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的主要经济支柱是石油工业。
沙特阿拉伯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之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
石油工业是沙特阿拉伯经济的主要支柱。近年来,沙特受益于国际油价攀升,石油出口收入丰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政府大力建设和改造国内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继续推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劳动力沙特化和经济私有化,努力发展采矿和轻工业等非石油产业,鼓励发展农业、渔业
一,中国
地理位置: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气候特点:显著的季风特色,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和多样的气候类型。
政治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主要经济收入: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拥有最多外汇储备.
二,法国
地理位置: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欧洲大陆西部。
气候特点: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气候,东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政治体制:半总统共和制
主要经济收入: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第三产业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其中电信、信息、旅游服务和交通运输部门业务量增幅较大,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70%。
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纺织、化学、电器、动力、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航空和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独联体,居世界第三位。钢铁工业、纺织业占世界第六位。但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的工业部门,其中钢铁、汽车、建筑为三大支柱。
三,美国
地理位置: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位于西半球,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等。
气候特点:美国几乎有着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地跨寒、温、热三带,本土处于温带)
政治体制:联邦制
主要经济收入:美国的经济体系兼有资本主义和混合经济的特征。
在全国各地区,经济活动重心不一。例如:纽约市是金融、出版、广播和广告等行业的中心;洛杉矶是电影和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旧金山湾区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区是技术开发中心;中西部是制造业和重工业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车城,芝加哥是该地区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东南部以医药研究、旅游业和建材业为主要产业,并且由于其薪资成本低于其他地区,因此持续的吸引制造业的投资。
美国的服务业占最大比重,全国四分之三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美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了黄金、石油和铀,然而许多能源的供应都依赖于外国进口。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占世界农业出口市场的一半以上。主要农产品包括了玉米、小麦、糖和烟草,中西部大平原地区惊人的农业产量使其被誉为“世界粮仓”。美国工业产品主要包括了汽车、飞机和电子产品。美国也有发达的旅游业,排名世界第三。美国也是飞机、钢铁、军火和电子器材的主要输出国。
四,英国
地理位置:位于欧洲,是由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和周围5500个小岛(海外领地)组成。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气候特点: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政治体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主要经济收入:英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欧洲最大的军火、石油产品、电脑、电视和手机的制造地。英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子仪器、汽车、航空、食品、烟草、纺织、造纸、印刷、建筑等。生物制药、航空和国防是英工业研发的重点,也是英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行业。2009年英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8%;其中能源产业占有突出地位,英国的主要能源生产大约占总GDP的10%,且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英国主要出口机械、汽车、航空设备、电器和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和石油,主要进口原材料和食品。
英国旅游业收入占世界第五位,仅次于美国、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旅游业是英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
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零售、运输和商业服务等。2009年英服务贸易总额4820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其中金融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伦敦是世界著名金融中心,拥有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从事跨国银行借贷、国际债券发行、基金投资等业务,同时也是世界最大外汇交易市场、最大保险市场、最大黄金现货交易市场、最大衍生品交易市场、重要船贷市场和非贵重金属交易中心,并拥有数量最多的外国银行分支机构或办事处。
