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如下:
1、跑步之前,依据个人的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跑步装备,如合脚的鞋子、宽松的运动服等。
2、长跑考验一个人的耐力,跑步的时候最好保持匀速。不要落在最后,也不要太往前抢,在队伍的中间即可。
3、要控制好个人的节奏,适当的调整自己的呼吸。尽量保持均衡的呼吸速度,不要频频转换。
4、跑步的幅度根据个人要求找到最适合的幅度。
5、跑前可以喝适量的水,不能喝太多。
6、在跑步前要做准备运动,比如压腿,预跑等。尽量使身体变热。
800米跑步技巧如下:
1、根据自己体力采用“变速法”,前400米快速跑,400~600匀速跑,600米后冲刺跑;跑800米的速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自己的体力来掌控合适的变速,比如大部分人一开始会选择快速跑,以此拉开差距。
一般前400米可以稍微跑快一点,且尽量争取内圈,使身体有一个舒适的拐弯幅度;在400~600米的赛程中,已经与部分选手拉开距离,就适当平稳呼吸,保持匀速并适当恢复体力;600米后的赛程作为最后冲刺,一口气跑向终点。
2、保持稳定的呼吸节奏,匀速跑时两三步一呼、两三步一吸,加速跑时一步一呼吸;根据自己跑步的节奏来调整呼吸频率,保持稳定的呼吸才能使整个赛程不吃力,一开始匀速跑时,可以两三步一呼、两三步一吸,选择最为舒适的呼吸节奏,才能不影响跑步速度。
加速时心跳也会加快,呼吸的氧气会不充足,此时应加快呼吸频率,每跑一步一呼、再跑一步一吸,才能避免胸口闷、喉咙痛的感觉,且跑步过程中尽量不要张嘴呼吸。
3、前400米跨大步拉动距离,冲刺时迈小步提高速度。
跑800米应该跨大步还是小步跑也是许多人争议的问题,800米本身需要变速跑,步伐也是相应变换的,最开始的400米为了拉开距离,就应跨大步来跑,步伐迈得越大、手臂甩动幅度越大,越能拉开与其他选手的距离,步伐稳定呼吸频率也好稳定。
到了冲刺时,就需要改成小步提速跑,此时的呼吸也就更快,整个跑步速度也快起来,虽然消耗的体力更大,但只要冲刺完这个过程,就能感受到成绩的提升。
800米跑步的呼吸方法
跑步时应该用鼻子和嘴配合呼吸,嘴不能张得太大,最好是嘴微张,轻咬牙,让空气从牙缝中进出。呼吸时,要注意做到均匀而又有节奏,呼气要短促有力,吸气要缓慢均匀,有适当深度。
呼吸节奏与步伐配合跑步时,呼吸节奏应该与步伐密切配合。通常开始跑的时候,呼吸节奏是每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就是向前跑三个单步,一直保持吸气,再跑三个单步,一直呼气。如果气短,做不到,就改成二步一呼二步一吸。
1、先慢跑微出汗就可以。
2、做压腿、压腰、转体、抻肩等活动,将相关的关节、韧带、肌肉都活动开。
3、做2-3个30米的加速跑。
4、上跑道后做几次原地的纵跳,提高一下兴奋。
5、这段时间要注意保持体温,不要使身体凉下来。
6、用嘴和鼻子同时呼吸,舌头顶上颚,让空气从舌头两侧通过,可以湿润空气,也避免凉空气直吹嗓子。
7、跑步一般是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者三步一呼、三步一吸。
8、步子:800米跑步子大小都无所谓,怎么习惯就怎么跑,不要轻易改变。
800米跑步训练的技巧有什么
800米跑步训练的技巧有什么,800米跑步训练是一项中长跑,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好800米跑步训练的技巧经过长期的锻炼,就能很好的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那么800米跑步训练的技巧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
