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肉的种类

时间: 2023-04-10 13:30:59

肉的种类

1、红肉:牛肉、猪肉、羊肉等的肌肉、内脏极其制品,这些畜肉的肌色较深,呈暗红色。

2、白肉:鱼肉、鸡肉、鸭肉等,以水产动物和禽类为主,它们的肉色较浅,呈白色。

3、加工肉类:香肠、腊肉、火腿、腌肉等肉制品。

牛身上有哪些肉?

1、牛颈肉:
肥瘦兼有,肉质干实,肉纹较乱,适宜制馅或煨汤,比嫩肉部分出馅率高15%,做牛肉丸不错。
2、肩肉:
由互相交叉的两块肉组成,纤维较细,口感滑嫩,适合炖、烤、焖,咖喱牛肉。
3、上脑:
肉质细嫩,容易有大理石花纹沉积,上脑脂肪交杂均匀,有明显花纹,适合涮、煎、烤,涮牛肉火锅。
4、眼肉:
一端与上脑相连,另一端与外脊相连,外形酷似眼睛,脂肪交杂呈大理石花纹状,肉质细嫩,脂肪含量较高,口感香甜多汁,适合涮、烤、煎。
5、胸肉:
在软骨两侧,主要是胸大肌,纤维稍粗,面纹多,并有一定的脂肪覆盖,煮熟后口感较嫩,肥而不腻,适合炖、煮汤。
6、外脊:
外脊(也称西冷或沙朗),牛背部的最长肌,我们常吃的西冷/沙朗牛排就是用到这块肉,因为有脂肪,所以煎、烤起来味道更香。
7、里脊:
里脊(也称牛柳或菲力)牛肉中最细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是运动量最少、口感最嫩的部位,常用来做菲力牛排及铁板烧。菲力牛排对操作要求比较高,多一分就柴,所以一般菲力牛排都在3-5成熟,以保持肉的鲜嫩多汁。
8、牛腩:
肥瘦相间,肉质稍韧,但肉味浓郁,口感肥厚而醇香,适合清炖或咖喱。
小贴士:
如果是炖牛肉这类不容易软烂的肉类时,事先将它单独煲煮一定时间,再放入炖锅加咖喱膏一块炖。一方面用炖过肉的汤汁来煲咖喱会更加美味,另外也不会出现肉还没软而蔬菜都炖烂了这种情况。
9、腱子:
分前腱和后腱,熟后有胶质感,适合红烧或卤、酱牛肉。
小贴士:
(1)买来牛肉提前用清水浸泡可以更好的清除牛肉内的血水,以避免长时间的焯水而降低肉香味
(2)牛肉冷水下锅,大火烧开,撇去浮沫
10、臀肉:
肌肉纤维较粗大,脂肪含量低,只适合垂直肉质纤维切丝或切片后爆炒。
11、牛尾:
牛尾应肉和骨头的比例相同,富含胶质、风味十足,加在砂锅菜或汤肴中长时炖煮即可尽释美味。

肉类有哪些

常食用的肉类:

1.家禽类的肉

家禽是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一般为雉科和鸭科动物,如鸡、鸭薯袭、鹅等,山手行也有其他科的鸟类如火鸡、鸽、鹌鹑和各种鸣禽的。

2.家畜类的肉

家畜一般是指由人类饲养驯化,且可以人为控制其繁殖的动物马、牛、羊、驴、猪、兔等。

3.鱼类的肉

鱼肉,是指鱼类的肉。鱼的种类很多,主要的食用淡水鱼包括鲤鱼、草鱼、鲫鱼、鳜鱼等,海水鱼包括黄鱼、带鱼、平鱼等。它们都具有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是一些维生素、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拓展资料:

肉类,是动物的皮下组织及肌肉,可以食用。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以及卡路里,其属于酸性食物。肉类含蛋白质丰富,一般在10-20%之间。瘦肉比肥肉含蛋白质多逗哗。

参考资料:肉类-

白肉是什么肉?

肉的种类有很多,白肉就是其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肉类,它的脂肪含量比较低、肌肉纤维比较细,适量食用对身体有一定好处,它主要是指鱼虾、鸡鸭鹅以及螃蟹花甲等肉,这种肉吃了不容易长胖。

白肉是指什么肉

具体如下:

白肉主要是一个营养词。指肌肉纤维细,脂肪含量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一般指鱼、虾、贝类、鸡、鸭等肉类。蛋白质、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

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白肉”一词是营养学中的专有名词,意思是肌肉纤维相对细,脂肪含量相对低,所含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白肉包括鸡、鱼、鸭、鹅、牡蛎、虾、蟹等食物。

白肉营养丰富。我们应该每天适当食用一些白肉,特别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体质虚弱的人、新陈代谢缓慢的老年人等。经常食用白肉可以补充营养,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生长发育和身体维护。

提示:

在一些地区,白肉是肥肉的名字。

长期吃白肉对身体好吗

是比较好的。

白肉含有高含量的优质蛋白质,所以适量食用可以为人体补充蛋白质;其次,白肉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核酸、B族维生素、钙、铁等成分。长期适量食用可以为人体补充充足的营养,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其抵抗细菌和微生物入侵的能力,从而有助于人体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因此,可以知道,长期适量食用一些白肉对身体更好。

白肉可以多吃吗

适当食用即可,不建议多吃。

从健康的角度来看,不建议吃太多任何食物。每天好好吃就行了。白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磷、铁、碘等矿物质以及一些微量元素。适当地吃一些白肉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有助于身体的改善和健康,但是,吃太多白肉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导致消化道不适,吃太多肉而不吃蔬菜和水果会导致便秘,影响健康。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