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江西人才辈出,徐稚、陶渊明、綦毋潜、来鹄、林士弘、王安石、欧阳修、晏殊、晏几道、曾巩、黄庭坚、姜夔、杨万里、朱熹、陆九渊、文天祥、解缙、汪大渊、宋应星、魏良辅、汤显祖、蒋士铨、詹天佑等等。
1、王安石,生于公元1021年,死于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即今抚州东乡县上池里阳村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2、姜夔,生于1155年,死于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即今江西鄱阳人。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
3、文天祥,生于1236年,死于1283年,汉族,吉州吉水人,今属江西吉安。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1、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典型事迹: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
2、江万里:字子远,号古心,南康军(江西都昌县林塘柏树下江村)人。南宋爱国丞相,教育家。自幼神隽颖异,年轻有文名,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进士,为官40余年,历官91任,也曾坐事闲废12年。
典型事迹:咸淳九年,江万里以七十六岁的高龄奉旨再度出任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此时,其再传弟子文天祥任湖南提刑。同年夏,天祥去潭州会见万里,师徒两人,感情深厚,天祥敬佩仰慕江万里的学问道德,风度气概,常比之为范仲淹、司马光。万里亦素知天祥气节。
3、严嵩: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右民系,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进士。他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
典型事迹:嘉靖十五年(1536年),严嵩赴京朝觐考察,被世宗留下,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由于世宗对议礼的重视,礼部尚书在部院大臣中地位尤其显赫,往往成为进入内阁的阶梯。
严嵩和世宗的接触开始频繁起来。据他自己说,当时世宗忙于同辅臣及礼部尚书等制定礼乐,有时一日召见两三次,有时至夜分始退。他住在城西约四里,乘车驱隶弗及,往往是单骑疾驰。吴芮
4、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典型事迹:宋治平四年(1067年),黄庭坚考中进士,任汝州叶县县尉。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有才能,留他继续任教。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
5、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典型事迹: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诏求臣民意见。朱熹应诏上封事,力陈反和主战、反佛崇儒的主张,详陈讲学明理、定计恢复、任贤修政的意见。
隆兴元年(1163年)十月,朱熹应诏入对垂拱殿,向宋孝宗面奏三札:一札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
-文天祥
-江万里
-严嵩
-黄庭坚
-朱熹
【九江地区的历史名人】「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
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
”(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
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
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
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
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
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
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
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
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
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
