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过期的大米容易发生霉变,空气中的细菌也会大量的进入大米表面,如果食用,容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
大米的保质期一般是3个月左右,但是随着加工工艺和包装,保质期在3-12个月不等。因此大米的保质期与稻米的品种、加工、包装和存储条件等密不可分。比如糙米因含有米胚等物质,相对精米来说保质期较短,但是营养价值远高于精米;保质期相对较长的是真空包装的大米,普通包装的其次,散装米的保质期最短;在湿度较高的环境里存储的大米,比存储在干燥环境中的大米保质期短。另外季节对大米的保质期也有一定的影响,夏季的散装米会受环境气温、湿度等的影响,保质期最多3个月,而秋冬季的散装米可放半年。
大米普通包装的保质期可能有6到12个月。
大米的保质期因其加工方法和包装方法而异,普通包装的保质期可能只有6到12个月,散装大米的保质期没有明确规定,一般夏天3个月,秋冬为6个月。春夏季潮湿炎热,水分含量高的大米保质期只有3个月,而进口大米通常有额外的风干过程,水分含量大幅降低,保质期可达24个月。
袋装大米上标注的保质期由生产厂家通过实验确定,质量监督和食品药品主管部门通过抽样检验进行监督,而过期的大米会失去营养,在一定环境下会发霉,时间长了会产生黄曲霉,不建议食用。
大米的储存
1、注意防潮,不宜混存,因为大米有很强的吸湿性,所以应该防潮,不能混用。比如大米不要靠墙接触地面,通常要放在底盘上防止受潮,大米不要与鱼、肉、蔬菜等高水分食物同时存放,否则大米会吸水,容易发霉或长虫。
2、注意隔热,远离热源,在高温环境下,大米容易受热发霉,因此要注意隔热,远离热源。比如大米不宜存放在厨房,因为厨房温度高,湿度大,对大米的品质影响很大,米饭不要放在炉子附近,因为离热源太近,会发热,引起品质变化。
3、注意阴干,切忌曝晒,如果大米潮湿,应该把它摊在阴凉通风处晾干,然后吹透,避免暴晒。由于暴露在阳光下水分迅速流失,一些颗粒会被打碎,这将大大降低食品的质量,如果放回潮湿的环境,更容易受潮、发霉、长虫。
大米的保质期根据其加工方式、包装方式等的不同,存在一定差异。普通包装的,可能只有6-12个月,散装大米的保质期没有明确规定,一般夏季为3个月,秋冬季为6个月。真空包装的大米保质期可以达到12-18个月,大米品质也好,一般保质期都比较长。
过期的大米营养成分会流失,在一定环境下会产生霉变,时间长了会产生黄曲霉菌,不建议食用。
保存大米的注意事项:
1、大米一定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如果放在太阳或者温度特别高的地方,很容易导致大米长虫、发黄。
2、放大米时,不要挨着墙或者地板,因为墙和地板特别容易受潮,而大米挨着它们,水就会进入到大米中,从而导致大米发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地板上垫上一层厚的垫板,再把大米放入到垫板上。
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亲大人,总是买很多大米在家里储存起来。
很多时候都是还没吃完就长虫了,但还是想方设法的驱虫继续吃。
他们总是认为大米是没有保质期的。
你的父母是不是也是这样?
由于市场的大米良莠不齐,所以挑选大米时有很多注意的地方。
要详细了解产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信息,坚决抵制“三无”产品。在此基础上一定要查看产品保质期。不但要看产品是否过期,还要注意测算在吃完之前大米是否仍在保质期内。
大米的保质期根据其加工方式、包装方式等的不同,存在一定差异。
-真空包装的大米保质期可以达到12个月;
-普通包装,可能只有6-12个月;
-散装大米的保质期没有明确规定,一般夏季为3个月,秋冬季为6个月。
那么过了保质期的大米究竟还能吃吗?
保质期是在有效的存储环境内的一个临界值期限。过了保质期的大米其实存在两种可能性。
第一,大米在储存的过程中,合理保证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程度(避光),过期后尚未变质。只是大米中所含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会发生变化,使大米失去原有的色、香、味,建议大家谨慎食用。
第二,由于储存环境不佳,大米可能陈化或者在一定环境下容易滋生肉眼不可见的霉菌物质并且产生毒素,最常见的就是黄曲霉毒素和黄变米毒素。就算大米只长了一点点霉斑,也会影响其余部分,所以一定不要再食用。
发霉的大米可以卖给养殖户喂养家禽,或者拿去广场喂鸽子等。如果发霉较严重,建议直接丢掉。
怎样辨别大米是否发霉了呢?
闻:异味儿是大米霉变的先兆
处于霉变早期的大米,异味并不 明显。这时候就要赶紧采取措施了,将大米平铺晾在干净、干燥、通风、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
看:通过三种方法看大米是否发生霉变
1、出现脱糠:因米粒潮湿,粘附糠粉或米粒上未碾的糠皮浮起,可看到米粒显得毛糙、不光洁。
2、起眼:由于大米胚部组织较松,含蛋白质、脂肪较多,霉菌先从此侵蚀,使胚部变色,俗称“起眼”。
3、起筋:米粒侧面与背面的沟纹呈白色,继而成灰白色,故称起筋,米的色泽发暗。
摸:用手抓一把大米会握成团块
由于大米和微生物的代谢呼吸作用,局部水分凝结,米粒潮湿,称为出汗,其硬度下降,散落性降低,用手握可以成团。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