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频数和组距的关系如下:
频数,符合某个范围区间的对象的个数。频率就是频数除于总个数。组距就是那个区间范围的差值。频率等于频数除以总数,组距和组数与其他数据没什么必然联系。比如100个数,组距是10,那就分100除以10等于10组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描述周期运动频繁程度的量,常用符号f或ν表示,单位为秒分之一,符号为s减1。为了纪念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的贡献,人们把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每个物体都有由它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的频率,叫做固有频率。频率概念不仅在力学、声学中应用,在电磁学、光学与无线电技术中也常使用。
(频率/ 组距)X 组距 = 频率;(频率/ 组距)与(组距) 围成的面积就是频率。抽象一点理解.是不是除完后得到的是组距中每个数的频率。那么,每段的组距相同.就能看出频率的分布情况。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运用 频率分布直方图能清楚显示各组频数分布情况又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它主要是为了将我们获取的数据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让我们能够更好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因此其中组距、组数起关键作用。分组过少,数据就非常集中;分组过多,数据就非常分散,这就掩盖了分布的特征。当数据在100以内时,一般分5~12组为宜。
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估计出的几个数据:
众数: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最高矩形的底边中点的横坐标 。
算术平均数:频率分布直方图每组数值的中间值乘以频率后相加。
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就是所有的频率乘以数值后的和相加。
中位数:把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成两个面积相等部分的平行于Y轴的直线横坐标。
画直方图的步骤 找出所有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算出它们的差(极差)。
决定组距和组数。
确定分点。
将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列出频率分布)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横坐标为样本资料、纵坐标是样本频率除以组距)。
看坐标的含义,横坐标为数据(分过租后的数据),纵坐标为频率除以组距。故矩形面积即为频率。
处理数据:(都是求横坐标)
(1)众数:面积最大的矩形对应的底的中点的横坐标
(2)中位数:先大概判断面积一半的分界线,再计算面积,少则加,多则减(相比于0.5)
(3)平均数: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对应小矩形的中点横坐标,其实就是平均值的数据乘以对应频率
(4)极差:最大值减最小值
(5)方差: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差:数据与平均值的差)综上所述。
扩展资料:
⑴设二倍体生物个体的某一基因座上有两个等位基因A和a,假设种群中共有N个个体,而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n3,那么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和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①A基因的频率=A基因的总数/(A基因的总数+a基因的总数)=(2n1+n2)/2N 或 n1/N+n2/2N
②AA基因型的频率=AA基因型的个体数/该二倍体群体总数=n1/N。
⑵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关系,由上述①②推得:A基因的频率=n1/N+1/2·n2/N=AA基因型的频率+1/2·Aa基因型的频率。
基因频率计算类型及其公式推导:
理想状态下的种群就是处于遗传平衡状况下的种群,遵循“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遗传平衡指在一个极大的随机自由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突变发生,没有自然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代代相传中稳定不变,保持平衡。
一个具有Aa基因型的大群体(处于遗传平衡状态的零世代或某一世代),A基因的频率P(A)=p,a基因的频率P(a)=q,显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与隐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之和p+q=1。
其雌雄个体向后代传递基因A型配子的频率为p,与其相对应的传递隐性基因a型配子的频率为q,则可用下表1来表示各类配子的组合类型。
-基因频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