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乒乓球打法的名称

时间: 2023-04-10 12:09:26

乒乓球打法的名称

1、长球:指落在距球台端线30厘米范围内的球。具有弧线长、冲力足、威胁大等特点。

2、短球:指落在距球网40厘米范围内的球。具有弧线短、冲力小等特点。与长球结合使用能调动对方前后奔波。

3、步法:击球者在移动过程中依靠下肢完成的各种动作。包括单步、跨步、滑步、交叉步等,有时需要将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步法结合起来使用。练就起动快,移动及时、到位的步法能保持合适的击球位置,提高动作质量,又能扩大控制球的空间。

4、单步:指以一脚的前脚掌为轴,另一脚向前、后、左、右某个方向移动一步的步法。特点是移动范围较小、重心较为稳定,多在来球离身体不远的情况下使用,如上步接近网短球、让步接追身球等。

乒乓球球技、战术名称有哪些

乒乓球运动基本战术1.握拍法 2.基本步法 3.发球抢攻战术 4.接发球战术5.搓攻战术 6.对攻战术 7.拉攻战术 8.削中反攻战术 9.弧圈球战术 10.推挡球技术 11.发球技术 1.握拍法 乒乓球握拍方法分直拍握法和横拍握法两种,不同的握法各有其优点,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打法。 一、 直拍握法 直拍握法的特点是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拍面击球,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线球时,拍面变化不大,对手难于判断。 二、 横拍握拍法 横拍握拍法的特点是正反手攻球力量大,攻削球时握法变化小,反手攻球容易发力也便于拉弧圈;但正反手交替击球时,需变换击球拍面,攻斜、直线时调节拍形的幅度大,易被对方识破。 (一) 无论哪种握法,握拍都不应过紧或过松。过紧会使手腕僵硬,影响发力时的手腕动作,过松则影响击球力量和击球的准确性。 (二) 握拍不宜太浅。直握时,食指和拇指构成的钳形不能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手腕动作的灵活性。 (三) 在变换击球的拍面、调节拍面角度时,要充分利用手指的作用。 (四) 不应经常变化握拍方法,否则会影响打法类型及风格的形成,尤其是初学者,更应注意。 2.基本步法 (一) 单步 1、 移动方法 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身体重心随之落在移动脚上。 2、实际运用于:①接近网小球;②削追身球;③单步侧身攻枣在来球落点位于中线稍偏左或对推中侧身突袭直线或对搓中提拉球时常用。 (二) 跨步 1、 移动方法 一脚蹬地,另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蹬地脚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身体重心即移到跨步脚上。 2、实际运用于:①近台快攻打法,用来对付离身体稍远的来球;②削球打法,左、右移动击球;③跨步侧身攻,当来球速度较慢,但离身体稍远时,左脚向左前上方跨一大步,右脚随即跟上一小步,同时配合腰部右转动作,完成侧身移动。 (三) 并步 1、 移动方法 一脚先向另一脚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脚在并步脚落地后随即向来球方向移动一步。 2、 实际运用于:①快攻选手在左右移动中攻或拉球;②削球选手正反手削球;③并步侧身攻,多用于拉削球,右脚先向左脚后并一步,以便转体,随之左脚向侧跨一步。 (四) 跳步 1、 移动方法 以来球异侧脚用力蹬地,两脚同时离地向来球方向跳动。 2、 实际运用于:①快攻选手左右移动击球,常与跨步结合起来使用;②弧圈类打法由中台向左、右移动时常用;③跳步侧身攻或拉,但在空中需完成转腰动作;④削球选手在接突击时常采用,但以小跳步来调整站位用得较多。 (五)交叉步 1、 移动方法 以靠近来球方向的脚作为支撑脚,该脚的脚尖调整指向移动方向,远离来球方向的脚在体前交叉,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身体随之向来球方向转动,支撑脚跟着向来球方向再迈一步,这是前交叉步。后交叉步是在体后完成交叉动作。 2、 实际运用于:①快攻或弧圈打法在侧身攻、拉后扑打右角空档,或从右大角变反手击球;②在走动中拉削球;③削球打法接短球或削突出击。 3.发球抢攻战术 发球抢攻是我国直板快攻打法的“杀手锏”,是力争主动、先发制人的主要战 术。各种类型打法的运动员都普遍采用发球抢攻来抢占每个回合的上风。发球战术运 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发球的质量和第三板进攻的能力。 发球抢攻战术因打法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常用的发球抢攻战术,主要有以 下几种: 1、 正手发转与不转 2、 侧身正手(高抛或低抛)发左侧上(下)旋球。 3、 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4、 反手发急球或急下旋球。 5、 下蹲式发球。4.接发球战术 接发球战术与发球抢攻战术同样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讲,接发球水平的高低可以 反映运动员的实战能力以及各项基本技术的应用程度。事实上,接发球者只是暂时处 在被控制状态,如果你破坏了发球者的抢攻意图或者为他制造了障碍,减弱了对方抢 攻的质量,也就意味着已经脱离被控制状态,变被动为主动了。控制与反控制是辩证 的统一。 常用的接发球战术 1、 稳健保守法 2、 接发球抢攻 3、 盯住对方的弱点处,寻找突破口。 4、 控制接发球的落点 5、 正手侧身接发球  5.搓攻技术 搓攻战术是进攻型打法的辅助战术之一,主要利用搓球旋转的变化和落点的变化 为抢攻创造机会。这一战术在基层比赛中被普遍采用。搓攻战术也是削球型打法争取 主动的主要战术之一。常用的搓球战术有: 1、 慢搓与快搓结合。 2、 转与不转结合。  3、 搓球变线 4、 搓球控制落点 5、 搓中突击 6、 搓中变推或抢攻 6.对攻战术 对攻战术是进攻型打法在相持阶段常用的一项重要战术。快攻类打法主要依靠反 手推挡(或反手攻球)和正手攻球(或正手拉弧圈球)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多变的 特点来调动对方。常用的对攻战术有以下几种: 1、 紧逼对方反手,伺机抢攻或侧身抢攻、抢拉。 2、 压左突右 3、 调右压左 4、 攻两大角 5、 攻追身球 6、 变化击球节奏,加力推和减力挡结合,发力攻、拉与轻打轻拉结合,也可造成对 手的被动局面。 7、 改变球的旋转性质,如加力推后、推下旋;正手攻球后,退至中远台削一板对方 往往来不及反应,可直接得分或创造机会球。   7.拉攻战术 拉攻战术是以攻为主的选手对付削球的主要战术。为了发挥拉攻的战术效果,首 先要具备连续拉的能力,并有线路、落点、旋转、轻重等变化,其次要有拉中突击和 连续扣杀的能力。常用的拉攻战术主要有: 1、 拉反手后,侧身突击斜线或中路追身球。 2、 拉中路杀两角或拉两角杀中路。 3、 拉一角或杀另一角 4、 拉吊结合,伺机突击。 5、 拉搓结合。 6、 稳拉为主,伺机突击。  8.削中反攻战术 我国乒坛名将陈新华以及第43届世乒赛男单冠丁松成功地运用削中反攻的战术创 造了辉煌,令欧洲选手手足失措,无以应对。这种战术主要靠稳健的削球,限制对方 的进攻能力,为自己的反攻创造有利条件。它不仅增强了削球技术的生命力,也促进 了攻防之间的积极转化,常用的削中反攻战术主要有: 1、 削转与不转球,伺机反攻。 