用。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
业,从而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
证食用安全。
(二)生产过程机械化。
是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手工
劳动,
在产前、
产中和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
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机械化不等于现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 养生问题 母婴保健 养生小常识
代化,但它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没有机械化的支持,也不
可能有现代化农业。
(三)增长方式集约化。
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
代的精耕细作,在化肥、农药、灌溉等方面实现投入边际效
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产的基点转
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
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四)经营循环市场化。
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
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投入
—产出—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到实现。
(五)生产组织社会化。
意味着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
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必须和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
有机地联系起来,并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提高这种依赖程
度,以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六)生产绩效高优化。
我们所要的农业现代化,是高
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能否做到高产优质高效,是我们检验
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如:单位产量、优质品率、
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等。
(七)劳动者智能化。
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
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劳动者的文
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既是现代化农业的目标,同时也是实现
目标的可靠保证。
三、发展现代农业应处理好几个相关问题
(一)
要适应阶段性发展要求。
工业化、
城市化的发展,
需要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现代农业建设又必须以科技进步
和工业体系的完善为前提,不断释放和拓展新的产业功能。
在现代工业、现代城市和现代农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
系,
现代农业建设,
既不能长期滞后于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
也不能超越和脱离工业化、城市化的客观条件。
(二)要释放和拓展农业的多重功能。
一是强化农业的
产品供给功能;二是重视农业的劳动力释放与吸纳功能;三
是增强农业的增收功能;四是强化农业的市场贡献功能;五
是凸现农业的生态环境维护功能;六是拓展农业的观光休闲
功能;七是释放农业的文化传承功能。
(三)
要强化农业区域的功能定位。
各地环境资源不同,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各异,在建设现代化农业过程中,应依照
不同区域的要素资源状况,努力形成不同的农业功能区域,
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功能区域的比较优势。
(四)要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努
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农业和农民组织在技术
传递、信息集合、产业开发、规模经营、能力互补、资源共
享方面的作用。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模式,一是农业产业
化经营带动模式;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三是现代公司
制企业模式;四是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模式;五是提供组织
化的生产服务模式。
(五)要调整政府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现代农
业,离不开政府的引导、管理和服务,而且现代农业发展程
度越高,要求政府提供的产业服务范围越广。在现代农业建
设中,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由更多地强调管理向更多地提
供公共服务转变。一是规划引导,二是试点示范,三是政策
扶持,四是产业服务。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