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江城子写作背景(江城子 密州出猎 写作背景及解释 简短一点)

时间: 2023-04-10 03:32:08

江城子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时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苏轼刚到密州任知州。

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礼,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约略知道。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苏轼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写下这篇著名的悼亡词。

表达了苏轼不能承受思念之苦,不敢去触及思念的弦,故而不思量,却仍然难忘。越不去想,就越不容易忘。从“自难忘”中也看到苏轼对王弗的思念历久弥深。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写作背景及解释 简短一点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苏轼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
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

欧阳炯的江城子的写作背景

作品内容
年代:唐
作者:欧阳炯
作品:江城子
内容:
晚日金陵岸草平,
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
如西子镜,照江城。
作品注释
注释
①金陵:今江苏南京。
②落霞:晚霞。
③六代: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均建都于金陵。
④暗逐逝波声:默默地随江水东流的声音消逝了。
⑤姑苏台: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
为长夜之饮。
⑥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
⑦江城:指金陵,古属吴地。
评解
此词是五代词中写怀古题材较早的一首。把金陵的景象与词人眼见古都兴衰而慨然 ,兴叹的悲凉情感,形象地描绘并抒写出来。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全词感情色彩极浓,写景抒情,真切动人,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