2、 削长短球,伺机反攻。 3、 逼两大角,伺机反攻。 4、 交叉削两大角,突击对方弱点 5、 削、挡、攻结合,伺机强攻。 9.弧圈球战术 由于弧圈球战术把速度和旋转有效地结合起来,稳健性好,适应性强,许多著名 选手已用它去替代攻球或扣杀,常用的战术如下: 1、 发球抢攻。 2、 接发球果断上手 3、 相持中的战术运用。10.推挡球技术 (一)挡球:(1)、特点与应用 球速慢,力量轻,动作较简单,初学者容易掌握。它可以帮助初学者熟悉球性,认识乒乓球的击球规律,提高控制球的能力。(2)、要点:①挡球是推挡球技术的基础,初学者应形成正确的动作手法。②引拍时,上臂应靠近身体。③前臂前伸近球,手腕手指调节拍形,食指用力,拇指放松(二)快推:(1)、特点与运用 快推的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借力还击,速度快,线路变化多。适用于回击一般的拉球、推挡球和中等力量的攻球;在相持中能发挥回球速度快的优势,推压两大角或袭击对方空档,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条件。它是推挡球最常用的一项技术。(2)、要点 ①击球前靠近身体,前臂适当后撤引起。②在前臂向前推送的过程中,完成外旋动作。③转腕动作不宜过大,关键是时机要恰当。(三)加力推:(1)、特点与运用 回球力量重,速度快,击球点较高,充分发挥手臂的推压力量。比赛中运用加力推可迫使对方离台,陷于被动局面(如侧身正手攻前一板,加力推底线或大角度),与减力挡搭配使用,能有效地调动对方,获得主动。它适用于对付速度较慢、旋转较弱的上旋球或力量较轻、着台后弹起比网稍高的来球。(2)、要点:①球拍后撤上引是为了增大用力距离。②击球点适当离身体远一点。③击球时间不宜过早或过迟。④要有效地把身体各部分的力集中在击球的一瞬间。(四)减力挡:(1)、特点与运用 回球弧线低、落点低、力量轻。回接对方的大力扣杀或加力推挡时能减弱回球的力量,如与加力推结合运用,可以前后调动对方,是对付中台两面拉或两面攻打法的有效战术,它还常用于接加转弧圈球。(2)、要点:①击球前身体重心略升高,稍屈前臂,球拍保持合适的前倾角度。②触球瞬间,有意识地做手臂和手腕后收的动作。③削弱来球反弹力的同时,借来球的力量将球挡过去,回球速度快。 11.发球技术 (一)正手发奔球(1)特点 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③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④击球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二)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1)特点 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2)要点①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②注意手腕的抖动发力;③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三)发短球(1)特点 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2) 要点 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③发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中区,不要离网太近;④发球动作尽可能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四)正手发转与不转球(1)特点 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的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的中下部;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③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五)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1)特点 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2)要点:①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②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和弧线,以增强侧旋强度。③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④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六) 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1)特点 右侧上(下)旋球力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反弹。发球落点以左方斜线长球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2)要点 ①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②充分利用手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③发右侧上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个上勾动作;④发右侧下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七)下蹲发球(1)特点 下蹲发球属于上手类发球,我国运动员早在50年代就开始使用。横拍选手发下蹲球比直拍选手方便些,直拍选手发球时需变化握拍方法,即将食指移放到球拍的背画。下蹲发球可以发出左侧旋和右侧旋,在对方不适应的情况下,威胁很大,关键时候发出高质量的球,往往能直接得分。(2)要点①注意抛球和挥拍击球动作的配合,掌握好击球时间。②发球要有质量,发球动作要利落,以防在还未完全站起时已被对方抢攻③发下蹲右侧上、下旋球时,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偏转,挥拍路线为从左后方向右前方。拍触球中部向右侧上摩擦为右侧上旋;从球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为右侧下旋。④发下蹲左侧上、下旋球时,站位稍平,身体基本正对球台,挥拍路线为从右后方向左前方。拍触球右中部向左上方摩擦为左侧上旋;从球中部向左下部摩擦为左侧下旋。⑤发左(右)侧上、下旋球时,要特别注意快速做半圆形摩擦球的动作。(八)正手高抛发球(1)特点 最显著的特点是抛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时对拍的正压力,发出的球速度快,冲力大,旋转变化多,着台后拐弯飞行。但高抛发球动作复杂,有一定的难度。(2)要点:①抛球勿离台及身体太远。②击球点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在近腰的中右处(15厘米)为好③尽量加大向内摆动的幅度和弧线。④发左侧上、下旋球与低抛发球同。⑤触球后,附加一个向右前方的回收动作,可增加对方的判断(结合发右侧旋球,球,更有威力)。