800米跑步训练的技巧有什么1 800米跑步训练的技巧:
一、800米跑步技巧之耐力训练
800米是一个中长跑的运动项目,其中耐力是800米整个跑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足够的耐力,就没有取得好成绩的实力。因为每个人的'先天性耐力不一样,要取得800米项目好的成绩,后天都需要训练.但是800米的耐力训练也非常讲究技巧,一般采用长距离跑步法。首先制定一个耐力训练计划,每天或者每段时间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进行训练。例如,每个星期安排一次长距离(根据年龄不一样跑步距离具体情况而定)的跑步,16岁以下的,每次长跑15公里,16岁至20岁的每次跑步20公里以上。
耐力训练不能经常练,练多了运动量过大,不利于运动者货运动员身体的恢复。所以必须选择最佳的训练量,取得最高的效率,那才可以达到科学训练的效果。每周最多进行一次训练,正常的是一次。选择练习长跑的时间季节最好是在冬天,因为冬天天气冷,运动量大却耗能小,也是最容易提高成绩的时间段。
二、800米跑步技巧之速度训练
800米比赛中,除了途中跑保持匀速,在开始和终点前冲刺的时候都需要速度,所以速度在800米跑步技巧里面含金量是非常重的。但800的速度怎么练习?一般采用神经刺激法,首先也是和耐力训练一样,制定一个速度训练的计划。速度计划和耐力训练的不一样,耐力训练不需要每天都练,但速度的训练可以每天都训练,坚持就会有效果。
速度训练一般30米的起跑加速,50米起跑加速,80米的起跑加速,100米的起跑加速,120米的起跑加速。30米跑10次,50米跑8次,80米跑5次,100米三次,120米全力跑3次。交错训练,达到刺激运动者的神经。
三、800米跑步技巧之途中跑
在800米的跑步中,途中跑是最长的距离,这个过程,要结合耐力保持自身的节奏。一般训练时,采用阶梯式训练方法,这种训练既不是速度训练,也不是耐力训练。采用100米的百分之60到80的速度进行训练,从1200米开始,每跑一次减少100米,直到减到300米,这种训练方式重点是要保持呼吸节奏,不被隔壁跑到的竞赛者影响到自己,更不能回头看身后的队员。
800米跑步训练的技巧有什么2 1、起跑
800米起跑是在100米终点处的弯道上,起跑时最好沿着跑道的切线跑。为抢占有利位置,起跑要快,一听到信号就马上跑出去。
2、反复跑
反复跑是提高耐力的有效方法,在练习时,可循序渐进地练习,先从100米练起,再到200米,400米,800米,让身体慢慢适应。跑步时,要自然摆动手臂,跨步动作幅度不要太大,掌握合理的步伐和步速,并调整好呼吸,反复练习。
3、变速跑
等身体适应后,就要练习变速跑,先快速跑100米,然后慢速跑100米,再快速,如此循环,直到跑完全程,但需注意的是,不要打乱呼吸节奏,不然跑到最后100米时会感到非常疲劳。
男子800米跑步技巧
1、姿势
正确的姿势是跑步的基础,可以避免能量浪费。
跑步时,最重要保持身体平衡,尽量让身体前倾,与地面成85度角。另外,要抬头挺胸,自然摆动双手,避免身体左右晃动。
2、步频和步长
增大步长和提高步频对加快速度,获得中长跑好成绩有帮助。如果要跑800米,可根据自身情况作调整,如身高为1.75m,步长应为1.8m-2m。训练时,计算步长,不断增大,而且加快布频,一般一步一秒内比较好。
3、蹬摆送髋技巧
各关节充分伸展,身体重心才能前移。若想各关节尽量伸展,需要掌握蹬摆送髋技巧,也就是在蹬伸时摆动腿,相互配合,以获得最佳效果。建议蹬要用力,摆要迅速,这样身体起伏才小,速度才更快。
女子800米跑步技巧
1、热身
在跑步前,先慢跑热身,做压腿、压腰、转体等动作,让身体尽快进入状态,避免跑步时扭到受伤。
2、呼吸
跑步时,用鼻子和嘴呼吸,让气体从舌头两侧进入,这样能避免气体直接吹入嗓子,导致嗓子干燥。直