五,德国
地理位置: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
气候特点: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
政治体制:德国五项基本制度:共和制、民主制、联邦制、法制国家和社会福利制度。
主要经济收入:德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三大商品进口国,同时在医学研究、技术创新等多个领域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经济总量居欧洲首位、世界第四。
工业结构及特点:(1)侧重重工业。汽车和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部门是支柱产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其他如食品、纺织与服装、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工业也很发达。(2)外向型。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品一半或一半以上销往国外。(3)工业主要由中小企业组成。大约2/3的工业企业雇员不到100名。众多的中小企业专业化程度较强,技术水平较高。(4)垄断程度高。占工业企业总数2.5%的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占有工业就业人数40%和营业额的一半以上。
六,日本
地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数千个岛屿组成,众列岛呈弧形。
气候特点:日本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北海道与本州的高原地带属亚寒带,本土地区属温带,而冲绳等南方诸岛则为亚热带。此外,日本所处位置令她受到季候风及洋流交汇的影响,因此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日本可分为六个气候区,分别是:
1,北海道气候--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响,降雨量较日本其他地方为少。夏季短暂且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
2,日本海侧气候--范围为本州岛西部海岸地区。冬季受西伯利亚高气压所控制,吹西北风。同时由于暖流对马海流在冬季通过日本海而带来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较少,有时因焚风而会出现异常高温。
3,中央高地气候--典型的内陆性气候。冬寒夏凉。冬季与夏季及昼夜之间温差很大。降雨量少。
4,太平洋侧气候--包括了本州东海岸、南四国和九州大部分地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梅雨强台风多。冬季则降雪较少。
5,濑户内海式气候--包括了山阳地方、北四国、近畿与九州局部地区。这里天气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时遭受旱灾之苦。
6,南西诸岛气候--范围为琉球群岛。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暖。降雨量大。夏季常受台风吹袭。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
主要经济收入: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占最大比重,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不仅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自二次大战后,日本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电子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日本三菱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通用的超级企业财阀,2007年仅在三菱旗下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就达到了11家。日本的电子产业和高科技著名制造商包括索尼、松下、佳能、夏普、东芝、日立等公司。汽车业方面,日本公司的汽车生产量超越美国和德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其中丰田、马自达、本田和日产等制造商,均有出产汽车行销全球。日本拥有世界资产最庞大的银行邮储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在世界金融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其动画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已成为日本的经济支柱,在世界占有重要位置。年产值230万亿日元。 日本动漫产业模式完整 动漫成日本第三大产业。
七,韩国
地理位置:位于朝鲜半岛南部,以北纬38线为休战线,北部与朝鲜接壤。朝鲜半岛地处亚洲大陆的东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长1100公里。
气候特点: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主要经济收入:韩国的制造业非常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核工业等。
八,泰国
地理位置:位于东南亚的中心,是通往印度支那、缅甸和中国南部的天然门户。
气候特点: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政治体制: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民主体制国家
主要经济收入:属外向型经济,较依赖美、日、欧等外部市场。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尤其是电子工业发展迅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泰国是世界市场主要鱼类产品供应国之一,也是位于日本和中国之后的亚洲第三大海洋渔业国。旅游业保持稳定发展势头,是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
九,马来西亚
地理位置: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气候特点:属于热带雨林海洋性气候
政治体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主要经济收入:马来西亚是一个自然和农业资源的出口国,最值钱的出口物资是石油,并拥有相对开放的新兴工业化市场经济。旅游业已成为马来西亚的第三大的外汇收入来源,知识经济服务亦在同步扩张。
十,印度
地理位置:位于亚洲南部
气候特点: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
政治体制:资本主义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其职责是象征性的,实权由总理掌握。