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常见的打法类型有哪些?

;常见的打法类型有以下几种

1、直拍快攻打法,直接击球快打是我国的传统打法,刘国梁使用的直接击球快打。它的球拍是直板,正面是胶水,反面是胶水。传统的正胶直板快攻采用左推右攻,后期刘国梁还加入了一定的直拍横打。打法上,先快后狠,还要有变通。

2直板快攻反胶结合弧圈,这种打法的代表人物是马琳。他严格来说是直板反胶快攻加上弧圈加直拍横拍,但是有一段时间,马琳也会使用我们传统的直拍反攻技术。这种打法对于运动员要求发球抢攻能力强,对下旋球能起板突袭,正手连续进攻好,对反手球也有很好的实力。推挡力大的时候可以侧身进攻,反手反面可以连续拉冲弹射。

横板弧圈配合快攻,横板弧圈配合快攻的打法是目前主流打法。还有现在马龙、张继科这些超级巨星的表现。早先,我们从欧洲学到了横拍打法,孔令辉是横板弧圈结合快攻的代表人物。其长处在于无明显漏洞,相持不下。此后这一打法的代表人物是王励勤,此时我们国家也提出了要取天下的思想,所以中国运动员的正手能力,要突出很多。王励勤对于横弧圈快攻也统治了相当一段时间。乒乓运动不断变化,正反手更加平衡,但同时上手质量更强,横拍弧圈快攻也受到影响,德国的波尔就是代表人物,他有反拉弧圈球的反手能力。请运动员们对中台反手的相位把握也要重视。训练场上的思路变化,才造就了马龙和张继科这样的反手速度快、旋转快、凶猛的球员。

横板快攻结合弧圈可以说是目前横板快攻打法比较少的一种。现在最活跃的是瑞典选手卡尔森。这是一种横板快攻打法,同时也是一种弧圈球的旋转技巧。可以以攻为主,以快为主,也可以以转相持过渡,反击为主。詹健,前国家队球员中的老将,也是同样的风格。

但这种打法正手相持时,对站位、击球点、发力的要求很高,一旦命中有可能直接得分,但同时失误也很多,对球员的能力是一个考验。

乒乓球的主流打法有哪几种

从握拍方式看有
3种


特殊(就是除了直横以外的其他握拍方法);
从各个握拍方式中我们又可以发现许多不同的技术特点
也就是大家说的打法
直:台内主要以挑,搓为主,台外大多为推挡,快攻,弧圈(包括加转弧圈和前冲弧圈两种),拉球少数能看见削球;值得一提的是王浩的直板横拉技术(类似横版反手拉弧圈)
横:台内为搓球,台外多为弧圈,拉球,削球也比较常见。
特殊打法因为过于庞杂,在此不加说明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