3、跑步
一般两步一呼吸或者三步一呼吸,跑步的步子不会太大,尤其是身高不是很高的女子,因为步子太大,对于女性来说,跑起来会很累。
4、服装
要穿着合适的运动服,最好运动服材质柔软,舒适透气,不含有害物质,以免出汗后有害物质稀释出,附着在皮肤表面,影响身体。
5、饮食
运动前喝高浓度的葡萄水,不要喝饮料,
若中途口渴,喝白开水。还需注意的是,运动前最好不要吃太多东西,不然跑步时会出现腹部不适等症状,影响跑步状态。
怎么跑800米不累
800米考验运动者的耐力,技巧和基本功,如果平时不练习,临时上场,很难获得好成绩。所以,想要跑800米不累又快,需要多加练习。练习方法具体如下:
1、坚持每天跑步,跑时要记录跑步时间和跑步时所犯的错误,然后加以纠正,不断改进和提高速度。
2、起跑时,速度可以快点,一旦抢占到有利位置,放慢速度,匀速前进,千万不要在前面浪费太多的力气,以致后面没有力气,被别人超越。
3、不要一直转身看别人,要专注于自身,心中一直想着终点,跑到拐弯处时,放慢步子,调整呼吸,然后直径向前跑。
4、离终点还有一圈时,以最快的速度往终点冲刺,如果没有力气,要用意志力坚持,不断鼓励自身前进,以跑完全程。
5、如果身体感到疲劳,不要停下来走动,应慢慢跑动,因为一停下来,身体就会怠慢,想要重新调整,难度会增加。
注意事项:
跑800米,整个过程人会很累,于是有的人在比赛前会喝红牛,增加能量,避免在途中因疲劳过度而摔倒。那喝红牛有没有用呢?
1、红牛是人们熟知的能量饮品之一,内含水、糖、咖啡因、维生素等,属于滋补性饮料,具有减少疲劳、促进代谢、增加血流量,提高氧输送能力,保证能量不断得到补充的功效。
2、在跑步前半个小时最好不要喝,如果是半个小时前,感到口渴,可以喝少量,因为这种饮料主要用于赛后身体恢复,对改变运动成绩没有多大帮助,所以,就算赛前喝,也难以获得预期效果。
3、人疲劳时,体内能量物质缺乏。喝红牛能够迅速补充大量能量物质,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所以,在比赛后喝会比赛前喝效果好。
800米跑步是一项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的体育项目之一,那么大家知道800米跑步有哪些技巧呢?下面是我带来的800米跑步有哪些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1、姿势
正确的姿势是跑步的基础,可以使跑步减少能量浪费和疲劳,进而为提高时间打下坚实的基础。正确的姿势要从正面看,身体在比较低的高度上下的起伏运动,看不到左右晃动姿势,这个在跑步机上面最直观。
中长跑的姿势要保持于比较平衡,跑步的时候身体稍微向前倾,与地面的角度大概是80°到85°左右,女生的速度相对慢些,保持85°左右就可以了。
跑步的过程中要注意抬头收腹,双手自然配合脚步运动,减少身体左右晃动,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跑步的时候左右晃动最好让人在旁边纠正)。
中长跑的后程(就1000M和800M来说,500M和400M以后就是后程了),跑步者的体内的乳酸会急剧增多、导致氧债增大,人体几乎处于疲劳状态,在这种困难的状态下,跑步速度会自然的减低。
要提高技术和跑速,确实是很艰难的。这时候就要求加大躯干的前倾(男的80°,女的85°),从而带动身体向前,为平衡这种前倾,自然要加强蹬摆的配合,增大上肢的摆动幅度,以促使后程技术动作不变形,最终达到提高后程的效果。
2、步频和步长
增大步长和提高步频对提高中长跑成绩都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步频和步长又是一对矛盾。当步长加大时,步频相对较慢,而步频加快时,步长有会变得相对较小。