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
(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
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
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
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
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
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
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
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
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
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
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
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
”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
”遂授印去职。
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
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
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
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
归田之初,生活尚可。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
”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灸人口。
他性嗜酒,饮必醉。
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
他先醉。
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
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
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
”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
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
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
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
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
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
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
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
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
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
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
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
春秋战国秦代名人: 澹台灭明:春秋末鲁国孔子学生,教育家
陈婴:秦末筑南昌城为郡治所曾据:西汉曾氏南迁之祖灌婴:汉初大臣 筑九江城梅福:西汉南昌县尉彭材:东汉农民起义领袖
何汤:东汉虎贲中郎将唐檀:东汉学者 为官不阿何汤:东汉虎贲中朗将徐稚:即徐孺子,东汉隐士中国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净明道家派创始人——许逊张盛:三国吴道教天师 许逊:导民治水足迹遍赣北诸县
吴 芮:鄱阳第一任县令
魏晋南北朝名人:
慧远:东晋高僧 佛教首领
桓伊:东晋音乐家殷羡:晋代任为豫章太守习凿齿:东晋史学家陶渊明-东晋隐逸诗人开山之宗
慧远:东晋名僧,博通六经陶侃:东晋大臣慧远:东晋名僧建东林寺雷次宗:南朝刘宋学者隐居不仕
王孚:南朝宋名志士雷次宗:南朝刘宋时期教育家胡谐之:南朝齐国重臣 拜右将军
邓德明:南朝名学者邓 琬:晋安王刘子勋的镇军长史
隋唐五代名人: 林士弘:隋农民起义军领袖钟绍京:江南第一宰相钟传:曾主政江西20余年第一个私人图书馆创建者李常
来鹄(来鹏):唐朝诗人綦毋潜:唐代进士、著名诗人
胡仲尧:南唐寺丞、国子监主簿
