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七十四条第三项规定:主要农作物是指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以及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各自确定的其它1~2种农作物。
2、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的5种主要农作物外,农业部确定油菜、马铃薯为主要农作物。另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1~2种农作物为主要农作物,予以公布并报农业部备案。如北京市确定大白菜和西瓜为本市的主要农作物,四川省确定甘薯为本省的主要农作物。
粮食作物 稻、小麦和杂粮作物的统称。 粮食作物 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燕麦、黑麦、大麦、谷子和高粱等, 但是,其中三种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占世界上食物的一半以上。粮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 与蔬菜和果树不同的是,粮食作物的种子含水较少。因此,它们比蔬菜或水果耐贮存。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栽培它们。 中国7000年前就种植水稻,约在6000年前,中东的人就开始种植小麦,但那种小麦比现代小麦原始。在印度,约3000年前才开始种植水稻。约7000年前美洲就开始在种植玉米。 你知道吗? 粮食作物其实是草吗?如果你到田里去,取水稻或小麦的秆来观察,你会发现它们与一些草很相似。 粮食作物是谷类作物(包括稻谷、小麦、大麦、燕麦、玉米、谷子、高粱等)、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等)、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的统称。亦可称食用作物。其产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栽培粮食作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粮和某些副食品,以维持生命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故粮食生产是多数国家农业的基础。通常,粮食作物也是农作物中的主导作物,世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其中小麦、稻谷和玉米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80%。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粮国,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6.8%(1987年),粮食总产量及稻谷、小麦、谷子、甘薯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经济作物按其用途分为: 纤维作物(棉花、麻类、蚕桑) 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大豆、向日葵等) 糖料作物(甜菜、甘蔗) 饮料作物(茶叶、咖啡、可可) 嗜好作物(烟叶) 药用作物(人参、贝母等) 热带作物(橡胶、椰子、油棕、剑麻)。 按所处温度带分为: 分为热带经济作物、亚热带经济作物、温带经济作物 又称技术作物、工业原料作物。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广义的经济作物还包括蔬菜、瓜果、花卉等园艺作物。 农作物 指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果树和做工业原料用的棉花﹑烟草等。 粮食作物以青稞、蚕豆、小麦为主要作物;经济作物以油籽、蔓青、大芥、胡麻、大麻、向日葵等为主;蔬菜作物主要有萝卜、白菜、芹菜、韭菜、蒜、葱、胡萝卜、菜瓜、莲花菜、菊芋、刀豆、芫荽、莴笋、黄花、辣椒、黄瓜、西红柿等;果类有梨、苹果、桃、杏、核桃、李子、樱桃、草莓、林檎等品种,野生果类有酸梨、野杏、毛桃、苞瑙、山樱桃、沙棘、草莓等。 农作物栽培的历史各有不同,近东和欧洲开始于公元前6500-3500年;东南亚,开始于公元前6800-4000年;在中美洲和秘鲁,大约开始于在公元前2500年。大多数最先进行作物栽培的地区是半干旱气候的江河流域。
我国四大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我认为亩产最高的是玉米。据悉,在中国东北玉米产区,平均亩产约为750公斤,最高亩产约为900-1000公斤。而在淮河沿岸的淮北玉米产区,玉米平均亩产在500-6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也不过700-800公斤左右。但对于华南地区的玉米,由于气温高,生长快,玉米产量普遍低于华北地区,尤其是山区和丘陵地区。小麦亩产较高的地区主要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小麦主产区。其中,河南和山东的亩产高达800公斤以上,而安徽的最高亩产则不足800公斤。
但目前全国小麦平均单产只有400公斤左右,可见小麦在不同产区,目前亩产差异较大。对于中国的水稻生产来说,由于种植模式和种植季节的不同,昼夜产量差异也很大,通常南方普通早稻产量较低,在400-500公斤/亩,而对于一季稻种植区来说亩产较高,通常是500-600公斤比较普遍,高产田可以达到700公斤左右,特别是随着超级稻品种的出现,水稻最高亩产近1000公斤的目标已经实现。相信随着超级稻品种的大规模推广,水稻的亩产将进一步提高。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
我所在的地区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我们这里没有办法种植水稻,所以我对水稻了解不多。我们来谈谈小麦和玉米。我们通常有两种作物,小麦和玉米,小麦收割后我们可以种植玉米。玉米收割后,再种上小麦,如此依次进行。当然,还有其他的组合,比如在小麦收获后种植茬口的花生。如果种植春花生,只能种植一季。由于地区、气候、土壤等因素会影响小麦的产量。
我在这里谈一下小麦的产量。在好的年份,每亩地的小麦产量可以超过1000斤,不超过1200斤。遇到雨水不合适,产量就会降低,一亩地800斤,甚至更低。再说玉米,玉米产量达到1000斤就很不错了,近几年天气干旱产量比以前明显减少。一般来说,一年也就800斤左右,特别不好的时候可能只有300-400斤。
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蔬菜作物、花、草、树木)两大类。农作物是能大批长成或大面积收获,供盈利或口粮用的植物(例如谷物、蔬菜、棉花、亚麻等)。
1、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豆类、薯类、青稞、蚕豆、小麦为主要作物;
2、油料作物:以油籽、蔓青、大芥、花生、胡麻、大麻、向日葵等为主;
3、蔬菜作物:主要有萝卜、白菜、芹菜、韭菜、蒜、葱、胡萝卜、菜瓜、莲花菜、菊芋、刀豆、芫荽、莴笋、黄花、辣椒、黄瓜、西红柿、香菜等;
4、果类:有梨、青梅、苹果、桃、杏、核桃、李子、樱桃、草莓、沙果、红枣等品种;
5、野生果类:有酸梨、野杏、毛桃、山枣、山樱桃、沙棘、等;
6、饲料作物:如玉米、绿肥、紫云英等;
7、药用作物:有人参、当归、金银花、薄荷、艾蒿等。
扩展资料:
一些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及其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水资源短缺会使农作物减产;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有助于增加农作物产量。
发表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试图厘清上述问题。该研究认为,尽管整体性变暖会使部分农作物减产,但在全球某些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减轻这一影响,此外可能有更复杂的因素同时发挥作用。
在新研究中,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从另一项大范围现场实验中获得的农作物模型和数据,重点分析了升温、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及降雨量等环境因素对玉米、大豆、小麦和大米4种农作物用水和产量的合并影响。
结果显示,虽然全球升温和水资源短缺使农作物减产,但考虑到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减少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到2080年,上述4种农作物用水效率都将提高。
研究预测,如果将所有因素考虑在内,到2080年,在依靠降雨灌溉区域(主要包括北美、欧洲等),小麦平均产量将提高10%;在人工灌溉区域(主要包括中国、印度等),小麦将平均减产4%。而玉米几乎在所有种植区域的产量都将下降,平均下降约8%。
-农作物
人民网-全球变暖对农作物影响复杂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