因此很难做到同时提高步长和步频。通常只能是保持步长,提高步频,或是保持步频,提高步长,来到达提高成绩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一个1.75M的男子,其步长应该可以达到1.8M-2m,一个身高1.6M的女子步长可以达到1.5M-1.7M米(按身高比例来说,男的下限也就是1.7M,女的是1.5M,上限男的是2.2M,女的是1.9M))。大家在训练的时候要注意计算100M的平均步长,换算一下,至少要达到步长的下限。
如果你刚好腿短身长,那么就需要适当提高自己的步频,一般是一秒3.5次。
3、蹬摆送髋技术
蹬伸是由髋、膝、踝、趾的由上而下的发力,使各关节达到较充分的伸展,支持反作用力才能作用于髋部,使身体重心前移。
在蹬伸的同时也是摆动腿折叠前的开始。蹬摆配合协调,就会起到髋关节迁移的效果,做到蹬要有力,摆要迅速,既能提高步长,又能加快步频,还能减小身体重心的.上下起伏。
1000M和800M中,蹬地腿伸直时应该和地面形成60°左右的夹角(夹角小小于50°,会加快速度和频率,是冲刺跑的技术)
4、着地缓冲的技术
落地要让跟先落地,但注意脚面不能和地面形成大的夹角(少于10°)或者整个脚落地,在着地缓冲时,要尽量减小阻力,迅速过渡到前蹬动作。
在着地后身体重心向下移动的同时要向前移动。以上是着地缓冲的两大技术难点。一般大部分跑步者容易犯的毛病是着地前蹬阻力减少的不够充分。
缓冲时身体重心向下但没有向前,甚至出现"坐着跑"的情况,身体重心留在后面,就给蹬身送髋加大了难度。
5、呼吸
呼吸是中长跑一项重要的技术,对于平时缺乏锻炼的人来说,呼吸调整得好,可以提高最少20秒时间。
a、学会从牙缝中吸气
跑步时,我们应该用鼻子和嘴配合呼吸,缓解呼吸肌的压力,口不能张得太大,最好是口微开,轻咬牙,让空气从牙缝中进出。呼吸时,要注意做到均匀而又有节奏,呼气要短促有力,吸气要缓慢均匀,有适当深度。
b.呼吸节奏与步伐配合
跑步时,人们一般习惯于按照自身需要自由调节呼吸节奏。其实,呼吸节奏应该与步伐密切配合才行。
通常开始跑的时候(前400-500M)呼吸节奏是每3步一呼,3步一吸,在保持速度的时候感觉呼吸困难,就需要调整为2步一呼,2步一吸,前后需要并保持呼吸均匀和深度一致,这样跑起来才会感到轻快。
c.加强呼气深度
许多人在慢跑时不注意呼吸的深度,所以在较长时间运动时,就会出现呼吸表浅而急促,从而产生胸部涨满难受,呼吸困难的感觉。
有些人虽然注意深吸气,但往往忽视了呼气的深度。其实,当跑步时间较长时,只有适当加大呼气深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深度加强了,才可能更多地排出废气、增大肺中负压,从而使吸气更省力,吸气量也能增加。
6、弯道跑技术
弯道跑是做圆周运动,跑的途中会受离心力的影响,应该说速度越快,圆周弧度越小,离心力就越大,所以当以较快的速度前进时,中长跑的运动员仍要将整个身体自然协调的向左倾斜一下,其向左的角度均应控制在7~10°左右。
弯道跑的上肢动作主要集中在摆臂上,摆臂的动作一般可以帮助制造离心力,右臂向前摆动时,右手的位置应向左接近身体中线,有时可以适当过中线一点。
向后摆动时右肘可以向右斜后方摆出,但动作不要摆的过高过大,以免影响重心向前。左臂摆动的要比右臂小些,向后摆动时肘部要紧贴于躯干部并适当的摆动快些。
这样摆动,两臂可以很好的协调起来,有助于身体向前的速度。两臂的肩部在摆动时要自然的放松,左肩略低于右肩。
中长跑在弯道上两腿的姿势是至关重要的,右腿前摆时,膝盖应稍向内扣一些,不要向外撇,是个细微动作。有些人体会不出还可以做向前的姿势,以免影响向前的速度。
右膝内扣的同时,右脚也应自然的以前脚掌内侧的大拇指部先落地,在膝同时稍向左撇一些,左脚自然的以前脚掌外侧的无名指和小趾先着地。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