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简述夷陵之战

时间: 2023-04-09 02:52:58

简述夷陵之战

彝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对东吴发动的战役,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3个月后,立刻以替大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气势强劲。东吴国君孙权立即以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军的攻势,更在222年八月彝陵一带打败蜀军。

白帝城托孤故事梗概 100字,不要评价,要简述。

刘备至夷陵之战失败之后逃到了白帝城,不久刘备病重召来诸葛亮李严等重臣在床头,吩咐辅佐幼主刘禅,于是刘备让重臣离去只留诸葛亮一人在床前,刘备说:“若我儿不才,君可自取。

诸葛亮听之明之时刘备的一点小计谋可是仍然感动流涕说曰:”臣竭尽所能肝脑涂地辅佐幼主早成大业,刘备放心了于是叫来刘禅,让他拜诸葛亮为相父而且让刘禅时常要听说相父教诲。

扩展资料

战略要地荆州的丢失,关、张败亡以及夷陵之战的大败,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新生的季汉政权面临内外交迫。而在这个时候刘备又一病不起,这个依托刘备个人魅力建立起来的国家已经摇摇欲坠。

同时刘备虽然知道诸葛亮等人对于自己十分忠心,但对自己的儿子忠不忠心就不能保证了,因为知道诸葛亮的责任心十分强,所以这时只要把儿子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就会尽责地把他扶起来。

-白帝城托孤

请简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的简要经过

夷陵之战
中国三国时期 ,吴军在夷陵(今湖北宜昌境)一带挫败蜀军进攻的防御战。又称猇亭之战。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袭取荆州,擒杀蜀将关羽。蜀章武元年(221),刘备为夺回荆州,报杀关羽之仇,亲率大军攻吴。孙权遣使求和不成,便一面与魏修好,一面命大将陆逊督军应战。陆逊以蜀军势盛、求胜心切,决定先让一步,再相机决战,令吴军退至夷陵、猇亭(今湖北宜都北)一带,据守有利地形。次年二月,刘备大军相继进至夷陵、夷道(今湖北宜都),连营数百里,并得“武陵蛮”土著部族的支援,声势浩大。蜀军频繁挑战,但陆逊坚守不出。两军相持达半年之久,直待蜀军疲惫、斗志松懈,且因暑热,移入密林结营时,陆逊才开始反击。陆逊利用火攻,火烧连营,并封锁江面,扼守夷陵道,全线出击,克营40余,蜀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塞江而下”。刘备狼狈逃至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次年病死。夷陵之战,吴军后退诱敌,击其疲惫,创造了由防御转入反攻的成功战例。此后,蜀汉国力大损,孙吴也有北顾之忧,不得不继续联合抗魏。
赤壁之战东汉末年,曹操大军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今湖北嘉鱼县东北)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后,企图一举扫灭南方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挥师南征荆州割据者刘表。这时,刘表刚刚病死,继立的次子刘琮闻风丧胆,遣使请降。原来投靠刘表的刘备匆促南奔江陵,而被曹军轻骑大败于当阳长坂,备妻子人众辎重等多失散,后与刘表长子刘琦及所领万余人会合,退守夏口(今湖北汉口)。曹军进抵江陵,收降荆州7—8万军队,总兵力达20余万,而号称80万大军。曹操送信给孙权,胁迫其投降,又顺流东下,直驰夏口,威胁刘备。此时,孙、刘形势至为危急,孙权派鲁肃进见刘备,刘备则派诸葛亮去游说孙权,共商联合抗曹大计。于是,孙权决定与刘备结盟,派遣大将周瑜、程普、鲁肃统领水军3万与刘备共御曹军。初次交锋,曹军失利,遂引船舰撤至北岸,屯于乌林(今湖北嘉鱼县西北)。周瑜等泊于南岸,两军隔江对峙。曹军长途跋涉,“远来疲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加之水土不服,军中已经流行疫病;荆州降卒“尚怀狐疑”(《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缺乏斗志,所以曹军人数虽众,士气却不高。又北人长于陆战,而不习水战,惧怕风浪颠簸,曹军竟用铁索将船舰捆在一起,如此固然使士兵免受晕船之苦,但船舰的行动也就非常不便。周瑜部将黄盖见曹军船舰相连,就建议用火攻。黄盖派人送信给曹操,诈称投降,随后用艨冲斗舰数十艘装载干草枯柴,灌上油膏,上面覆盖帷幕,乘着猛烈的东南风扬帆驰往北岸,一边让士卒高喊:“投降!投降!”曹军士兵都出来观看。待离曹军2里余,黄盖令一齐放起火来,火烈风猛,船飞如箭,撞向曹军船舰,曹军船舰顿时烈焰冲天,又迅速延烧到岸上营寨。周瑜等见北岸火起,立刻擂鼓过江,攻击曹军。曹军大溃,人马烧死、溺死者无数,其余退保南郡。刘备和周瑜又指挥军队乘胜追击,一直追赶到江陵。赤壁一仗,使曹军遭到很大挫折,足见曹操尚未具备统一全国的力量,而骄傲轻敌,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刘备在赤壁之战中获利最大,占领荆州四郡,有了发展的基础;而孙权在解除来自北方的威胁后,政权更加巩固了。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以少眭多,以弱胜强的三大著名战例机(宫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之一。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袁绍击败了孔融公孙瓒等人,逐渐拥有冀、青、幽、并四州,成为雄居北方、实力最强的诸侯。他自恃地广人众,兵多粮足,意欲统一全国。遂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亲率步兵十万,骑兵两万南下,欲攻许昌。曹操兵少粮缺,被迫以两万兵力的绝对劣势在中牟官渡与之相拒。 面对实力对比十分悬殊的不利局面,曹操审时度势,充分吸纳部下的正确意见,利用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等有利因素,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于次年(公元200年)和袁军展开激战。曹军声东击西,救白马之围,设伏南坡,诛颜良、斩文丑,夜袭鸟巢,两次偷袭袁军后方,截其粮车,焚其粮。 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势全线出击,一举歼灭了袁军主力。袁绍仅率八百余骑逃回河北。此役曹操大获全胜,为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一千多年的沧桑变化,官渡古战场的许多遗迹已被湮没,但至今仍有曹公垒、草场、汉井等留存。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