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黄蜡丁是什么鱼(黄辣丁又叫什么鱼?)

时间: 2023-02-24 19:34:37

黄蜡丁是什么鱼

黄蜡丁即黄颡鱼。 黄颡鱼,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黄颡鱼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毫米至143毫米,杂食,主食底栖小动物、小虾、水生小昆虫等。4月至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

黄辣丁又叫什么鱼?

黄辣丁又叫黄颡鱼、黄骨鱼

黄辣丁是黄颡鱼属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淡水鱼类,多栖息在缓流多水草的湖或者是浅水区中河流中,属于杂食性鱼类,鱼苗阶段以浮游类生物为食,成鱼以幼虫、小鱼虾等为食,在我国珠江、湘江、长江、黑龙江、黄河等水系均有分布。

生活习性

黄辣丁头略大偏扁,头部和背部大多裸露,口大,腮孔大,背鳍比较小,背部呈黑褐色,延伸到腹部逐渐变成浅黄色,尾鳍两叶中部各有一处暗色纵条纹,外形体征鲜明,比较容易辨认。

黄辣丁是昼伏夜出的鱼类,白天的时候经常藏在水底或者是石缝中,只要到了夜晚的时候才会出来活动、觅食,这类型的鱼类通常是实用性都比较强,即使在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情况下,例如缺水,也不会马上死亡。

什么是黄辣丁鱼

黄辣丁鱼学名是黄颡鱼。隶属于辐鳍鱼纲、鲶形目、_科、黄颡鱼属。

黄颡鱼,俗名嘎牙子、黄姑子、黄腊丁、黄骨鱼等,是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速的淡水经济水产养殖品种,四对胡须;上颌胡须长,在末端达到或超过胸鳍的基部。身体有鳞。背鳍硬脊具锯齿状后缘。胸鳍棘比背鳍棘长,前后缘有锯齿。脂肪鳍较短。臀鳍条是21-25。尾鳍分叉,鼻须半白半黑。

黄颡鱼生活在静水或水流缓慢的浅滩中。白天藏在水底,晚上活跃。杂食性,主要食物的底栖无脊椎动物。成年男性的肛门后面有生殖过程。四月到五月下蛋。父母有挖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惯。它分布广,产量高,肉质嫩,刺少,脂肪多。最大约1.5公斤。是常见的食用鱼。

黄颡鱼分布于中国所有淡水水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江河湖泊。它的肉很嫩,没有肌肉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滋补作用和药用价值。



扩展资料:

黄颡鱼的食性:

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喂食活动通常在晚上进行。食物包括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软体动物和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还有小鱼。食性随环境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春天和夏天,其他鱼的卵经常被吞下。

在寒冷季节,食物中的小鱼较多,而底栖动物逐渐减少。黄颡鱼有不同的食性。它的身长是2-4厘米。主要以桡足类和枝角类为食,体长5-8厘米。主要以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体长8厘米以上。它以软体动物和小鱼为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颡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骨鱼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