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是山西省省辖市,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首批13个较大的市之一、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中国雕塑之都、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
大同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实为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
问题一:大同是哪个省大同可不是什么一般的哪个省 大同虽然地理位置在山西的地域中 但大同的行政级别是和山西省会城市太原市是同级别的 大同就相当于另一个省会 这样其实山西有两个省会
问题二:大同在哪里?属于哪个县市?在山西,是市级行政单位
你可以念做:山西省大同市
问题三:大同属于哪个城市山西大同本身就是一个地级市。
大同,山西省省辖市,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首批13个较大的市之一、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 *** 通枢纽城市、中国雕塑之都、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
大同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实为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
大同是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神府、准格尔新兴能源区与京津唐发达工业区的中点。素有“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
大同这座有着独特自然地理条件的城市,历经多年的投资与建设,城市绿化与园林覆盖取得明显效果。2014年1月14日,大同市被国家住建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问题四:大同是属于哪个省山西的最北边,北京之西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北邻内蒙,东望河北、距北京380公里,南离太原市352公里,实为首都之屏障、全晋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上大同曾为三代京华、两朝重镇,在清代以前无不派名将镇守,既防外来侵略又保京师安危,被誉为“北方锁钥”。今日的大同,是京包、同蒲两大铁路的交汇点,大秦铁路的起点,居神府、准格尔新兴能源区与京津唐发达工业区的中点;为我国当代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大同市现辖四区七县,即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大同县、左云县,下辖154个乡镇,2283个村,37个街道。1992年经省 *** 批准建立大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城南、湖东两片组成,总规划面积8.2平方公里。为省级开发区,由市 *** 直接领导。至2006年底全市总人口314.07万,其中城镇人口154.17万。
问题五:大同市哪个省大同市现属于山西省。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
问题六:大同市属于山西的哪个地区,是怎样的地形?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兴和县、丰镇市、凉城县毗邻,西、南与本省朔州市的右玉县、怀仁县、应县及忻州市的繁峙县相连,东与河北省张家口市的怀安县、阳原县、蔚县及保定市的涞源县、阜平县接,公路里程距北京约330公里、太原约290公里、呼和浩特约300公里;为首都之屏障、全晋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大同处于华北地台的山西台背斜与阴山隆起的交接部位。北为北口隆地,西南为大同──静乐凹陷,东南为桑干河新断陷。该区域在多期的地壳构造变动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构造形迹,尤其以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最为明显,新构造运动相当发育、地震活动也较为频繁。东部为著名的世界地质奇观大同火山群,与云南腾冲构成南北两大火山群。[3]
在地貌构成上,大同的山地面积为27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4%;丘陵面积为117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6%;平川面积为626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30%。其中,山地、丘陵主要集中于西、北及东北部地区,而平川区位于东南部。这就构成了大同市西北高、东南低,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主要特征。[3]
大同地理环境处于南下阴山、东来燕山、北上吕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脉的交叉通道,是大雁为首的中部鸟类南迁通道。西北部山脉属阴山山脉和吕梁山脉,主要有白登山、双山、二朗山、云门山、采凉山等;东南部山脉属太行山脉,主要有恒山、太白山、六棱山等。全市一般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最高处为阳高县境内六棱山黄羊尖(海拔2420米),最低处为灵丘县境内花塔村冉河出口处(海拔558米)。桑干河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全市,形成了周围高、中间低、两山夹一川的槽型盆地。除桑干河外,境内主要河流还有属海河水系的御河、南洋河、壶流河、唐河和属黄河水系的苍头河。
问题七:大同在哪里大同产煤啊 不知道啊? 么非我们大同这么不出名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总面积为14176平方千米绩占全省总面积的9.1%。总人口约321万(2009年)人口密度为226人/平方千米,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华北地区较有影响力城市之一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
