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常见的还原糖七种(还原糖鉴定)

时间: 2023-04-10 17:33:12

常见的还原糖七种

麦芽糖、葡萄糖、果糖、乳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

1、葡萄糖:葡萄糖是活细胞的主要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产物,是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在自然界,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

2、果糖:果糖也是一种单糖,作为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以游离的状态存在于水果的浆汁中,果糖还能够与葡萄糖相结合生成蔗糖。纯净的果糖是一种无色的晶体,但是它不易结晶,通常为黏稠状液体,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3、半乳糖:半乳糖是一种单糖,是某些糖蛋白的重要成分,可以在奶类产品或甜菜中找到。半乳糖是哺乳动物的乳汁中乳糖的组成成分。

4、乳糖:乳糖是仅仅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它可以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半乳糖会促进幼儿智力发育。乳糖的甜度约为蔗糖的六分之一,成年动物包括多数人体内的乳糖酶的活性大大降低。

5、麦芽糖:麦芽糖是糖水化合物的一种,用来当作营养剂,因为是由含淀粉酶的麦芽作用于淀粉制出来的,所以它属于双糖类。

6、核糖:核糖是一种五碳醛糖,一般常见的型态为D-核糖。是RNA的组成物之一,也是ATP及NADH等生化代谢所需分子的原料。

7、脱氧核糖:脱氧核糖是核糖的2-位羟基被氢取代后形成的脱氧糖衍生物,是一个戊醛糖。它同时也是D-阿拉伯糖的2-脱氧产物。脱氧核糖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组分。

还原糖鉴定

还原性糖的鉴定: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

实验材料准备:植物组织是常用的实验材料,但必须加以选择。本实验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如苹果和梨的果实。经试验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

性质:

能够还原斐林(H.von Fehling)试剂(本尼迪特试剂)或托伦斯(B.Tollens)试剂的糖称为还原糖,所有的单糖(除二羟丙酮),不论醛糖、酮糖都是还原糖。

大部分双糖也是还原糖,蔗糖例外。斐林试剂是含Cu2+络合物的溶液,被还原后得到砖红色Cu2O的沉淀。托伦斯试剂被还原后能生成单质银,发生“银镜反应”。

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如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的糖,叫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含有游离的酮基,所以果糖也属于还原糖。

以上内容参考:-还原性糖



淀粉是还原糖吗 还原糖有哪些

淀粉不是还原糖。还原性糖主要有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半乳糖、乳糖等。下面是我整理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淀粉不是还原糖 淀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由单一类型的糖单元组成的多糖,也可以直接将淀粉理解为糖。米饭、米粉、馒头、面条等这些常见的主食含有淀粉,马铃薯、芋头、南瓜中也含有淀粉。不仅如此,常吃的水果,比如香蕉、苹果也含有淀粉。

还原糖的概念 斐林试剂以及由柠檬酸、硫酸铜与氢氧化钠配制的本尼迪特试剂(班氏试剂)常与醛糖及酮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产生氧化亚铜砖红色沉淀,即试剂本身被还原,所以凡能与上述试剂发生反应的糖称为还原糖(reducing sugar),凡不能与上述试剂发生反应的糖称为非还原糖(non reducing sugar),糖苷不能发生上述反应。葡萄糖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果糖分子中含有游离酮基,乳糖和麦芽糖分子中含有游离的醛基,故它们都是还原糖。

非还原性糖有蔗糖、淀粉、纤维素等,但它们都可以通过水解生成相应的还原性单糖。

常见的还原糖种类

(1)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半乳糖和乳糖.还原糖可以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2)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3)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4)淀粉遇碘变蓝.
故答案为:
(1)果糖(麦芽糖或半乳糖或乳糖)   斐林     水浴加热(加热)    砖红色
(2)苏丹Ⅲ橘黄色    苏丹Ⅳ红色
(3)双缩脲    紫色
(4)蓝色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