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山海关为什么又被称为天下第一关

时间: 2023-04-10 13:52:42

山海关为什么又被称为天下第一关

原因如下:

从地理位置上,为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从地理形势上,依山邻海,雄关锁隘,易守难攻贡。在高山大海相距7、5公里之间,长城纵贯南北,山海关城紧扼隘口。并且东有峻岭是一道天然屏障西的石河,成为一条自然壕堑,从而构成名副其实的战略要地。长城的源头叫做老龙头, 老龙头的一半在海里。山海关和老龙头的距离非常的近。所以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的城楼上的牌匾。五个字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的由来

山海关,又称“榆关”,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与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1990年,辽宁省丹东市的虎山长城被发掘出来后,考古界认为虎山长城才应该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1961年,万里长城—山海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关公1700年历史的青龙偃月刀刀锋向东,现存放在山海关城楼上,成为镇关之宝。 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地创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清朝时期乾隆二年(1737年)名为临榆县 临榆县明代属永平府,境内建制卢龙县、抚宁县、昌黎县、永平卫、山海卫。县下实行里甲制,里亦称社、屯,当地民编为社,迁来者编为屯。清代,沿用明制,属直隶省永平府,辖卢龙、抚宁、昌黎县。清乾隆二年(1737年)在山海关增设临榆县。 临榆县地图石印版1931年版 《大清一统志·永平府·临榆县》中记载:“秦皇岛,在临榆县西南二十五里,入海一里,四面皆水。相传秦始皇尝驻跸于此。”乾隆二十一年《临榆县志·古迹》中记载:“秦王岛,在城西南二十五里,海水环之。世传秦始皇求仙驻跸于此。”光绪四年《临榆县志》对秦皇岛的描述见多且详:“秦王岛,距城西南二十五里,山脉由东转西,插入海中,横压水面,远望形如卧蚕,海阳镇之水口山也,上有观音寺。” 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境内长城26公里,[2][3]位于秦皇岛市以东10多公里处。据史料记载,山海关自公元1381年建关设卫,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古即为我国的军事重镇。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 明末女将军秦良玉镇守过山海关。 如今,这雄关虽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是他却以他那雄伟庄严地风貌、可歌可泣的历史,鼓舞着人们的坚强意志,激励着人们的爱国情感。诗人陈志岁游山海关,在其《山海关》诗中发出如下感慨:“不再控山海,尚存雄伟城。几回摩冷堞,想象昔陈兵。”

为什么山海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天下第一关

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的东城门,因是长城第一座关口而得名。关口为一长方形城台,高12米,东西向,东为关外,西为关内,南北边接长城。台的中部为巨大的砖砌拱门,有关门可以开闭。东面连接城台为瓮城。外接长城又一方城,为东罗城。城台上筑楼,为两层重檐九脊布瓦顶,高13.7米,南北长20米,东西宽10.10米,建筑面积198平方米。楼分上下两层,外檐桁枋饰明代彩绘,西面下层中间辟门,上层三间均为木制隔扇门。东南北三面有箭窗68个,平时以木帛朱红窗板掩盖,板上有白环,中有黑色靶心,同彩绘桁枋相隔配合。上层额枋前悬有巨幅匾额,上书“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字高达1.6米,全额长5.9米,系明成化八年(1472年)进士萧显所书,字体浑厚,苍劲有力,把城楼点缀得更加气魄宏大,雄伟壮观。北望长城,蜿蜒山巅,直插云表,令人心目怡霁,为之气壮。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