主要经济收入:印度已经成为软件业出口的霸主,金融,研究,技术服务等也将成为全球重要出口国。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
十一,阿联酋
地理位置: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濒波斯湾,海岸线长734公里。
气候特点:属热带沙漠气候
政治体制:联邦最高酋长院由七个酋长国的酋长及当地世袭贵族和富商组成,是最高权力机构,。国内外重大政策问题均由酋长院讨论决定,并选举产生内阁议会来管理国家制订国家政策,审核联邦预算,批准法律与条约。
主要经济收入:在1960年发现石油以前的经济支柱是珍珠。1960年以后转变为石油。
十二,沙特阿拉伯
地理位置:位于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也门等国接壤。海岸线长2437公里。
气候特点:西部高原属地中海气候,其他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
政治体制:君主制
主要经济收入: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石油工业是沙特经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最大石油输出国。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石油和石化工业是沙特的经济命脉。目前沙特政府正不断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以减少国家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
十三,瑞士
地理位置: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东界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
气候特点:多样性。阿尔卑斯山区南部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冬季温暖湿润。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自西向东, 由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冬寒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
政治体制:联邦制
主要经济收入: 工业是瑞士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瑞士的主要工业部门包括:钟表、机械、化学、食品等部门。瑞士素有"钟表王国"之称。瑞士也是巧克力王国。化学工业也是瑞士工业的重要支柱。目前,药品约占化学工业产值的2/5,染料、农药、香脂、香精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很重要。瑞士是世界金融中心,银行业和保险业是最大的部门,旅游业长期保持稳定和强劲的发展势头,为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
十四,意大利
地理位置: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岛、撒丁岛等岛屿。
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主要经济收入:意大利是发达工业国家。私有经济为主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以上。服务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国内各大区经济差距较大,南北差距明显。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以上,堪称“中小企业王国”。
中小企业在意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制革、制鞋、服装、纺织、家具、厨房设备、瓷砖、丝绸、首饰、酿酒、机械、大理石开采及机械工业等领域有较大优势,具有专业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产品出口比例大等特点。意原油加工能力居世界第六,年炼油量约1亿吨。2001年粗钢产量为2670万吨,塑料和拖拉机产量均居世界第六,发电量居世界第九。近几年,意注意开发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兴科技产业。目前,信息和通讯技术行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2%。
旅游业发达,旅游收入是弥补国家收支逆差的重要来源。
十五,丹麦
地理位置:位于欧洲北部,日德兰半岛上。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
气候特点: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
主要经济收入:丹麦是发达的西方工业国家,是欧洲八大经济国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四。农牧渔业及食品加工业发达,有欧洲乳酪市场之称。在许多工业领域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石油开采、造船、水泥、电子、化工、冶金、医药、纺织、家具、造纸和印刷设备等。产品60%以上供出口,约占出口总额的75%。船用主机、水泥设备、助听器、酶制剂和人造胰岛素等产品享誉世界。欧盟最大渔业国。外贸是丹麦的经济命脉。主要原料靠进口,产品销售依赖国际市场。主要进口产品为运输设备、电信产品、纸张、原油、煤炭、钢铁、机械和饲料等。主要出口产品为乳制品、肉、鱼、家具、医药、电子产品、仪表、船舶、纺织品和服装等。
十六,冰岛
地理位置:欧洲最西部的国家,位于北大西洋中部,北边紧贴北极圈。
气候特点:地处高纬,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部属于苔原气候。
政治体制:共和制
主要经济收入:经济主要依靠海洋渔业。渔业提供冰岛60%的出口收入。冰岛水力和地热资源得天独厚,能源工业非常发达,电力充沛,价格低廉。地热利用开发技术全球独有。 到2008年,冰岛的铝年产量将达76万吨。冰岛将成为世界铝生产大国之一。拥有将普通吉普改装成具有大功率大尺寸轮车在冰川、高山、熔岩等地区行驶的特种吉普车的专利技术和设备。冰岛生物制药业近年飞速发展,目前已位于世界第四,成为冰岛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游戏、商业、防毒消毒、教学及实验室软件发达,是世界主要软件出口国之一。
十七,以色列
地理位置:位于亚洲西部,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
气候特点:属地中海气候。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主要经济收入: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举世瞩目,特别是在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工程、农业以及航空等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优势。
十八,也门
