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Sā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嬴姓,以祖字为氏。春秋时期秦国公族有叫公孙枝,字子桑。他在秦穆公时期担任秦国的大夫,他的后世子孙以他的字作为姓氏,称为桑氏。
2、出自穷桑氏(金天氏),是少昊的后代,以地名(号)为氏。少昊又称为金天氏。后来因为居住在穷桑,并且在他居住在穷桑的时候登上了帝位,所以又号穷桑氏。他的子孙的一部分以他的号作为姓氏,称为穷桑氏,后来简化为桑氏 。
3、相传,神农氏娶了桑氏作为自己的妻子,他们
1.出自穷桑氏(金天氏),是少昊的后代。据《姓谱》、《万姓统谱》所载:少昊又称为金天氏“出自少昊的穷桑氏,子孙以桑为氏。”因为居住在穷桑,并且在穷桑登上了帝位,所以又号穷桑氏。他的子孙中有一部分以他的居地名(或曰以他的号)作为姓氏,称为穷桑氏,后来简化为桑氏 。古代的穷桑,位于现在山东省曲阜市的北方,而少昊君临天下之后,都城就设在曲阜。 换言之,桑姓中国人的老家,是在黄河下游的山东境地曲阜市北方。
2.出自赢姓,以祖字为氏。到了二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古老的桑家放族,又加入了另一支庞大的阵容,那就是当时秦国公族后裔的部分以桑氏为姓。当时,秦国公有人改以桑为姓的情形, 据《姓苑》所载:“秦穆公,公孙枝字子桑,其孙以王父字为氏。”出自秦国。春秋时期秦国公族(赢姓)中有公孙枝,字子桑,在秦穆公时期担任秦国的大夫,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字中的桑作为姓氏,称为桑氏。
3.据《姓氏考略》所载,神农氏娶了桑氏作为自己的妻子,他们的后代于是有以桑为氏者,称做桑氏。
4.据《姓考》所载,古有桑国(今地失考),秦昭襄王时,桑君作乱,伏诛,子孙以国为氏。
5.今彝、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桑(百家姓排名第307名)
【寻根溯源】 桑姓来源有五:1、出自己姓。据《姓谱》、《万姓统谱》所载,黄帝裔孙少昊穷桑氏之子孙以桑为氏。2、出自嬴姓。据《姓苑》所载,春秋秦穆公之秦大夫公孙枝,字子桑,其孙以王父字为氏,或为单姓桑。3、据《姓氏考略》所载,神农娶承桑氏,亦作桑水氏,其後有桑姓。4、据《姓考》所载,古有桑国,秦昭襄二年,桑君作乱,伏诛,子孙以国为氏。5、出自他族。今彝、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穷桑氏。即少昊,己姓,名挚,字青阳,号金天氏,远古时东夷族首领,以别於太昊,故称少昊。相传以鸟为官,设有工正、农正,司手工业、农业。其活动据点在穷桑(今山东曲阜),下分二十四小支,分布於今山东半岛大部分地区。因其都于穷桑,故又称穷桑氏,子孙以地为氏,称桑姓,并尊穷桑氏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据《辞源》所载,古时的穷桑位於今山东曲阜的北方,而少昊君临天下的都城就设在曲阜,换言之,桑姓中国人的老家,是在黄河下游的山东西南部。春秋战国时,又加入了由秦国公族而来的桑姓,可见在先秦时桑姓已分布於山东、陕西等地。秦汉之际,桑姓之大宗繁衍於今河南的洛阳与浚县,上述两地古时分属河南郡与黎阳郡,汉至魏晋间其不但人丁兴旺,族大人众,且名人辈出,是故後世桑姓有以河南、黎阳为其郡望堂号的,并以上述郡望为中心,逐渐扩展至北方诸省。唐末五代十国时,桑姓之南迁脚步加快,湖北、湖南、四川、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均有桑姓入居。宋元之後,在祖国南部的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均都有了桑姓人家。明初,山西桑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於山东、河南、河北、江蘇、浙江等地。