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的酱不同:回锅肉是豆瓣酱,酱爆肉的酱是使用甜面酱。
2、步骤不同:回锅肉是煮半生再回锅,酱爆肉是直接做熟。
3、突出重点不同:回锅肉是突出肉,酱爆肉更突出配菜。
4、味道突出不同:回锅肉味道偏辣,酱爆肉味道偏甜。
回锅肉作为四川的特色菜肴之一,已经非常的出名了,但是四川其实也有道菜肴叫做盐煎肉,两种菜肴吃起来其实区别不大,但是它们之间的确是有区别的,否则名字怎么会不一样呢? 一听到回锅肉的名字,大家应该可以想象到,这道菜肴是需要在锅里弄两次的,也就是要,我们得需要将肉煮熟了之后再拿到锅里炒,而盐煎肉并没有将肉煮熟后再炒,是直接将肉在锅里炒熟,所以两者虽然吃起来味道差不多,但是口感上是有区别的,回锅肉的肉吃起来要软一些,而盐煎肉吃起来要脆一些。 回锅肉正确做法(四川版) 原料: 带皮猪后腿肉、陴县豆瓣、白糖、花椒、姜、味精、菜油、蒜苗 做法: 将肉洗净,放入开水锅中煮至7分熟,捞起晾凉,切成厚度为一枚一圆硬币厚,大小均匀的片、蒜苗洗净,用斜刀切成菱形,(不宜切得过长)待用; 炒锅置旺火上、下少许菜油,将油在锅内晃动,使其润滑锅周围,不至于下肉时与锅底产生粘连,待油温烧至8成热时,放花椒10枚、姜片少许、轻轻炒动,放入切好的后腿肉、翻炒,频率不能过快,动作小点,以免在爆炒时油溅起。炒到锅中肉片微微卷起,水分基本炒干时,放入白糖少许、陴县豆瓣继续翻炒,豆瓣炒出香味,加入蒜苗,炒至蒜苗断生,放入味精,起锅盛盘~~~ 生爆盐煎肉 原料: 生猪肉或后腿的肥瘦肉,鲜红辣椒,花生油,青蒜,四川郫县豆瓣酱,豆豉,酱油,料酒,白糖,姜,精盐。 制法: 先将猪肉去皮切成30毫米长,25毫米宽, 2毫米厚的簿片,姜去皮切成薄片,青蒜斜着切成10毫米长的段,鲜红辣椒切成长宽各10毫米的块;炒锅放在旺火上烧热,放入花生油,烧到起浓烟时,先投入肉片炸 1分钟,炸到肉片卷起略成黄色时,加入精盐,姜片炒几下依次放进豆豉,豆瓣酱,鲜红辣椒,酱油,料酒,白糖,青蒜拌炒即成。
回锅肉和熬锅肉是一样的 叫法不同 用二刀肉煮熟或蒸熟切片 热油锅下肉片煸炒 起灯窝卷时 放入少许面酱 上色 加入豆豉 郫县豆瓣 炒香 再加入青蒜苗 蒜苗断生时加鸡精 味精 少量白糖 酱油 炒入味起锅
盐煎肉是生肉炒 方法与回锅肉制作一样
酱爆肉的制作与回锅肉制作过程差不多 重点酱爆肉不加豆瓣酱 甜面酱加重代替豆瓣酱
一、盐煎肉
材料
五花肉、辣椒、豆豉、郫县豆瓣、姜、料酒、酱油、食盐 、食用油
做法
1、肉切片备用。
2、郫县豆瓣、辣椒切块、姜切末。
3、锅内放入食用油(油量比普通炒菜略大一点),烧六成热下肉片煸炒变色。
4、放入豆豉继续煸炒半分钟至肉片熟透吐油。将肉片推到锅边,留出底油转小火,将郫县豆瓣放入煸炒半分钟,再放姜末煸炒。
5、倒入料酒和酱油。
6、翻炒均匀后将辣椒块放入断生即可。
(因豆豉、郫县豆瓣、酱油本身都有咸味,所以盐可以不加或少加。)
二、酱爆肉
做法
食材准备
坐臀猪肉(200克)、芥菜(65克)、白糖(4克)、酱油(4克)、甜面酱(10克)、黄酒(6.5克)、葱姜(6.5克)、蒜苗(少许)
制作步骤
1、将肉放入滚水煮七成熟捞出,切成长2寸左右,厚2分的薄片,放入旺猪油锅炒透(至肉片发卷)。
2、再放葱、姜、酱油、甜面酱、黄酒、糖、最后加芥菜、蒜苗,炒拌二十秒钟起锅。
三、熬锅肉
是一道别具风味的四川地方传统菜式,也称回锅肉,烩锅肉。熬锅肉的特点是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
回锅肉的做法
配料:
猪肉250克,青蒜50克,豆瓣酱20克,面酱10克,深色酱油5克,料酒10克,精炼油25克,味精1克,姜片3克。
制作方法:
1.猪肉洗净放入水中煮熟,待凉切成片,越薄越好;
2.青蒜洗净去干皮,拍一下,切斜刀段;
3.起锅放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肉片翻炒,待肉变的卷曲、透明后盛出;
4.用锅中余油,将豆瓣酱、面酱炒香,再放入其他调料翻炒几下;
5.倒回肉片一起翻炒,起锅前加青蒜同炒,待香味散出,便可盛盘,回锅肉即成。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