邓王番:唐代尚书、节度使饶娥:唐代《新唐书》列入孝女柯昶:五代后唐进士 光禄大夫
吴武陵:唐代进士,翰林学士
施肩吾:号东斋,唐代诗人
王勃:唐朝文学家来鹏:唐代诗人张九龄:唐朝大臣、诗人王仲舒:唐朝文学家李璟:五代时南唐建南都于洪州
李颇:南昌人,南唐画家韦丹:唐时期大臣 曾主政南昌贯休:唐末诗书画家、僧人马道一:唐佛教洪州宗创始人
邓及:南唐元宗时童子科状元卢肇:唐朝江西第一个状元白居易:唐朝著名诗人 贬任江州司马
狄仁杰:唐朝侍御史 贬任彭泽县令
李渤:唐朝治江州 谏议大夫董源:江西籍五代南唐画家 郑谷:宜春晚唐诗人徐熙:南唐画家,为江南名族行思:唐代高僧住青原山静居寺
王定保:南昌唐末光化进士宋齐丘:南唐大臣乐史:唐至宋真宗年间名编辑
廖匡图:五代时期文学家廖凝:五代陶诗风格的官吏王定保:五代笔记小说家巨然:五代末宋初杰出山水画家
北宋名人: 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首创成人大学的教育家:李燔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
江西古代书画名人——黄庭坚曾准:赣南名门“四曾”开创人
阳孝本:与苏东坡秉烛夜话卢光稠:治理赣州城的功臣临济宗杨岐派之创始人:方会
宋敢于直言的——欧阳澈临济宗黄龙派的创始人:慧南曾民瞻:北宋天文科学家杨符:宋代诗人洪羽:宋代江西诗派诗人 豫章四洪之一
洪炎:宋代江西诗派诗人 豫章四洪之一洪刍:宋代江西诗派诗人 豫章四洪之一
洪朋:宋代江西诗派诗人 豫章四洪之一陈执中:宋代名宰相谢过:宋代江西诗派诗人饶节:宋代江西诗派诗人周敦颐:宋代思想家、我国理学的开山祖
谢逸:宋代江西诗派诗人惠洪:宋代著名诗僧刘攽: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
刘恕: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
刘沆:北宋庚午科榜眼、贤相郑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曾致尧:南丰人,北宋散文家陈恕:宋进士 曾位居副相吴居厚:北宋政治家潘兴嗣:北宋通经史 工诗文艾宣:北宋画家 气格不凡宋祁: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科技巨著
王钦若:北宋三朝宰相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宋儒“本心”哲学宗师——陆九渊
北宋散文大家——曾巩张正随:北宋道教天师晏几道:北宋词人 晏殊第七子孔文仲:北宋文学家 三孔之兄彭汝砺:北宋官员 巳科状元刘敞:北宋史学家 金石学开山之主侯叔献:北宋水利家曾布:曾巩之弟 北宋大臣徐梦莘:北宋文吏武将懦弱北宋抚州崇仁学者——吴曾北宋湿法炼铜家——张潜北宋刻碑大师——李仲宁北宋著禾谱农业专家:曾安止北宋名将王韶 富于韬略北宋宜黄水利专家——侯叔献李觏:北宋创立盱江书院之人宋仁宗时开仓救济百姓的夏竦陈彭年:北宋著名音韵学家乐史:唐至宋真宗年间名编辑钟传:乐平人,宋代龙图阁直学士
南宋名人: 曾几:宋代官员、诗人
徐俯:号东湖居士,南宋文学家京镗:宋代封翼国公,谥文忠胡仔:宋代著名诗歌理论家陈自明:宋元妇科与外科名医江万里:宋代白鹭洲书院创始人宋吉州民间陶瓷家:舒翁、舒娇苏云卿:南宋文人 结庐定居东湖畔裘万顷:南宋进士,诗人赵长卿:南宋著名词人罗泌:宋代学者 精于诗文陈三枪:南宋著名农民起义军领袖曾原一:南宋有影响的诗人池梦鲤:南宋末年恩科状元宋元间爱国词人——刘辰翁赵善括:南宋词人,进士石孝友:南宋词人,进士马廷鸾:南宋忠臣名士王刚中:南宋名臣 哲史学家刘过:南宋文学家汪应辰:南宋官吏、诗人、散文家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宋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晏殊南宋江湖诗风的开山大师——姜夔程大昌:南宋著名地理学家、经学家吴曾:南宋名学者周必大:南宋大臣 文学家徐梦莘:南宋史学家刘辰翁:宋末元初诗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南宋文学家、爱国将领:谢枋得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徐梦莘:南宋史学家刘辰翁:宋末元初诗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南宋文学家、爱国将领:谢枋得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南宋著名钱币学家——洪遵南宋著名金石学家——洪适南宋脖子最硬的人——胡铨南宋天文学家——周执羔洪皓:南宋风节名臣
南宋名臣、诗人——朱弁南宋大名医——王克明彭大雅:南宋节度使臣南宋知名学者—— 彭叔夏南宋官场知名人士:彭龟年赵汝愚:宋宗室 曾任右丞相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南宋知名学者——陆九龄杨万里:南宋杰出的诗人 金元名人: 谢缙孙:元代医家陈自明:宋元妇科与外科名医揭傒斯:元代文学家刘时中:元代散曲作家汪大渊:元代民间航海家、旅游家熊良辅:南昌人,元朝文学家周德清:元代音韵学家兼戏曲作家
