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端午挂艾草是干什么用的

时间: 2023-04-09 13:04:14

端午挂艾草是干什么用的

1、美好祝福

由于艾草是一种比较吉利的植物,将其放在家里也是家庭成员一种美好的祝福,希望家人幸福和睦,也是寄托出对长辈们的一种爱,所以一直都广为流传。

2、驱邪护宅

艾草里面含有一种特殊性的香味,这种香味能起到很好的驱虫杀毒作用,它属于吉性的植物,对家里的运势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端午节的时候将其放在门口,能祈祷驱邪护宅的作用。

3、生旺招运

艾草的枝叶四季常青,代表着家庭财运生生不息,所以将艾草挂在门口,而门口又是家庭财运进出的地方,这样能起到很好的集财作用,寓意着家庭在来年的财运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4、身体健康

同时艾草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它的香味里含有多种的挥发性油,将其入药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所以在门口挂艾草还寓意着家人身体健康,能让身体免受病灾的侵害。

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这是由于艾草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文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除采艾扎作人外,也将艾扎作虎形,称为艾虎。

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资料扩展

端午节插艾叶有什么好处

在我国,端午节有家家户户挂艾草的习俗,“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民俗处处可见,人们把艾草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空中,剪成虎形,妇人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

据考证,艾叶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艾叶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叶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更有不少地方栽培种植,家家收藏艾叶。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叶的药用价值。艾叶在民间的应用十分普遍。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艾叶的研究和应用更加全面深入。

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除了含挥发油以外,还含有鞣质、黄酮、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其中,艾叶油具有平喘、祛痰、镇咳、抗菌、抗过敏、镇静等多种药理活性。药理实验结果证实,艾叶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和抗凝血、增加免疫能力、解热镇静等作用,为艾叶的扩展应用提供了理论根据。在临床上,艾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呼吸道疾病。

端午节为何要挂艾草

端午节挂艾草原因:1、驱赶蚊虫;2、传统仪式的流传,起到祈福的作用;3、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了吃粽子之外,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挂艾草,一般都会挂在大门口。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呢?下面我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详细内容01驱赶蚊虫:艾草气味特殊,还具有一些挥发性物质,蚊虫对这种物质非常敏感。将艾草挂在门口,一般蚊虫不敢靠近。

02传统仪式的流传,起到祈福的作用:在古代,端午季节适合雨水较多,非常容易造成洪灾,古代人们把这种情况归结为水怪的兴风作浪,而艾草叶子形似宝剑,可以起到震慑作用。

03端午节自家的大门口挂上艾草、菖蒲,就好像把门口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

04艾叶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在古代具有驱毒除瘟功效,将艾叶挂在门口可以起到杀菌消毒、预防瘟疫的作用。

05一般情况下,艾草都是在端午前的几天挂上去,不能在端午节之后在挂。每年都端午节时候,市场都会有很多买艾草的,我们可以买一束回来挂在门口。

端午为什么要挂艾叶草

中国人是一群具有深厚的节日情怀的群体,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独有的传统习俗,春节全家团聚吃年夜饭、元宵节猜灯谜、中秋吃月饼、腊八节吃腊八粥等这些大体是相似。但有些习俗因为区域文化的差异,习俗内容也会有所差异。

挂艾草叶可驱邪去病

相传端午当天为整年当中花草药性最为强烈的日子,所以在端午时大家通常会布置可驱邪祛病的各种花草来治病驱邪,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食用艾草方法

我国南方有一种传统食物糍粑,糍粑的主要用料就是艾草,将艾草及糯米粉按照二比五的比例和在一起,里面可包上喜欢的馅料,通常人们会包芝麻、花生、白糖、绿豆。再将之蒸熟即可。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中华艾文化由来

中国的艾文化可追溯到《诗经》时代,当时艾草就在诗经中频繁出现,从而可得知那时艾草在民间已是重要民生植物。还有一段关于艾草的传说,相传,武王身边有一位名医叫萧艾,有一天,他泻痢多日后卧倒于军帐中,为了医治病情危急的将士,他带病出诊,却不小心被驱蚊的野草火堆绊了一跤,被火烧伤。但当他给将士诊治时,意外地发现自己的病痛痊愈了,而身上却多了好几处伤痕。于是他突发奇想,用无名野草点火烧灼病患身体的相应位置,凡是被烧灼过的将士病情都好转了,武王大赞萧艾,萧艾不敢居功,答日:“此乃野草之功。”武王宣告全军:“野草本无名,从今以萧艾、艾蒿之名名之。”由于艾的功用较大,古人对其赋予了诸多美誉,如尊称老者为“艾”,形容年轻美貌女性为“少艾”,《诗经》称保养为“保艾”,《史记》把太平无事也写作“艾安”等,可见古人对艾的厚爱。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