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计划书包括以下内容:
1、目录前言;
2、组织结构,包括组织架构、部门职责、岗位说明;
3、体系管理,包括标准化管理、程序流程、检验标准、闭环作业;
4、项目管理;
5、供应商质量管理;
6、品质控制,包括原辅材料控制、产线品质控制、出货品质控制;
7、生产现场管理;
8、成本控制;
9、客户投诉;
10、检测设备、仪器、工具的管理;
11、文件管理与统计控制;
12、相关部门协调管理;
13、部门目标与绩效考核,包括部门目标、绩效考核、教育培训、企业文化;
14、品质改善活动推进,包括QCC品管圈、5S活动、改善提案制度;
15、总结根据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订并组织实施本部门的质量管理计划和目标,组织下属开展标准化体系的完善、维持以及产品的标准管理、产品质量事故处理等工作。
具体要写改善的方法。
一、包括内容:
1、举出存在的问题,不解决会带来什么后果。
2、用什么方法改善能解决问题,暂时对策,长久对策。列出改善的方法。
3、改善后的效果,能产生什么样的效益 。
4、完了 可以交给领导看了。
二、提案内容:
1、改善主题;
2、提出理由;
3、目前做法;
4、改善方法;
5、预期效果;
6、改善费用投入评估。
工厂企业进行品质管理改善的要点 :
1、从生产管理的层面进行品质管理改善,首先要对生产人员进行培训,统一员工的操作方法,同时进行技能评定,加强对工件的认识和不良品的划分,重新规范生产员工的操作方法,进行培训,使之对产品有清晰的认知,避免产品不必要的错误。
2、从品质管理的层面进行质量管理改善,重点需要对品质人员进行培训。统一员工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并传达给每一个员工,避免产生差异造成漏检。市场需求的标准随时都在更新,技术部的各种技术变更也是不断的发出,这就要求品质人员要及时接收信息,并在生产中执行监督。
质量计划书,与质量手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质量计划书:一般针对特定的产品与服务,比如新产品,升级的产品,上台阶的产品,或重点工程的产品,或一次重要的营销活动,一次重要的服务。为确保质量,而在生产与服务实施前制定的计划书,用以明确分工,区分责任,突出重点,控制节点,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下达的任务。质量计划书,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第三层次文件,处在质量管理体系金字塔的底部,是特定项目的作业指引类的文件。有时附有质量表格。
质量手册:则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一层次的文件, 处在质量管理体系金字塔的顶部, 以形而上的东西为主,重点在于明确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高层职责的分工。主要作用,是为第二层次的程序文件,指明文件内容取舍的方向,是第二层次文件的母文件。
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必须要有质量手册,但不必一定要有质量计划书。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