问题八:山西省大同属于哪个市你干活那功夫换个
问题九:大同山西在哪个省大同市现属于山西省。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
问题十:山东大同市属于哪个区大同,山西省省辖市,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首批13个较大的市之一、中国九大古都之一
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 *** 通枢纽城市、中国雕塑之都、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
大同市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战国属赵,汉置平城县,北魏建都,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置云中郡和云洲。辽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于今大同城建西京,十七年(公元1048年)置大同县附郭。自此,大同县名沿用未改。吸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为大同府治。抗日战争时期分设东、西大同县。1949年5月解放后,大同城区建为大同市,属察哈尔省。1952年11月重归山西省。1993年7月雁北行署撤销,与大同市合并,并将雁北行署下辖的部分县划归大同市。现辖有开发区、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等5个区和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大同县等7个县。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地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4′——114°33′,北纬39°03′——40°44′之间。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凉城县毗邻,西、南与本省朔州市、
忻州地区相连,东与河北省阳原、涞源、蔚县相接。大同市历史悠久、地势险要,为三晋北方之门户、首都北京之屏障,系陕、蒙、冀捷径之必由之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素有古战场之称,曾为一代京华、两代陪都、四朝重镇。本市地处晋、冀、蒙交界处,是闻名全国的"煤都"。区位条件比较优越,交通通信较为便利,矿产资源颇为丰富,旅游资源声誉中外,工业基础比较雄厚。全市国土总面积14112.5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00--1400米之间,
最高峰是阳高县六棱山主峰黄羊尖2420米,最低处为灵丘县冉庄河558米,市区海拔1000
米。境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丘陵、盆地、平川兼备。土石山区、丘陵区占总面积的79%。西北部山脉属阴山山脉和吕梁山脉,主要有双山、二朗山、云门山、采凉山等;东南部山脉属太行山脉,主要有恒山、太白山、六棱山等。全市一般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最高处为阳高县境内六棱山黄羊尖(海拔2420米),最低处为灵丘县境内花塔村冉河出口处(海拔558米)。桑干河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全市,形成了周围高、中间低、两山夹一川的槽型盆地。除桑干河外,境内主要河流还有属海河水系的御河、南洋河、壶流河、唐河和属黄河水系的苍头河。全市总人口284.8万人,农业人口占60%左右。
本市有蒙、满、回、藏、苗、朝鲜等少数民族,汉族人口占99.6%。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京包铁路、北同蒲铁路、大秦铁路的交点,北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东邻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南与山西省朔州市相接、南靠山西忻州,总人口321万(2007年),市区非农业人口112万,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素有“煤都”和“菲尼克斯”之称。
- 简称: 同
- 别称: 凤凰城,菲尼克斯
- 旧称: 平城,云中,辽代根据礼运-大同篇称为大同,并一直沿用至今。
- 坐标: 北纬40度,东经113度
- 电话区号: 0352
- 邮政编码: 037000
- 车牌编号: 晋B
- 中国行政区划代码: 140200
- 市树: 油松
- 市花: 波斯菊
行政
-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省 山西
- 行政级别 地级市,较大的市
- 设市 1949年
- 现任:市委书记 丰立祥
- 现任:市长 耿彦波
-市辖区: 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开发区
-县: 阳高、天镇、广灵、灵丘、浑源、左云、大同
人口
- 总人口 (2007) 315.97 万人
- 市区人口 (2007) 158.40 万人
- 市区非农业人口(2004) 114.13 万人
面积
- 总面积 14176 平方千米
- 市区 2080 平方千米;
- 建成区 (2004) 89 平方千米;
经济
- GDP(2008) 565.7亿元
- 人均GDP 17901元
- 市区GDP(2004) 243.5807亿元
- 市区人均GDP 16655元
- 财政收入(2008) 122.3 亿元
-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64亿元
友好城市
-大牟田市 (日本)
-贝利市 (英国)
-青岛市 (中国山东)
-鹤岗市 (中国黑龙江)
城市荣誉
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首批)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
全国卫生城市
国家旅游名片
全国13个较大的市之一(1984年国务院批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