地理位置: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北纬12-20度,东经41-54度。
气候特点:南部属热带干旱气候,北部气候种类较多,东面缓坡伸向鲁卜哈利沙漠,是沙漠和半沙漠地区,气候干燥,炎热少雨;中央高原,海拨1500-4000米高,气候凉爽;丘陵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多雨季集中在3-5月和7-9月;西部红海沿岸是帖哈麦地区,气候炎热而潮湿,夏季气温一般在35-40度,湿度一般为80-90%,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政治体制:民主共和制
主要经济收入:主要依赖石油出口收入。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约60亿桶,天然气可采储量约5000亿立方米。也门未参加任何石油组织,因而不受国际石油组织配额限制,在生产上较具自主性。咖啡一直是也门的传统出口产品,现在也仍然是也门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产品之一。
十九,奥地利
地理位置: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
气候特点: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
政治体制:联邦制
主要经济收入:外贸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出口产品是机械、钢铁、原料、食品、工业半制成品和制成品。进口主要是原料、机械、食品以及初加工产品和工业制成品。
二十,挪威
地理位置: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东邻瑞典,东北与芬兰和俄罗斯接壤,南同丹麦隔海相望,西濒挪威海。
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部山区气候寒冷。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
主要经济收入:挪威是拥有现代化工业的发达国家。挪威90年代起油气产量超过英国,成为一个新兴的油气生产国。深海采油技术发达。 北部沿海是世界著名渔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传统工业部门有机械、水电、冶金、化工、造纸、木材加工、鱼产品加工和造船。欧洲最大的铝生产国和出口国,镁的产量居世界第二,硅铁合金产品大部分供出口。70年代兴起的近海石油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为欧洲最大产油国、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主要旅游点有奥斯陆、卑尔根、勒罗斯、北角等地。 挪威是铝、硅、铁和镁的主要生产者,北海石油则为石化工业提供原料,挪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之一。挪威的造船厂擅长建造先进的特殊用途船舶。挪威已是世界第四位航运大国。
二十一,瑞典
地理位置: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
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
主要经济收入:金属加工和机器制造业是瑞典最重要的工业部门。瑞典的机械产品具有精密,耐用和工艺水平高的特点。滚珠轴承、冷冻设备等传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钢铁工业是历史悠久的工业部门之一。化学工业是瑞典主要工业部门之一。在化学工业内部,尤以石油化学,石油精炼最为突出,塑料、化纤、药品和化肥也有较大发展。汽车工业战后发展迅速,除生产小汽车外,还生产各种卡车。小汽车产量的三分之一销往美国。能源工业在瑞典经济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瑞典经济主要依赖对外贸易,主张市场开放和自由贸易。
二十二,西班牙
地理位置: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
气候特点:中部梅塞塔高原属大陆性气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属海洋性温带气候,南部和东南部属地中海型亚热带气候
政治体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主要经济收入:是西欧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主要工业部门有造船、钢铁、汽车、水泥、采矿、建筑、纺织、化工、皮革、电力等行业。其中汽车生产量居世界第七。金融业较为发达。旅游业是西班牙的重要支柱和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十三,荷兰
地理位置: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面与德国为邻,南接比利时。西、北濒临北海,地处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三角洲,海岸线长1075公里。
气候特点: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
主要经济收入:荷兰是世界主要造船国家之一。荷兰的农业也发达,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农业生产现代化,乳、肉产品供应国内有余,是世界主要蛋、乳出口国之一。世界种薯贸易量的一半以上从这里输出。花卉是荷兰的支柱性产业。全国共有1.1亿平方米的温室用于种植鲜花和蔬菜,因而享有“欧洲花园”的美称。荷兰把美丽送到世界各个角落,花卉出口占国际花卉市场的40%~50%。荷金融服务和保险业、旅游业发达。航运业和渔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二十四,匈牙利
地理位置:是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
气候特点: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主要经济收入:主要矿产资源是铝矾土,其蕴藏量居欧洲第三位。农业基础较好,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不仅为国内市场提供丰富的食品,而且为国家挣取大量外汇。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甜菜、马铃薯等。旅游业比较发达。
二十五,俄国
地理位置: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
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主要经济收入: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资源行业,包括石油、天然气、矿石和木材等,受这类商品价格的波动影响非常大。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俄罗斯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
沙特阿拉伯不是一个发达国家。
沙特虽然人均GDP高,但发达国家看的指标不仅仅是人均GDP,还有工业化水平。说白了,就是国内企业能否在国际上出口高科技产品,这是沙特没有的。