明中叶以後至清,繁衍於山西榆次的桑姓甲第连绵,桑廷芬、桑维高、桑芸、桑淇均进士及第,声震乡裏,与山东濮州(今鄄城)的桑姓东西呼应。此际桑姓还播及到了今北京、天津等地。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後,山东等地之桑姓有伴随闯关东之风潮入居东北三省者。清咸丰年间以後,山西、陕西之桑姓有走西口进入今内蒙、宁夏而落籍者。历民国而今,桑姓在全国的分布区域进一步扩大。 如今,桑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河南、江蘇、四川、黑龙江等地多此姓,上述五省之桑姓约占全国汉族桑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二。 【郡望堂号】 桑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河南郡,汉改三川郡设置,治所在雒阳(故城在今河南洛阳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流,双洎河、贾鲁河上游,黄河以北原阳等地;2、黎阳郡,汉为黎阳县,北魏始设郡,故城在今河南浚县东。
堂号:“河南”、“洛阳”、“黎阳”、“枢密”、“淮翼”等。 【宗族特徵】 1、桑姓起源历史悠久而又繁杂,其济济多才。2、桑姓在宋人编著的《百家姓》中位居第三百零七位。3、桑姓人以自己的姓氏为荣。五代时後晋桑维翰举进士,因主考官厌恶其姓氏而未被录取,有人劝其改姓,他不从,有人劝其改行,亦不肯,并铸一铁砚,发誓说,如铁砚磨穿尚不能及第始改行,後铁砚未磨穿而中进士。【名人精粹】 桑钦:河南人,西汉学者。从平陵涂恽学《古文尚书》、《毛诗》。有《水经》。桑弘羊:河南洛阳人,西汉大臣。商人之子。武帝时,任治粟都尉,领大司农。推行盐、铁、酒类收归官营,并设立平准、均输机构,控制全国商品,平抑物价,使商贾不得获取大利,以充实国家经济收入。赐爵左庶长。昭帝年幼即位,受武帝遗诏与霍光共同辅政,任御史大夫。後受燕王刘旦、上官桀等谋反事牵连,被杀。桑馥:河南人,三国魏音乐家。杜夔弟子。从夔学音律,官至太乐丞。桑冲:魏郡黎阳人。西晋大臣。晋惠帝时为黄门郎,後为司马。其子桑虞不愿仕石勒,母死,庐墓五年。後为石勒武城令,迁青州长史。石勒死,晋廷授其为甯朔将军、青州刺史。桑维翰:河南洛阳人,五代时後晋大臣。後唐庄宗同光间进士。初为石敬瑭河阳节度掌书记。後反後唐而仕後晋,历翰林学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晋昌军节度使。出帝时为弘文馆大学士,权势极盛。後为契丹张彦泽所杀。桑宏志:卫州黎阳人,五代时将领。有拳勇,饶战略,累官保胜军节度使兼侍中。後率众二万降蜀,进攻陇州,迁武定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後主乾德二年,率兵讨平金州,执叛将全师朗以献。桑世昌:淮海人,陆游甥,宋代学者。著有《兰亭博议》、《莫庵诗集》,又辑《回文类聚》。桑介:蘇州府常熟人,明代官吏。嘉靖十年举人。铨授山东滋阳知县,请均供输,罢马役等横征,活饥民数千,抑不法豪民,为民所爱而豪门怨之。遂谢归,有《吟史和陶集》等。桑春:山东濮州人,明代官吏。成化四年举人。授襄阳府推官。改官袁州。好读《春秋》,学有所得,著有《春秋微意》。桑荣:蘇州府常熟人,明代诗人。善书,工诗,有《竹窗集》。桑悦:蘇州府常熟人,明代学者。成化元年举人。会试得副榜。除泰和训导,迁柳州通判,丁忧,遂不再出。好为大言,以孟子自况,谓文章举天下惟悦,次则祝允明。有《桑子庸言》、《思玄集》。桑琳:蘇州府常熟人,明代学者。好学,工诗,善书法。性恬淡,不近声色。喜道家修炼术,年老,修习益勤。有《蔗乡杂咏》、《鹤溪集》。桑调元: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学者。雍正十一年进士。授工部主事,不久称病归乡。主九江濂溪书院讲席,辟馀山书屋,晚年主讲滦源书院。有游山癖,遍游五岳,能步行百里。诗豪宕不群,深得山水之助。有《五岳集》、《论语说》、《躬行实践录》。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