欧阳贞:元朝学者,家庭教育家危素:金溪人,元末学者危亦林:南丰人,元代名医虞集:元代著名文学家朱思本:元代地理学家马端临:元代历史学家吴澄:元代理学家程钜夫:元代文学家刘辰翁:宋末元初诗人阴时夫:元代名学者元朝地理学家——朱思本元代史学家——马端临金元文学研究——程钜夫元代名学者:阴时夫元代起义的农民英雄——杜可用 明代名人: 忠谏直言的江南才子——解缙昆腔(南曲)的“鼻祖”——魏良辅张位:明英武殿大学士兼宰相黄德温:“血溅朝衣”的一代豪杰杨以任:江西五大家之一李绍:明代古碑文收藏家李祯:明代参与修撰《永乐大典》曾质粹:明代翰林院五经博士郭诩:明代多才多艺的画家欧阳必进:明代人力耕地机的发明者熊文举:明代大臣、名学者罗近溪:明代著名的思想家 陈道亨:明代忠贤名臣吴桂芳:明代御倭名将王一夔:明代天顺状元 著名大臣、学者王猷定: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牛石慧:明末清初画家章潢:明代易学家章世纯:明代临川四大才子之一
罗万藻:明末古文家陈际泰:明代名学者 为文敏甚吴与弼:明代儒家老学究徐奋鹏:明代文史学家赵光抃:明代进士 任右佥都御史张自烈: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袁继咸:明代大臣邹元标:明代东林党首领、忠臣 郭子章:明代史学家萧九贤:明朝一代名医余懋衡:明代清廉大臣谢一夔:明朝大臣,文学家、教育家
朱石慧:明末清初画家魏良弼:明代理学家、教育家张元桢:明代官吏、诗人万元吉:南明大臣,明末诗人姜曰广:南明大臣,明末文学家娄妃:明代女诗人、书法家傅炯:明代清廉大臣舒芬:明代经学家,正德状元魏时亮:明朝文学士陈洪谟:明文学家,曾任江西巡抚喻嘉言(喻昌):明末清初名医邓以赞:明朝文学家 编修欧阳斌元:明朝天文学家魏良辅:明代戏曲音乐家严孟衡:明朝清廉大臣 左都御史严孟衡:明朝曾任接察司副使严嵩:明朝江西分宜人明代“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艾南英:明代文学家陈邦瞻:明代史学家何心隐:明代思想家罗汝芳:明代理学家罗洪先:明嘉靖状元 地图学家欧阳德:明代理学家罗钦顺:明代哲学家汪俊:明代理学家胡居仁:明代理学家罗伦:明代理学家童轩:明代天文学家胡广:明朝大臣 书法家
吴伯宗:明代天文学家解缙:明大臣 主修《永乐大典》胡俨:明文学家 天文学家梁寅:明代名学者邓琬:明代封左将军 四代为官 陈灌:《明史》“循吏”第一人黄子澄:明代大臣肖九贤:明代医家杨士奇:明代名臣、台阁体诗派创始人金幼孜:明朝大臣朱权:明戏曲理论家 剧作家 古琴家陈诚:明外交家 出使中亚十七国周忱:明朝理财名臣况钟:明朝著名清官邓茂七:明农民起义领袖何乔新:明朝大臣费宏:明代大臣夏言:明代大臣毛伯温:明代大臣谭纶:明代抗倭名臣刘显:明代抗倭名将邓子龙:明代军事家何震:明代金石篆刻家宋应星:明著名科学家邓志谟:明小说家 戏曲作家廖均卿:明代钦天监灵台博士谢诏:明末清初学者
陈勉:明朝抗倭英雄
李涞:明朝清廉大臣清代名人:江西萍乡:浩气长存的文廷式孤傲不群愤世花鸟造型——朱耷宁都文化名人:江西画派开派家之罗牧陈三立:近代同光体诗派代表戴衢亨:声名远远播的相国状元孔绍尧:清代赣南中学创办者朱益藩:清代京师大学堂总监督、著名书法家程楙采:清山东巡抚振威将军程焕采:清官至江苏布政使、进士程鹬采:清道光官授湖广总督王猷定: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牛石慧:明末清初画家黄爵兹:清朝学者 清廉官吏蔡上翔: 清朝史学家纪大奎:清代名学者唐英:清陶瓷艺术家 能文善画夏廷宜:清末乐平戏曲演员晏斯盛:清代名学者萝有高:清乾隆举子,理学家汪道诚:清朝嘉庆武科状元裘纫兰:清代女诗词家陶福同、勒深之:新建县清代词人
汤燮:南丰人,清末民初画家谢文洊:清代著名理学家张自烈: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龙文彬:晚清文学家谢启昆:清正的巡抚著名学者勒方奇:清代词人、书法家蒋仕铨:清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江谦:清代著名教育家齐彦槐:清代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朱石慧:明末清初画家裘曰修:清代名臣、文学家
胡思敬:清代藏书家戴均元:治水有术的宰相李宜青:客家先贤雷发达:皇家建筑设计大师刘凤诰:才思敏捷 出口成章中国第一代兵器工业专家余庆鳌蔡希邠:抗法将领臬台周学键:清代雍正进士
张春发:清代名将,新余人氏 黄俊:清代学者戴云官:清代教育家吴湘皋:清初赣南私家图书馆的始建者吴嘉善:近代外交家、数学家 我国第一个留美女学生——康爱德
民国名人: 张勋:奉新人,人称“辫帅”
李烈钧:抗拒袁世凯的革命志士
邹韬奋:民国新闻先行者中国最后一个大儒——陈寅恪龙榆生:万载人氏,词学大师之一傅烈:赴法留学生,中共早期党员曾炯:近代著名数学家潘震亚:从事法学研究和文化教育工
袁玉冰:著名革命烈士李平:社会科学工作者,历史学家程懋筠:新建县人,现代音乐家欧阳竟无:近代著名佛学居士梁邦楚:20世纪花鸟画界逸品大家曾延生:吉安党组织创建者之一胡谦:民国以身殉国的名将 胡运洲:民国赣南最早的航海家肖长华:京剧表演艺术家公刘:江西现代诗人、作家蔡希邠:抗法将领臬台蔡公时:江西光复先遣徐秀钧:国民众议院议员吴嘉廉:早期《申报》评论学者熊雄: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吴宗慈:历史学家、著名方志学家
民国“新闻界三杰”之一:黄远生
张国焘:早期党的领导人,之后叛党
温晋城:民国要员、国学名家黄大壎:民国江西高校创办者之一陈任中:民国诗词、书法、乐曲家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