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处于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是主要产业。而沙特,通过开采自然资源可以达到较高的人均GDP和人类发展指数,但未必属于发达国家。
沙特阿拉伯的金融体系完善发达,属于发展中国家,而且沙特的旅游业也比较发达。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以“石油王国”著称,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销售量最多的国家之一。1984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500亿吨,天然气储量为34885亿立方米。石油收入是国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1981年石油产量达4.9亿吨,1983年以来,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产量和收入锐减,1985年产量为1.65亿吨。
巨额石油收入使沙特阿拉伯从传统的落后的农牧业经济迅速向以石油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转变,到70年代已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
沙特政府利用石油收入,制定了庞大的经济发展计划。沙特政府实行经济多样化政策,重点发展现代工业和基础工业,以逐步改变单纯依赖石油收入的状况,建立现代化、多样化的国民经济体系。
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一些继承者建立阿拉伯帝国,八世纪为鼎盛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中国史书称为“大食”。十一世纪开始衰落,十六世纪为奥斯曼帝国所统治。十九世纪英国侵入,当时分汉志和内志两部分。1924年内志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兼并汉志,次年自称为国王。经过30年征战,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终于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于1932年9月23日宣告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这一天被定为沙特国庆日。
石油工业是沙特经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最大石油输出国。近年来,沙受益于国际油价攀升,石油出口收入丰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政府大力建设和改造国内基础和生产设施,继续推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劳动力沙特化和经济私有化,努力扩大采矿和轻工业等非石油产业,鼓励发展农业、渔业和畜牧业,积极吸引外资,保护民族经济。2005年12月,沙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约一半人口从事游牧,放养骆驼、绵羊、山羊、马。四分之一人口从事农业,耕地不到全国面积的百分之一,散布在各绿洲中。农产品有椰枣、小麦、大麦、蔬菜、水果。工业有石油提炼、石油化工、钢铁、纺织、水泥等部门。国家政治、经济重心为利雅得与哈萨区。汉志为第二重心,有行政中心吉达与伊斯兰教圣地麦加、麦地那,近年正加速建设红海沿岸的石油化工业。两个重心区之间有公路以及长距离油管、液化气管相通。出口主要为石油及其制品,占出口额的90%,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还出口有椰枣、畜产品;输入主要为粮食、糖、茶和纺织品等。从达兰至黎巴嫩的赛达,筑有中东最长的输油管(长1,770公里),近年又修筑了从东岸石油区到西岸的油管与液化气管道。沙赫普尔港“霍梅尼港”的旧称。
2005年,沙石油产量5.26亿吨,出口石油4.3亿吨,剩余可采储量363亿吨(占世界储量的26%),三项指标均居世界首位。天然气年产量640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6.9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4%,居世界第四位。沙还有金、铜、铁、锡、铝、锌等矿藏。水资源以地下水为主。地下水总储量为36万亿立方米,按目前用水量计算,地表以下20米深的水源可使用320年左右。沙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目前,沙共有30个海水淡化厂,日产300万立方米淡化水,占全国饮用水的46%。沙共有184个蓄水池,蓄水能力6.4亿立方米。
石油和石化工业是沙特的经济命脉,石化产品外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石油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0%以上,石油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3%。2005年沙原油日产量为1050万桶。近年来,沙政府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沙特阿拉伯仪仗礼兵佩带阿拉伯腰刀z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大力发展钢铁、炼铝、水泥、海水淡化、电力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非石油产业,依赖石油的单一经济结构有所改观。
【农业】
沙特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全国有可耕地3200万公顷,已耕地360万公顷。从业人员约为39万,农业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7%。政府对农业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农作物特别是小麦的种植,调动了农民积极性。目前主要农产品有小麦、椰枣、玉米、水稻、柑橘、葡萄、石榴等。粮食自给率为98%,小麦已实现自给自足并出口。畜牧业主要有绵羊、山羊、骆驼等。政府还利用地方和私营企业力量兴办肉鸡、蛋鸡场,发展养鱼业,鼓励大公司建立各种农场。沙有自流水井4万眼,饮用水井5.2万眼,水坝220座,蓄水能力达8亿立方米。
【财政金融】
沙官方海外资产约1280亿美元。2005年政府国内公债1266.7亿美元,占GDP的41%。沙有商业银行10家,其中国民银行、利雅得银行和拉吉希金融投资公司三家为本国银行,其余为合资银行,分支机构1210家。资本约230亿里亚尔,利润约70亿里亚尔。沙有七家证券交易所。
【对外贸易】
实行自由贸易和低关税政策。出口以石油和石油产品为主,约占出口总额的93%,石化及部分工业产品的出口量也在逐渐增加。进口主要是机械设备、食品、纺织等消费品和化工产品。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韩国等。由于大量出口石油,沙对外贸易长期顺差。2005年沙对外贸易总额2280亿美元,出口额1570亿美元,进口额527亿美元。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