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简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时间: 2023-04-09 04:51:36

简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1、中日甲午战争是发生在1894年的中日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战败,被近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2、甲午战争前,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由于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本身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国内各种势力矛盾尖锐,因此日本制定侵略中国为最终目的扩张计划;

3、同时期的清朝政府,在被侵略中开始了新一轮的洋务运动,妄求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办学堂、轻重工业、并于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师,由于清朝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政治制度以释放生产力,因此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中日甲午战争简介50字左右

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Sino-Japanese War)。
甲午战争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甲午战争的背景,从世界,日本,中国三方面分析

甲午战争
世界背景:此时,朝鲜因为东学党起义的问题,而使得这个国家一下子被日本看中了,朝鲜王企图希望中国援助,但中国却不理此事。而日本对中国朝鲜半岛虎视眈眈,想通过朝鲜打开日本在远东大陆的局面,情况十分危机。朝鲜半岛是中国的付属国,是中国抵制日本的屏障,清政府帝党十分愤怒,希望依靠战争决绝此时,西方列强表面辅佐满清政府,实质上都希望依靠日本借此打击中国。
日本方面:日本对长期漂浮在太平洋小岛上,坏境恶劣。此时,一场地震使的日本人恍然觉醒,希望他们在中国与俄国方面的远东地区打开一道大陆,作为日本国在大陆上的版图。朝鲜就成了日本走进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的门户。而朝鲜东学党事件给了日本人绝大的机会,日本开始不顾国际上的劝顾公然向朝鲜半岛增兵。
中国方面:经历过三十年的“洋务运动”的发展使得西方列强对中国开始有所顾忌,西方列强暂时停止了侵略的脚步,清政府也比较太平,民族工业也渐渐的发展起来。此时正面临这慈禧六十大寿,朝廷上下,只顾着忙碌着为慈禧准备贺礼,此时朝鲜半岛的局势越来越糟糕,清政府,突然分成两派,一派是以慈禧、李鸿章的议和派,这一派反对战争,坚持和平。另外一派就是以光绪帝为主的帝党,帝党决定以武力决绝问题,希望发动战争向西方列强展示中国的实力。朝廷意见不和。就在满清政府议论纷纷时候,战争打响了。
战争双方:日本侵略者在首先率领一万名士兵对朝鲜首都发动攻击,中国在城内由一万七前名士兵作为防守方。此时正面临着下雨天,战争对日本来说十分残酷,他们在野外点不着火,士气低落,吃不上饭。相反,中国士兵有吃有喝,还有房子居住。日方此时做出一个决定,说在打一天,如果不行就撤退,向中国求和,而就在此时,中国防守方,突然城门大开,清兵都纷纷逃出来,日方傻了眼,都纷纷对清兵开枪,最终日本胜利,造成这样的悲剧原来是清军大将被日方打死,清军顿时没有了士气,因此士兵们开始惧怕。因为朝鲜战争的胜利使日本人看到,中国清政府的腐败,决定直接通过海战从山东半岛登陆,此时正直甲午年,因此,这场战争叫做甲午战争,战争打响后,在山东守城大将不敢出来援助,是直接导致战争的惨败根本原因。这场战争直接导致中国变回三十年前的中国,西方列强也终于看清中国清政府的腐败,决定,对中国进行彻底的瓜分。
一定要采纳,全是自己写的。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